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相杰

作品数:49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30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3篇法医
  • 23篇法医病理
  • 23篇法医病理学
  • 23篇病理
  • 20篇过敏
  • 16篇过敏性
  • 14篇猝死
  • 11篇法医学
  • 10篇蛋白酶
  • 10篇性猝死
  • 10篇细胞
  • 9篇过敏性猝死
  • 8篇蛋白
  • 8篇类胰蛋白酶
  • 7篇过敏性休克
  • 6篇动脉
  • 6篇心肌
  • 6篇IGE
  • 5篇大细胞
  • 5篇肥大

机构

  • 48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太原市公安局
  • 3篇山西省人民医...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中国辐射防护...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江西省公安厅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作者

  • 48篇郭相杰
  • 40篇高彩荣
  • 13篇孙俊红
  • 11篇王英元
  • 9篇梁新华
  • 8篇靳茜茜
  • 8篇贠克明
  • 7篇任广睦
  • 5篇尉志文
  • 4篇张皓月
  • 3篇张蔷蔷
  • 3篇许素军
  • 2篇翟利琴
  • 2篇路健
  • 2篇孟杰
  • 2篇张更谦
  • 2篇武文杰
  • 2篇李建国
  • 2篇杨凯
  • 2篇曾强

传媒

  • 14篇法医学杂志
  • 13篇中国法医学杂...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2009年全...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2013‘医...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甲苯胺蓝异染肥大细胞方法的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比较3种甲苯胺蓝异染肥大细胞方法的应用性。方法采用甲苯胺蓝水溶液与高锰酸钾配比染色(方法一)、甲苯胺蓝酒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配比(方法二)、甲苯胺蓝水溶液染色、冰醋酸分色(方法三)3种方法对人和小鼠肺组织冰冻切片进行染色,比较染色结果、并评价方法稳定性及实用性。结果方法一染色肺组织切片,结果切片蓝色背景清晰,肥大细胞胞质内紫红色颗粒鲜明,与背景蓝色对比度高,易辨识,且多次重复染色效果稳定;方法二及方法三肺组织的蓝染背景、和肥大细胞胞浆颗粒的紫红色染之间的对比度均不及方法一清晰,稳定性亦次之。结论甲苯胺蓝水溶液与高锰酸钾配比染色法异染肺组织冰冻切片,结果清晰、操作简便且稳定性好,适合在相关检验中选用。
郭相杰许素军廖慧丹靳茜茜张皓月高彩荣王英元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甲苯胺蓝肥大细胞冰冻切片
BAT在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测定免疫正常人、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以及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者血液中CD63、肥大细胞羧肽酶A3(MC-CPA3)、人末端补体复合物SC5b-9,探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basophil activation test,BAT)在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CD63表达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MC-CPA3、血浆中SC5b-9含量。结果非离子型造影剂和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CD63表达率、MC-CPA3以及SC5b-9含量均较免疫正常人升高(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者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发生活化,补体系统的激活也参与了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流式细胞术分析BAT可作为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诊断方法。
张皓月许素军唐笑先牛记军郭相杰高彩荣
关键词:过敏反应非离子型造影剂CD63SC5B-9
过敏性猝死豚鼠血清IgE含量在死后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规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检测过敏性猝死豚鼠血清IgE含量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规律,为过敏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寻找客观指标。方法64只豚鼠随机分为0,12,24,48 h 4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又进一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ELISA夹心法检测不同时间段血清IgE含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01,实验组豚鼠血清IgE含量显著升高;实验组各时间段相比较P>0.05,4个时间段豚鼠血清IgE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过敏性猝死豚鼠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IgE含量显著升高,48 h内实验组豚鼠血清IgE含量无明显变化,血清IgE含量升高可作为鉴定过敏性猝死的指标。
郭相杰高彩荣
关键词:过敏性猝死IGEELISA
主动脉夹层破入肺组织死亡1例
2017年
1案例 1.1简要案情 伍某,男,51岁,某年4月16日10时许因"腰痛10余天"进行中医针灸治疗,11:30结束治疗,回家途中突然出现呕血症状,12:13送医急救。入院查体:浅昏迷状态,颜面、口唇发绀,呈吸气性呼吸困难;双侧睑结膜呈淡粉色,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mm,
史洁茹岳维平郭相杰高彩荣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疾病猝死
