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嘉英

作品数:292 被引量:84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2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3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5篇轻工技术与工...
  • 70篇理学
  • 48篇化学工程
  • 39篇生物学
  • 13篇农业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4篇催化
  • 50篇脂肪酶
  • 37篇甲烷氧化
  • 33篇酶催化
  • 33篇纳米
  • 33篇甲烷
  • 31篇氧化菌
  • 31篇甲烷氧化菌
  • 28篇纳米金
  • 26篇发酵
  • 24篇萘普生
  • 23篇甲烷氧化细菌
  • 20篇淀粉
  • 19篇生物合成
  • 19篇甲醇
  • 17篇脂肪酶催化
  • 17篇食品
  • 16篇离子
  • 15篇活性
  • 14篇抗氧化

机构

  • 228篇哈尔滨商业大...
  • 223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齐齐哈尔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哈药集团制药...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吉林农业科技...
  • 1篇伦敦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省科学院
  • 1篇黑龙江省绿色...
  • 1篇山西省动物疫...

作者

  • 289篇辛嘉英
  • 123篇夏春谷
  • 75篇王艳
  • 58篇李树本
  • 41篇陈林林
  • 24篇崔俊儒
  • 21篇张颖鑫
  • 21篇徐毅
  • 18篇张帅
  • 15篇董静
  • 15篇王来来
  • 14篇吴小梅
  • 12篇郑妍
  • 12篇陈书明
  • 9篇窦博鑫
  • 9篇李伟
  • 8篇赵宁
  • 8篇韩可
  • 7篇赵冠里
  • 7篇沈润南

传媒

  • 41篇分子催化
  • 25篇食品工业科技
  • 14篇食品科学
  • 13篇食品研究与开...
  • 1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1篇化学工程师
  • 11篇农产品加工(...
  • 8篇中国粮油学报
  • 7篇饲料研究
  • 5篇Chines...
  • 4篇生物技术通讯
  • 4篇适用技术市场
  • 4篇中国食品添加...
  • 3篇现代化工
  • 3篇应用化工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食品工业
  • 3篇饲料工业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粮食与油脂

