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虹

作品数:22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心肌
  • 7篇血管
  • 5篇心电
  • 5篇缺血
  • 4篇电图
  • 4篇动脉
  • 4篇心电图
  • 4篇心肌梗死
  • 4篇血管内皮
  • 4篇再灌注
  • 4篇微血管
  • 4篇微血管内皮
  • 4篇内皮
  • 4篇梗死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灌注
  • 3篇心肌微血管
  • 3篇心肌微血管内...
  • 3篇血管内皮细胞

机构

  • 22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郑州铁路局
  • 1篇汉中市中心医...

作者

  • 22篇邵虹
  • 6篇郭文怡
  • 5篇王玉英
  • 5篇魏小梅
  • 5篇邹菁
  • 4篇王海昌
  • 4篇陈兰芳
  • 4篇司瑞
  • 3篇张荣庆
  • 3篇张军
  • 3篇贾国良
  • 3篇付志诚
  • 3篇张磊
  • 2篇李兰荪
  • 2篇杨省利
  • 2篇程何祥
  • 1篇蔚虎文
  • 1篇张文君
  • 1篇杨丽平
  • 1篇程康

传媒

  • 3篇心脏杂志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实用心电学杂...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质网应激在去天门冬氨酸血管紧张素Ⅰ减轻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去天门冬氨酸血管紧张素Ⅰ (DAAⅠ)抑制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CMEC,建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模拟缺血/...
付志诚司瑞郝启萌张荣庆邵虹郭文怡
红景天苷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CMECs,建立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对照组、模拟缺血/再灌注(SI/R)组、SI/R+红景天苷组(1.0、2.5、5.0、10.0μmol/L)组。待红景天苷最适浓度确认为5μmol/L后,增加SI/R+红景天苷+LY[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kt磷酸化水平,以及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和Bcl-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SI/R组CMECs增殖能力明显降低(0.410±0.011比0.200±0.014,P=0.041),凋亡率显著上升(4.15%±0.12%比26.05%±0.97%,P=0.018),而与SI/R组相比,SI/R+红景天苷组(1.0、2.5、5.0、10.0μmol/L)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并呈剂量依赖性,细胞迁移率,而凋亡率则明显下降(均为P<0.05),LY294002组凋亡指数与SI/R+红景天苷组相比显著提高(22.03%±0.98%比16.28%±1.40%,P=0.029)。与SI/R组相比较,红景天苷可显著上调Akt的磷酸化,以及上调抗凋亡蛋白生存素和Bcl-2的表达(均为P<0.05),而此作用可被LY294002显著抑制(均为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CMECs凋亡,促进细胞存活,改善细胞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以及上调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和Bcl-2表达相关。
王小雄司瑞邵虹林晨王春茹郭文怡
关键词:红景天苷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凋亡
老年军人生活质量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老年军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生活质量现况,分析老年性疾病与其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西安地区934名老年军人进行体格检查和使用SF-36量表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军人慢性病患病率达98.6%,同时患两种病及以上的占87.3%。慢性病患病率由高到低前7位依次为心脏病、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白内障、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或风湿病、糖尿病,其患病率分别依次为56.7%,55.6%,50.1%,44.1%,38%,26.7%,17.9%。同时,该人群中生活质量“良”为35.3%、“中”为60.3%、“差”为4.4%。大多数老年慢性病对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老年人生活质量也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结论老年军人人群的生活质量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有必要采取综合措施来改善他们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老年军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邵虹张景霞赵长红张磊黄久仪李良寿
关键词:SF-36生活质量老年军人慢性病
室间隔封堵术后215例心电图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后,心电图变化的特点。方法选择2002年8月至2004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行VSD介入治疗的215例患者(其中膜周部VSD175例、嵴内型11例、嵴下型24例、肌型5例),连续观察心电图变化。结果患者术前心电图均正常;术后137名患者心电图正常,78名患者心电图异常。78例心电图异常者中17名患者出现干扰性房室脱节,最晚第5天恢复正常;17名患者出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除2名未恢复外,其余均恢复正常;22例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左束支传导阻滞,直至出院未恢复;11例出现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其中7例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出现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恢复窦性心律,2例未能恢复,最后植入心脏起搏器。嵴下型VSD病例中有1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结论VSD介入治疗影响了心脏的传导系统,多数患者可恢复到正常,少数患者将遗留严重并发症。
