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国萍

作品数:59 被引量:282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军队指令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炸伤
  • 12篇爆炸伤
  • 11篇火器
  • 11篇火器伤
  • 11篇病理
  • 7篇投射物
  • 6篇弹伤
  • 6篇水浸泡
  • 6篇枪弹伤
  • 6篇击伤
  • 6篇海水浸泡
  • 6篇高速投射物
  • 5篇形态学
  • 5篇高速投射物伤
  • 5篇冲击伤
  • 4篇动物
  • 4篇动物模型
  • 4篇血管
  • 4篇血液
  • 4篇血液流变

机构

  • 35篇第三军医大学...
  • 25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四川省中药研...
  • 1篇解放军254...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 1篇中国白城兵器...

作者

  • 59篇吴国萍
  • 30篇李兵仓
  • 23篇张良潮
  • 18篇陈志强
  • 18篇陈菁
  • 17篇王建民
  • 14篇刘荫秋
  • 11篇王大田
  • 9篇黄宏
  • 9篇王丽丽
  • 8篇李曙光
  • 6篇王正国
  • 6篇郭瑞峰
  • 6篇白振西
  • 6篇王昭领
  • 5篇周树夏
  • 5篇雷德林
  • 5篇陈向阳
  • 5篇王彦亮
  • 4篇许川

传媒

  • 24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中华创伤杂志
  • 5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军区医药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年份

