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峰
-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肢体高速火器伤后邻近血管损伤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 1991年
- 肢体高速火器伤时,除造成伤道周围组织的严重损伤外,伤道邻近的血管、神经也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本研究的目的系观察狗双后肢高速枪弹伤时邻近血管的损伤情况和伤后不同时间内光、电镜检查结果,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实验采用美制M—16步枪,M193直径5.56mm弹丸射击狗双后肢。
- 郭瑞峰刘荫秋吴国萍王大田陈德玉赵定麟李家顺
- 关键词:火器伤血管损伤
- 高速投射物伤远达效应的机理及其对伤情转归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3
- 1991年
- 通过385只杂种犬和30头家猪的实验,其远达效应发生率为54.5%,不同投射物致伤不同部位的发生率有差别。实验表明,伤后早期血浆中β—内啡肽增加200倍,血小板扣押升高5倍,血液粘度,血小板粘附率,聚集率均明显增加,同时由于循环管路系统血流剧烈扰动,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系统失衡。这些变化如发生在有远达效应的器官(心、肺等)时,易导致和加剧肺功能衰竭(ARDS),血管内弥漫性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并发症,因此,高速投射物的远达效应,尽管脏器改变不太严重,但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 刘荫秋周宝桐李曙光赖西南陈云安波练维坤郭瑞峰万芪陈林王大田
- 关键词:高速投射物远达效应
- 高速投射物致伤瞬间血流扰动和对组织器官的影响被引量:7
- 1991年
- 报告两种弹头致伤狗双后肢及下腹部时,循环管路系统内产生血流扰动波及其对组织器官的影响。实验表明,致伤局部的部分能量可通过血液这一流动的介质在管路系统内向远处传输,致使远离原发伤道的组织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伤。本结果为探讨高速投射物"远达效应"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 李曙光刘荫秋安波周宝桐郭瑞峰王大田赖西南
- 关键词:枪弹伤压力波远达效应
- 四肢火器伤对犬周围神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 1990年
- 本文采用5.56和7.62mm两种弹头射击肥皂和狗双后肢。观察其瞬时空腔和压力波对外周神经的影响。实验表明,神经移位和神经牵拉率与瞬时空腔容积,压力峰值及能量吸收之间呈指数回归关系。神经损伤程度取决于瞬时空腔大小和能量吸收的多寡。5.56mm弹头能量吸收量为40.67kg·m,是7.62mm弹头的2.5倍,最大压力峰值是7.62mm弹头的1.8倍。因此,5.56mm弹头所致神经损伤较7.62mm弹头严重。组织学检查可见神经纤维断裂,束膜出血,轴索变形,线粒体肿胀,髓鞘与轴索膜分离。脊髓诱发电位检查,5.56mm弹头致伤组电位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明显。结果提示,高速投射物间接神经损伤是不完全性的,在这种火器性间接神经损伤治疗中,早期进行手术探查,清除肌间及筋膜间血肿缓解神经内压,促进微循环恢复是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后肢并发症的关键。
- 刘荫秋陈革郭瑞峰程学明李曙光王大田熊仁平吴国萍
- 关键词:火器伤四肢
- 狗双后肢高速火器伤后肺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 1991年
- 本研究观察了狗双后肢高速枪弹伤后不同时间内肺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在伤后0.5h、6h、24h和72h肺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伤后0.5h和6h,组织学检查可见肺微血管扩张充血,毛细血管破裂,间质和肺泡内出血,局灶性肺不张和肺气肿。伤后24h和72h,除上述改变外,尚可见肺微血管栓塞和透明膜形成。超微结构检查,各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Ⅰ型肺泡上皮细胞肿胀,剥脱或变性坏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肿胀,微绒毛变短,数目减少,板层体排空。毛细血管腔内可见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扣压,白细胞呈明显脱颗粒。此外,本文还对肺损伤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 郭瑞峰刘荫秋吴国萍王大田
- 关键词:枪弹肺损伤超微结构
- 创伤弹道的诱发肌电变化
- 1989年
- 用高速小质量钢珠射击10只雄性成年狗单后肢,在伤后1、3、6、8h分别测定距永久伤道0.5、1.5、3、4cm区的诱发肌动作电位(EMAP),同时切取组织作电镜检查,伤后8h进行清创和大体观察。实验结果表明:1、高速小质量钢珠弹伤的诱发肌电变化与超微结构变化相一致;2、距伤道0.5cm区持续显著地诱发肌电振幅、时程减小值可作为判定火器伤坏死组织界限的一项客观指标;3、随着时间增长,震荡区内、外层的损伤是可逆的。
- 万芪刘荫秋蒋苏平李曙光王大田郭瑞峰
- 关键词:创伤枪弹
- 塑料地雷伤203例报告被引量:1
- 1988年
- 八十年代广泛使用的塑料地雷,不易探测,断肢率高。近年来,我们搜集到地雷伤559例.其中塑料地雷伤203例.现将新式塑料地雷伤的临床表现,致伤机理报告如下。
- 程学明刘荫秋陈云郭瑞峰熊仁平吴国萍
- 关键词:地雷伤塑料致伤机理
- 高速投射物射击猪腹部对心脏的损伤被引量:1
- 1992年
- 本研究采用猪腹部高速钢珠致伤模型,观察心脏的形态功能变化。结果表明,伤后即刻活杀组动物(n=5)全部出现左心室内膜片状出血,光电镜检查可见心内膜下和心肌纤维间灶性出血,心肌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变性。伤后观察组(n=7)在伤后常规补液,左心功能显著减弱,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含量显著升高。伤后72h活杀病检结果与伤后即刻活杀组相似。对照组(n=3)采用大量放血活杀致死,心脏病检无明显的形态学变化。
- 刘宝松刘荫秋周宝桐郭瑞峰李曙光
- 关键词:创伤枪弹心脏损伤腹部
- 某型导弹战斗部的生物效应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探讨某型导弹对生物的杀伤作用。方法沿爆心扇形布放动物,导弹战斗部静爆致伤,观察动物存活情况和大体形态学改变。结果70%的羊和45%的兔现场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为破片引起的内脏器官损伤,其次为冲击波引起的严重内脏冲击伤;活存动物可见不同程度的破片伤和冲击伤;爆心附近的动物可见不同程度的燎毛。结论导弹战斗部对生物的杀伤因素主要为破片,其次为冲击波,爆心附近可因高温引起不同程度烧伤。
- 杨志焕张清华刘大维张均奎郭瑞峰陈洪熊仁平吴国萍
- 关键词:导弹战斗部生物效应破片伤冲击伤
- 不同形状、速度的小破片对狗软组织致伤特点被引量:1
- 1986年
- 本文报告了重量相同(0.44克)、形状不同的四种小破片、射击156只狗后肢软组织的致伤效应,碰击速度708~1560m/s。实验表明,速度是致伤的重要因素。当实验条件一定时,能量释放与破片速度平方、阻力系数成正比,与破片断面比重成反比。因此,破片形状对致伤也有一定影响。本组四种形状破片的损伤程度,以三角形为最重,方形、圆柱形次之,钢球最轻。
- 刘荫秋程雪云李曙光程学明郭瑞峰王大田蒋苏平徐贵文
-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