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少燕

作品数:69 被引量:384H指数:11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文化科学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教育
  • 21篇教学
  • 13篇医学教育
  • 11篇医学生
  • 9篇教学模式
  • 8篇课程
  • 7篇学人
  • 7篇教学改革
  • 5篇医学教学
  • 5篇考试
  • 4篇教学方法
  • 4篇高素质医学人...
  • 4篇病理
  • 3篇新教
  • 3篇新教学模式
  • 3篇医师
  • 3篇医学教学模式
  • 3篇医学教育改革
  • 3篇医者
  • 3篇执业

机构

  • 64篇汕头大学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64篇郑少燕
  • 34篇杨棉华
  • 14篇蔡琮
  • 8篇谭海珠
  • 7篇范冠华
  • 6篇陈茂怀
  • 5篇何萍
  • 4篇欧少闽
  • 4篇田东萍
  • 4篇顾江
  • 3篇苏敏
  • 3篇陈葵
  • 3篇陈海滨
  • 3篇辛岗
  • 2篇罗添荣
  • 2篇邱秀华
  • 2篇丛丽娟
  • 2篇李恩民
  • 2篇刘淑慧
  • 2篇曾旸

传媒

  • 10篇中国高等医学...
  • 6篇中华医学教育...
  • 4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医学教育管理
  • 2篇医学与社会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中国医学教育...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2篇高校医学教学...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现代教育技术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华人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TQM理论的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为应对2019年底的突发疫情,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本文以汕头大学医学院TQM理论框架下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例,探讨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如何形成有效的医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包括教学管理层、课程负责人(教师)、学生干部三层管理架构,从输入、过程、输出三个阶段进行调控,从而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管理”目的。这个体系的构建保障了本院网络教学有序运行,质量控制逐步从第一周的保障网络教学流程到第二周保障达成知识目标,逐步升级至保障学生能力与素养发展的育人目标,形成比较理想的三级质量保障体系。
谢健平郑少燕王骁伍倩婷吴静韵丁小蕴林常敏
关键词: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过程管理
实施综合化课程改革 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被引量:11
2006年
郑少燕杨棉华蔡琮
关键词:早期接触临床医学生高素质医学人才临床实践能力国际医学教育医学教育改革
基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医学形态学考试平台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建立一套以能力考核为主的形态学实验考试系统。方法:应用php+mysql工具开发考试平台,与图像考试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考试系统运行稳定,所得成绩更接近正态分布,区分度增高。结论:形态学考试平台能够科学全面的考核学生实验能力,并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手段。
陈先才苏中静林常敏欧少闽刘少辉郑少燕杨棉华陈海滨
关键词:医学形态学考试平台数码显微互动系统
探究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医学PBL学习环境--以汕头大学医学院PBL学习环境改革为例
谭海珠杨棉华郑少燕蔡琮
健康与社会课程模块教学实施的探索
2021年
健康与社会课程模块是汕头大学医学院开设的一个全新的、综合性的教学模块。该模块打破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相分离的课程设置,以全健康理念为核心,围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线进行设计,构建了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心理因素与健康、自然环境因素与健康、生物因素与健康、卫生服务与健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6部分的教学内容,旨在促进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交叉与渗透,加强对医学生全健康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学习中和学习结束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新课程模块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仍然有提升空间。
李丽萍郑少燕范冠华黄庆军谭学瑞杨棉华
关键词:课程模块
阻碍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发展的基本趋势,且经历了由“工会主义”到“专业主义”的发展过程,但是,整个发展过程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发展的大环境。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谭海珠杨棉华郑少燕张胜国
关键词:高校教师影响因素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2011年
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全球性医疗保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WFME)发布〈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IME)发布本科〈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2008年9月中国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这些标准都以"能力导向的教育"为宗旨.
郑少燕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05年
文章简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技术基础和特点。深入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范围如:虚拟人体的应用、虚拟外科手术模拟、远程医疗、虚拟医院以及高等医学教育等。同时,对虚拟现实技术现在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前景也进行了讨论。
杨棉华谭海珠郑少燕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新教学模式毕业生知识与综合能力的评价与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汕头大学医学院2002年实施"以课程整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简称"新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实施15年,该模式培养的前三届学生已毕业从事临床工作5~8年。为评价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知识与综合能力,笔者对新教学模式前三届毕业生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岗位胜任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新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基本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新教学模式得到毕业生的广泛认可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郑少燕杨棉华范冠华
关键词:新教学模式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性毕业考试的建立与实践被引量:10
2005年
传统医学考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着重介绍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综合性毕业考试模式的建立与实践.综合性毕业考试是以提高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和培养合格临床医生为目标,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性毕业考试模式为:闭卷笔试考核临床理论知识占40%,考核临床技能操作与口试临床医学相关知识占50%,笔试考核医疗文书书写占10%.综合性毕业考试模式的实施,激励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公正、公平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了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郑少燕蔡琮陈葵蔡新眉
关键词:毕业考试考试改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