  • 3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19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3
  • 3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8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颌面部破片复合冲击伤后软组织损伤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颌面部破片复合冲击伤 (破 -冲伤 )后软组织损伤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5只犬按伤后 0 ,6,2 4 ,72h、7d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3只。采用雷管、滑膛枪以及同步测速及测压系统 ,建立颌面部爆炸伤模型 ,造成犬颌面部破 -冲伤。记录致伤参数 ,观察动物伤情及局部距创缘不同距离的软组织伤后各时相点的病理变化。 结果  15只犬均呈左咬肌区软组织切线伤 ,创面污染严重 ,距伤区创缘 0~ 0 .8cm处肌组织完全坏死 ,0 .9~ 1.6cm处肌组织呈灶性坏死 ,正常组织与坏死组织相嵌存在 ;皮肤坏死范围距创缘 0 .2cm。 结论 颌面部破 -冲伤后软组织损伤范围广 ,污染严重 ,肌组织清创范围应距创缘 0 .9~ 1.6cm ,皮肤切除不小于 0 .2cm。
白振西顾晓明李兵仓王昭领张良潮吴国萍李丹王彦亮
关键词:颌面部爆炸伤冲击伤软组织损伤
高速枪弹压力波调控内皮细胞ET-1的信号通路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和方法:以高速枪弹压力波致伤培养细胞为实验模型,以特异的G蛋白和肌醇磷脂代谢抑制剂作用培养内皮细胞,力图从分子创伤学角度探讨压力波调控ET-1的信号通路。结果:磷脂酶C抑制剂neomycin作用内皮细胞,明显消除压力波对ET-1释放及表达的刺激作用。G蛋白抑制剂GDP-β-S则无明显作用。蛋白激酶C抑制剂slaurosporine对压力波作用后ET-1基因表达增强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高速枪弹压力波对内皮细胞ET-1的调控可能通过某种直接途径(而非G蛋白介导)激活肌醇磷脂代谢,从而生成IP3和二酰基甘油。IP3可能参与早期ET-1释放,二酰基甘油对PKC的激活参与了ET-1基因表达的调控。
赖西南官正华李曙光张良潮安波王建民王大田吴国萍陈蕾
关键词:创伤枪弹伤压力波内皮细胞ET-1
犬双后肢体高速投射物伤后肝脏的间接损伤及机理被引量:1
1996年
目的:旨在观察高速投射物(HVP)伤后早期肝脏结构功能变化及儿茶酚胺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M-16步枪M193、直径5.56mm弹丸,射击犬双后肢肌肉丰满处,于致伤时测定部分动物肝脏表面压力。动物观察24小时,于伤前及伤后不同时间取血测有关指标,活杀时取肝组织测相应指标。观测指标主要有血浆ALT、胆红素、白蛋白、MDA、去甲肾上腺素(NE),肝组织NE、MDA、ATP及肝脏有效血流量(EHBF)。部分动物活杀时取肝组织做光、电镜检查。统计方法: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别用t检验作统计分析,部分指标间做相关分析。结果:(1)血压在伤后一直低于伤前。(2)致伤瞬间肝脏表面均测到明显压力[平均约400kPa(1kPa=7.5mmHg)]。(3)伤道入口大小约0.24±0.02cm2,出口约52.4±39.8cm2。24小时活杀动物时见伤口有脓性渗出物,伤口内软组织损伤严重,有大量坏死组织及血凝块。(4)光、电镜观察:见动物伤后肝脏有明显损伤表现。(5)动物伤后血浆ALT、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24小时时升高最明显,血浆白蛋白含量在24小时时明显低于伤前(P<0.01),
陈林王正国刘荫秋陈洪王建民吴国萍周萍李叶君
关键词:枪伤肝脏损伤血流量儿茶酚胺
超高速武器对犬的致伤效应及其量效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研究超高速武器对生物的杀伤特点以及致伤能量和伤情之间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雄性华南犬 12只,通过某型爆炸枪分别以 15 360、12 643J和 8 144J能量的超高速弹丸致伤动物,并用常规武器以843J能量的钢珠作致伤对照,观察动物局部伤情特点和全身主要脏器改变。结果 超高速武器致伤后肢体大多完全离断,损伤情况与爆炸伤类似,常规钢珠致伤后的伤情明显轻于超高速武器致伤;在超高速情况下,损伤程度与致伤能量无明显联系。结论 超高速武器对生物的杀伤力大、局部毁损严重;破片的质量、动量对杀伤力的影响明显大于速度和碰击能量,质量、动量越大,杀伤力越强。
陈菁李兵仓王建民张良朝吴国萍陈志强陈向阳
关键词:致伤效应量效关系
犬颈部模拟爆炸条件下颈总动脉的病理改变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在一种新的颌面颈部致伤模型的作用下 ,颈部大血管 (颈总动脉 )受爆炸伤后的病理变化 .方法 采用雷管置于面部咬肌上方 10 cm处引爆模拟爆炸冲击波 ,同时 ,颈部用五三式滑膛弹道枪致颈部切线伤或贯通伤模拟爆炸时破片致伤作用 .结果 致伤后距伤道中点 1,3和 5 cm的颈总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光镜下均可见血管内皮粗糙、血栓形成、中膜弹力纤维断裂以及中外膜大量炎细胞浸润 .电镜下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表现以变性坏死为主 .结论 颈总动脉间接火器性损伤后血栓形成以 2 4 h为高峰( P<0 .0 5 ) .在上述模型作用下 ,除距伤道 1cm处的动脉内皮损伤较重外 ,其他距离的内皮细胞和中膜损伤程度均未发现明显差异 .说明爆炸 +破片复合伤 (简称破 -冲复合伤 )的作用较单纯的破片损伤程度为重 .另外 ,致伤后的内膜及中膜的断裂有使外膜疝出的趋势 ,为研究临床上间接性火器损伤所致的假性动脉瘤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丹李兵仓雷德林张良潮周树夏王彦亮白振西王昭领吴国萍
关键词:爆炸伤血管损伤弹力纤维血管平滑肌细胞病理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犬腹部爆炸伤后脑血管损伤中的应用
2001年
目的 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技术对犬腹部爆炸伤后脑血管损伤进行评价。方法 制作犬腹部爆炸伤动物模型 ,分别于伤后不同时相点用TCD仪探测犬大脑中动脉 (MCA )血流速度 ,计算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 (RI) ,同时进行MCA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伤后即刻MCA的血流速度显著减慢 (P <0 .0 1) ,伤后 3h最低 ,以后收缩峰血流速度 (Vs)逐渐回升 ,至伤后 2 4h基本接近伤前水平 ,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PI、RI在伤后即刻明显升高 (P <0 .0 1) ,且在 2 4h内持续维持在高水平。MCA的形态学改变以内皮、内膜损伤和动脉平滑肌构筑紊乱为主。结论 伤后Vd的持续偏低和PI、RI持续偏高可能是脑血管间接受损的特征性表现 。