年份

  • 1篇2024
  • 18篇2023
  • 21篇2022
  • 20篇2021
  • 11篇2020
  • 16篇2019
  • 12篇2018
  • 10篇2017
  • 14篇2016
  • 12篇2015
  • 12篇2014
  • 14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11篇2010
  • 13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 14篇2006
  • 9篇2005
2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溶剂体系酶催化油酸淀粉酯的合成被引量:8
2012年
以玉米淀粉和油酸为原料,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下油酸淀粉酯的酶催化合成。主要考察了酶与淀粉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底物比、时间等参数对油酸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取代度的测定,并以取代度为考察指标,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的添加量为6%、温度70℃、底物质量比1∶7,在上述条件下反应12 h,取代度可达0.201。同时,使用紫外吸收光谱和FT-IR谱图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
王艳辛嘉英刘铁林凯夏春谷
关键词:无溶剂体系取代度
甲基单胞菌整细胞催化环氧丙烷的连续生物合成被引量:3
2001年
利用含有甲烷单加氧酶 (MMO)的甲基单胞菌Methylomonassp .GYJ3整细胞催化丙烯环氧化制取环氧丙烷时 ,辅酶NADH的消耗和产物抑制是反应难以连续进行的主要原因 .为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批式反应考察了丙烯 甲烷共氧化反应合成环氧丙烷的可能性 ,发现反应气体中甲烷含量为 30 %时环氧丙烷的产量较高 .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 ,通过最佳配比的混合反应气体的连续循环将产物环氧丙烷抽提出来 ,从而克服了产物抑制 .该生物反应器最初的环氧丙烷日产量为 2 6 8μmol,连续操作 12d后 ,MMO仍保留 96
辛嘉英崔俊儒陈建波李树本夏春谷
关键词:甲基单胞菌甲烷单加氧酶环氧化环氧丙烷生物合成甲烷酶催化
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的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从甲基弯菌 (Methylosinustrichosporium)IMV3 0 1 1 (简称M 3 0 1 1 )的膜中分离纯化出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 (ParticulateMethanemonooxygenase,简称pMMO)和NADH脱氢酶。Cu2 + 、不同外源电子给体、EDTA等对pMMO活性的都有影响 ;测定了pMMO分子量 ,以及其活性中心金属离子含量。对于M 3 0 1 1 ,培养基中Cu2 + 浓度对pMMO的生成和活性没有影响 ;但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对pMMO稳定性有明显影响。电镜结果显示 ,Cu2 + 浓度对pMMO的数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对于纯化的pMMO ,对苯二酚仍是有效的电子供体 ,而NADH却是无效的电子供体。纯化过程中采用对苯二酚作为pMMO活性分析时的电子供体 ,排除了共纯化NADH脱氢酶的必要 。
崔俊儒辛嘉英胡霄雪刘婷婷李树本夏春谷
关键词:电子供体对苯二酚
微波法快速消旋萘普生甲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技术在很短时间之内实现萘普生甲酯完全消旋的方法。利用家用微波炉作为热源进行消旋反应,反应速度快,消旋彻底。采用非极性有机溶剂-少量醇两相系统来构建反应体系,方便了萘普生甲酯和催化剂碱的分离。
李树本徐毅辛嘉英王来来夏春谷
文献传递
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定化及其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4
1994年
以Al_2O_3为载体,在底物、Co ̄(2+)和Mg ̄(2+)、明胶的保护下,采用先吸咐后交联的方法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制得的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静态酶活10000μ/g以上,稳定性高于只用吸咐法制得的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辛嘉英黄友梅刘文圣
关键词: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稳定性
基于对硝基苯酚荧光内滤效应的脂肪酶活性测定
2023年
基于金纳米簇的荧光特性和对硝基苯酚的荧光内滤效应检测脂肪酶活性。利用谷胱甘肽制备金纳米簇,作为反应体系的荧光团,棕榈酸对硝基苯酯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对硝基苯酚,充当荧光吸收剂,基于荧光内滤机理测定脂肪酶活性,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棕榈酸对硝基苯酯质量浓度1.6 mg/mL、pH 7.5、温度50℃、反应时间20 min时,相对荧光强度(F_(0)-F)与脂肪酶活性在5.6~196 U/L范围内呈正相关,线性方程为y=2.0035+0.9368x,相关系数r2为0.9978,检出限(信噪比为3)1.3 U/L。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应用于脂肪酶活性的测定。
徐阳辛嘉英李慧敏王贵儒王雨晴
关键词:脂肪酶活性光学性质
生物催化甲烷制备甲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催化甲烷制备甲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甲烷氧化细菌细胞作为催化剂,在膜反应器中充入含有甲烷、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启动反应,32-40℃、0-1.2MPa反应后得到甲醇的水溶液。它解决了使用化学抑制剂造...
崔俊儒辛嘉英夏春谷李树本
文献传递
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pMMO)是甲烷氧化菌的特征酶之一,在生物催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内膜蛋白的性质以及纯化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使其生物化学性质、金属活性位点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未知和争议.着重总结了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其活性以及与甲烷氧化菌素-Cu(methanobactin-Cu)和其他物质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概述,以促进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林惠颖辛嘉英李春雨孙立瑞夏春谷
关键词:分离纯化酶活
甲基弯菌IMV 3011细胞生物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被引量:7
2008年
甲基弯菌IMV 3011可以催化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生成甲醇.在细胞悬浮液中充入二氧化碳后,反应一段时间后在反应液中检测到了甲醇产生.但是甲烷氧化细菌细胞合成甲醇的能力受到了细胞内还原当量的限制.研究发现,细胞内贮存的聚-β羟基丁酸(PHB)分解后能够产生还原当量,可以提高甲醇的产生能力.本文通过改变培养基中氮和铜的起始浓度对PHB积累量进行调节来提高甲基弯菌IMV 3011还原二氧化碳生成甲醇的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细胞内PHB含量的增加甲醇的产生能力也会增加.当细胞内PHB的积累量达到38.6%时,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甲醇的能力最强.当PHB的积累量超过38.6%时细胞生成甲醇的能力反而降低.
辛嘉英蔡岩松王艳张颖鑫夏春谷
关键词:合成甲醇甲烷氧化细菌
无溶剂体系脂肪酶催化阿魏酸乙酯与三油酸甘油酯转酯反应动力学研究
在无溶剂反应体系中,对脂肪酶催化合成阿魏酸油酸甘油酯的反应体系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Arrhenius法,确定转酯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通过考察不同加酶量及摇床转速对反应初速度的影响,确定反应受动力学的控制.通过...
陈林林辛嘉英张超越
关键词:脂肪酶转酯反应动力学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