邵虹王玉英邹菁魏晓梅陈兰芳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伞堵术的配合与监护
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开胸手术是其唯一的治疗方法。2002年Ampplatzer封堵伞运用于临床,拉开了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新纪元。我院从2004年4月至2007年6月对例患者应用此技术治疗现将其...
杨省利代政学李寰王小燕杨艳邵虹
关键词:术中配合室间隔缺损封堵伞VSD
文献传递
急性心肌梗塞QRS计分与冠脉造影左室射血分数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1997年
通过对47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电图QRS计分与急性心肌梗塞3周后所作冠脉造影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有显著的相关性(r=-0.67,P<0.01),并推导出两者的回归方程式为LVEF(%)=59.62-2.97×QRSs,证明心电图QRS计分是估价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功能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同时发现QRS计分≤3分与>3分者左室射血分数相差十分显著(P<0.01),认为QRS>3分可作为心肌梗塞后心功能异常的指标。
邵虹贾宝珠翟家武陈兰芳魏小梅李兰荪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管造影术AMI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在大鼠心肌梗死后表达的变化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为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在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塑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及假手术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的表达水平。结果 梗死后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持续增加,其抑制剂表达也增加且以梗死后早期为主:梗死后1周时表达最强,1月后其表达明显减弱。Western印迹结果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心肌梗死后表达明显增加,其抑制剂表达也增加且以梗死后早期为主。结论 从与时间相关性来看,梗死后时间越长,心功能越差,基质金属蛋白酶相对含量越高,而其抑制剂表达则随梗死时间延长而减弱。
张军贾国良王海昌邵虹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免疫印迹法心肌梗死心室重构
经食管心房调搏治疗型心房扑动30例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评价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转复治疗心房扑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食管心房调搏(TEAP)治疗型房扑30例。结果:29例治疗成功,总成功率96.7%。所有病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转复治疗型房扑的首选方法。
邵虹王玉英邹菁程何祥王海昌郭文怡
关键词:食管
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vWF和cTnI的影响
2002年
目的 比较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cutting bal-loon angioplasty,CBA)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conventionalballoon angioplasty,BA)对血浆vWF和血清cTnI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65例入院拟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CBA或BA,球囊扩张后均放置支架。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h和6h抽取冠状静脉窦血样,测量血浆vWF的浓度;分别于术前、术后6h、24h和48h抽取肘静脉血样,测量血清cTnI的浓度。以上指标均以ELESC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量。结果 两组患者靶病变情况无显著差异。CBA组的球囊最大充盈压明显低于BA组(P<0.01)。BA组术后即刻和2h的血浆vWF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BA组24h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CBA以及联合支架植入术对UAP患者血浆vWF和血清cTnI浓度的影响均小于BA或其联合支架植入术,这可能是前者通过减少对血管内皮和心肌细胞的损伤,减少RS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之一。
程康邵虹李伟杰奕荣华郭文怡王海昌贾国良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切割球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肌钙蛋白I
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择期PCI术后无复流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6例择期PCI术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正常剂量组(接受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和强化组(接受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校正TIMI帧数(CTF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以及无复流发生率。结果:与正常剂量组比较,PCI术后1个月强化组右冠脉[(36.96±5.48)比(29.87±6.03)]、左前降支[(37.57±6.31)比(30.25±5.74)]、左回旋支[(37.01±6.04)比(26.52±5.73)]CTFC以及平均CTFC[(37.03±6.21)比(29.24±6.02)]、无复流发生率(16.67%比4.17%)、LVESVI[(37.23±10.49)ml/m2比(30.46±11.53)ml/m2]和LVEDVI[(80.02±14.38)ml/m^2比(71.34±16.52)ml/m^2]显著降低,LVEF[(43.11±5.23)%比(47.37±7.57)%]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陈默邵虹
关键词:无复流现象阿托伐他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