陈向阳李兵仓王建民张良潮许川吴国萍
关键词:爆震伤脑损伤经颅多普勒超声
腹部爆炸伤后早期脑组织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改变
2002年
目的探讨腹部爆炸伤致脑间接伤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制作犬腹部爆炸伤动物模型。伤后测定不同时相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浓度,并于相应时相点观察皮层神经元NSE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强度及反应阳性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伤后即刻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伤前(P<0.01),伤后1.5 h达峰值,12 h以后迅速下降,到伤后24 h基本接近伤前水平(P>0.05)。皮层神经元NSE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强度伤后即刻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持续下降,至伤后24 h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计数伤后6 h明显减少,并持续到伤后24 h,与正常对照组比相差显著(P<0.01)。结论血清NSE水平的检测可作为腹部爆炸伤后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血清标本的采集应尽可能在12 h以内进行。
陈向阳李兵仓张良潮陈菁吴国萍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爆炸伤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结构形态三维重建研究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结构形态三维重建的方法 ,三维重现再生神经通过损伤界面和吻合口的过程及规律。方法 用硅胶管桥接 6 0只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长 6mm缺损 ,术后 3、7、15、30、6 0、90d取坐骨神经远近端各 1cm ,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 ,HE、硝酸银 luxol快蓝染色 ,显微摄像输入微机后进行图像配准、二维综合处理 ,最终在SGI三维图形工作站上完成三维重建和显示。结果 三维图像显示新生神经纤维与正常神经纤维相比有郎飞氏结尚未形成、排列紊乱、髓鞘较薄、轴索较细、神经膜管形成等差异 ,胶原纤维大量增生阻碍了新生神经纤维的生长。结论 利用计算机图像重建技术 ,采用三维图像的形式对外周神经再生过程和再生规律进行可视化研究 ,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陈菁楚燕飞朱刚李兵仓吴国萍黄宏陈志强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再生三维重建
创伤愈合中周围神经末梢分泌的P物质与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关系被引量:30
2001年
目的 探讨创伤愈合过程中周围神经末梢分泌的P物质 (SP)与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的关系。 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5 0只 ,均分为实验组和人工去感觉神经 (对照 )组。其中实验组在背部脱毛区立即制作皮肤全层切割伤模型 ,并分别于伤后 1,3,6 ,9,12d切取伤口组织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SP、EGF EGFmRNA及EGFR EGFRmRNA的表达 ;对照组则在背部脱毛区利用大剂量辣椒素皮下注射来人工毁损感觉神经 ,从而阻止SP的分泌 ,再以与实验组同样的方法进行模型制作及各项检测。 结果 实验组伤后第 1天 ,SP及EGF EGFR表达在伤缘皮肤毛囊及皮脂腺细胞。伤后第 3天肉芽组织中SP有明显的表达 ,以后逐渐降低 ;肉芽组织中EGF EGFR于伤后第 3天从较低水平逐渐升高 ,至第 9天达最高 ,然后明显降低。对照组伤口组织中SP、EGF EGFR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EGFmRNA EGFRmRNA变化趋势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似。 结论 创伤愈合中 ,SP可能通过影响内源性EGF
魏立赖西南王正国王丽丽吴国萍陈菁
关键词:神经肽类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P物质
模拟动能武器致伤犬双后肢后部分代谢和生化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动能武器致伤犬双后肢后部分代谢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  12只动物分为常规武器致伤组 (I组 ,n =3 )和动能武器致伤组 (n =9) ,动能武器致伤组按致伤动能的大小进一步分为II、III、IV组 ,每组各 3只。致伤犬双后肢 ,观察致伤前后血浆Na+ 、Ca2 + 、K+ 、淀粉酶 (AMY)、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血糖水平以及血清胰岛素、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促甲状腺素 (TSH)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动能武器致伤组动物局部伤情及远隔脏器损伤明显重于常规武器组。②动能武器致伤后动物血糖水平显著高于伤前 (P <0 .0 5 ) ,常规武器组相差不显著 ;CK水平在动能武器致伤组伤后明显高于常规武器组 (P <0 .0 5 )。③血清TSH水平在动能武器致伤组伤后明显增高 (P <0 .0 5 ) ,但常规武器组相差不显著。结论 动能武器不仅使局部受损严重 ,还能造成比常规武器更加严重的远隔器官损伤以及更加明显的生化、代谢指标改变。
陈向阳李兵仓王建民张良潮吴国萍陈菁陈志强
关键词:动能武器生化代谢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