海洛因中毒者血浆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含量的测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海洛因中毒为代表的非变态反应性过敏反应患者血浆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的含量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对照组为22名正常人,实验组1为19例海洛因中毒者,实验组2为20例颅脑外伤患者,实验组3为22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ELISA方法检测对照组和实验各组血浆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含量。结果三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实验组血浆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含量较对照组均升高,而三组实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洛因中毒、颅脑创伤与心肌梗死者血浆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含量均增加,提示在非变态反应性过敏反应及上述两种疾病患者均伴有肥大细胞脱颗粒或溶解,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含量升高可以作为非变态反应性过敏反应的诊断依据之一,但应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和颅脑损伤,或者联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武文杰郭相杰郭红民杨凯高彩荣
关键词: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海洛因中毒颅脑创伤
过敏性和冠心病猝死者心肌组织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脑利钠肽的表达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过敏性猝死和冠心病猝死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法医病理学教研室2010—2015年尸检案例心肌标本共30例,分为颅脑损伤致死组、过敏性猝死组、冠心病猝死组,每组各10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各组心肌组织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和BNP的表达。结果过敏性猝死组、冠心病猝死组心肌组织内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免疫荧光染色均出现阳性染色;三组间两两比较,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猝死组心肌组织内BNP的表达量高于过敏性猝死组、颅脑损伤致死组(P<0.05),过敏性猝死组与颅脑损伤致死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心肌组织内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BNP有望为过敏性猝死和冠心病猝死的法医学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史洁茹田成俊曾强郭相杰路健高彩荣
关键词:猝死冠状动脉硬化肥大细胞
过敏性猝死豚鼠IgE含量的死后变化规律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的观察
目的:研究过敏性猝死豚鼠死后在4℃冷藏条件下血清IgE含量随死后时间变化的规律,观察过敏性猝死豚鼠肺组织内IgE的免疫表达随死后时间变化的规律,同时用组合染色方法显示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并探讨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作用和意义...
郭相杰
关键词:过敏性猝死IGE组合染色法
文献传递
过敏性猝死豚鼠肥大细胞脱颗粒观察
2007年
目的探讨组合染色方法用于过敏性猝死豚鼠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的可行性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18只豚鼠,雌雄不限,体重200g左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多人混合血清注射液致敏豚鼠,建立过敏性猝死的动物模型,取豚鼠肺组织,应用BB-IG-MY组合染色法显示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对照组豚鼠用生理盐水代替多人混合血清,其余处理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豚鼠在被抗原再次攻击后20s左右出现活动减少,1min左右出现休克症状,2-5min死亡,死亡率100%。对照组豚鼠均未出现任何症状。组合染色法结果表明,肥大细胞胞质颗粒呈棕色,细胞核呈绿色,红细胞呈黄色。过敏性猝死豚鼠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明显,而对照组豚鼠肥大细胞未见脱颗粒现象。结论过敏性猝死时,肥大细胞有明显的脱颗粒现象。在实际法医学鉴定中,肥大细胞脱颗粒可有力提示过敏性疾病的存在。
郭相杰高彩荣
关键词:猝死
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20例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相关特征,以期为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法医学鉴定案例20例,对死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死亡原因、病理特征、易患危险因素(高血压、冠心病等)、伤病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中涉及医疗纠纷有10例,涉及外伤有7例;1例首发症状为典型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其余19例均为非典型疼痛;死亡距发病平均时间为11.46±13.84(1.00~51.00)h。(2)心脏重量平均为432.29±61.94(340~540)g,左心室厚度平均为1.39±0.29(1.10~2.50)cm,均大于正常厚度;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瓣环口上方平均为2.47±1.43(1.0~6.5)cm处,形态多为横行,外膜破口多位于主动脉根部。(3)1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1例存在主动脉粥样硬化。结论非典型痛性主动脉夹层破裂导致死亡更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法医鉴定中需详细调查患者生前有无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妊娠、先天结缔组织疾病等高危因素,有无腹痛、头晕等不典型症状,进而通过全面系统尸检和病理检验寻找主动脉夹层的客观诊断依据。外伤后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案例,鉴定时应进行伤病关系的评定。
张涛李昊郭华林吴鹏白雅琴贠克明李建国高彩荣郭相杰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主动脉夹层法医学鉴定伤病关系
癫痫持续状态死亡法医学鉴定1例
2024年
1案例1.1简要案情赵某,女,33岁,某日晚与宋某入住宾馆。期间二人发生性关系。00:00,赵某反复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及气喘症状,宋某认为其可自行恢复,故在其发作期间未采取任何救助措施。赵某在症状发作间歇期持续昏迷,于当日17:00死亡。经查赵某生前无颅脑外伤史,有癫痫病史5年余,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奥拉西坦片、左乙拉西坦片、奥卡西平片),死亡前2 d自行停用抗癫痫药物。
靳茜茜白雅琴陈念念董祎铭高学慧孙修强王君丽曹洁梁新华郭相杰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癫痫持续状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