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焕晖

作品数:20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衡阳市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手术
  • 7篇麻醉
  • 6篇术后
  • 4篇地佐辛
  • 4篇镇痛
  • 4篇芬太尼
  • 4篇丙泊酚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舒芬太尼
  • 3篇臂丛
  • 2篇电切
  • 2篇血压
  • 2篇镇痛效果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术后镇痛
  • 2篇尿道
  • 2篇尿道前列腺
  • 2篇前列腺
  • 2篇全身麻醉

机构

  • 20篇南华大学

作者

  • 20篇钟焕晖
  • 10篇王白云
  • 8篇侯立力
  • 7篇王益群
  • 7篇梁娜
  • 4篇刘怿敏
  • 4篇罗红菱
  • 2篇吴礼平
  • 1篇石旺
  • 1篇候立力
  • 1篇周青春
  • 1篇谢松林
  • 1篇卢先州
  • 1篇廖梦君
  • 1篇李恒
  • 1篇陈勇军
  • 1篇黄云辉
  • 1篇吴小兵
  • 1篇王久江
  • 1篇夏晓丹

传媒

  • 3篇吉林医学
  • 2篇牡丹江医学院...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处方药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镇痛解痉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临床镇痛解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Ⅲ级,在连续硬膜外阻滞或复合腰麻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SB)组为术后硬膜外予0.015μg/(ml.kg)舒芬太尼加0.2%左布比卡因患者自控镇痛(PCEA);芬太尼(F)组为术后静脉给予0.2μg/(ml.kg)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IA)。镇痛泵总容量均为100 ml,背景剂量2 ml/h,自控给药量SB组3 ml/次、F组0.5 ml/次,锁定间隔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术后48 h镇痛评分、额外静脉滴注间苯三酚病例数、膀胱痉挛发作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转清时间、不良反应等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在术后48 h的静息、咳嗽和活动时的VAS评分均<3分,镇痛效果均满意,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有3例在镇痛期间因疼痛痉挛额外静脉滴注间苯三酚40 mg,SB组无一人追加其他镇痛解痉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B组的膀胱痉挛发作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转清时间、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015μg/(ml.kg)舒芬太尼复合0.2%左布比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镇痛,镇痛解痉的效果明显优于0.2μg/(ml.kg)芬太尼静脉组,不良反应少。
钟焕晖侯立力罗红菱周青春
关键词:舒芬太尼左布比卡因TURP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地佐辛行臂丛神经阻滞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麻醉作用的影响。方法 9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I组为单纯0.33%左旋布比卡因组,II组复合2.5 mg地佐辛,III组复合5 mg地佐辛。臂丛神经阻滞后观察和记录HR、RR、SBP、DBP、MAP、ECG、SpO2,记录感觉阻滞起效与完全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与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观察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及其他副作用。结果各组年龄,性别,体重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I组相比,II,III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感觉阻滞完全起效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5)。II,III组感觉与运动持续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结论地佐辛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以明显缩短左旋布比卡因的起效时间并延长其作用时间。
侯立力王益群王白云钟焕晖王永东
关键词:地佐辛左旋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
模拟教学在麻醉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学在麻醉学实习带教中的学习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2、2013、2014级麻醉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207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模拟教学实验组(E组)与传统实践教学对照组(C组),分别为108、99名学生。结果:采用不同教学方式的两组学生相比较,E组学生操作能力的评分较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及临床病人对学生的满意度也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用模拟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带教培训,成效显著,可明显地提高麻醉专业的教学质量。
钟焕晖王永东王益群张剑峰
关键词:模拟教学麻醉学实习带教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组(0.1 mg/kg地佐辛复合0.25%罗哌卡因)和B组(0.25%罗哌卡因)各30例。行颈丛阻滞,记录阻滞前、阻滞后5 min、15 min、30 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行麻醉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记录。结果:B组的SBP、DBP和HR较A组明显增高,也明显高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满意度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 mg/kg地佐辛复合0.25%罗哌卡因颈丛阻滞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安全可行。
王白云钟焕晖梁娜罗红菱
关键词:地佐辛罗哌卡因颈丛阻滞
急诊颅脑外伤的麻醉处理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分析57例重型脑外伤行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和救治过程。方法:对57例颅脑外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方法和术中救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75%的患者康复。结论:术前全面了解患者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减少脑氧耗量、降低脑代谢率且对循环影响轻微的药物,采用间断过度通气、联合应用有效药物满意地降低颅内压,以及围术期对患者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均是提高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罗红菱侯立力王白云梁娜钟焕晖
关键词:颅脑外伤麻醉急诊手术
肺灌洗术的两种麻醉方法的比较
2012年
目的:比较BIS监测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麻醉与丙泊酚恒速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下肺灌洗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65例ASAⅠ~Ⅲ级行肺灌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CI组(T)组和恒速输注组(H)组:T组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基值分别为3μg/mL、3ng/mL,调整靶浓度以保持BIS值在40~60之间;H组予丙泊酚与芬太尼,负荷量分别是1.5 mg/kg、5ug/kg,丙泊酚维持量5mg.kg.h,根据血压、心率的变化趋势同向调整丙泊酚与芬太尼的剂量,两组均复合维库溴铵。记录两组患者围麻醉期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苏醒时间及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结果:T组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时间与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均少。结论:BIS监测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平稳,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少,不失为肺灌洗术麻醉的优先选择。
钟焕晖侯立力石旺
关键词:肺灌洗术BIS丙泊酚瑞芬太尼TCI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防治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ASAⅡ~Ⅲ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TUVP术后的病人524例,随机分成两组,传统镇痛者(A组)319例:术后按需肌注哌替啶1mg·kg^(-1);应用PCEA者(B组)205例:术后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背景速率=2mL·h^(-1),PCA=0.5mL,锁定时间为15min,药液的配制为:0.125%布比卡因2mL·h^(-1)、芬太尼0.17ug·kg^(-1)·h^(-1)、氟哌利多2.5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双盲随访两组病人并发疼痛、恶心、呕吐、膀胱痉挛、引流不畅的情况。结果:B组术后病人并发疼痛、膀胱痉挛、引流不畅等情况均少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TUVP术后应用PCEA不仅减轻病人的疼痛,而且有效地降低了TUVP术后并发症。
钟焕晖吴礼平侯立力王久江
关键词:汽化电切术前列腺镇痛膀胱痉挛
重度高血压伴心动过速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2003年
目的:观察重度高血压伴心动过速患者急诊手术时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和拉贝洛尔的疗效。方法:重度高血压伴心动过速的急诊手术患者34例,均于诱导前10 min给予硝基甘油10-20μg·kg-1·h-1和拉贝洛尔1-4μg·min-1静滴,观察用药前后,诱导前后,插管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及心率(HR)变化。结果:给药后5 min,SBP、DBP、MBP和HR出现显著变化(P<0.05),诱导前,即给药10 min,较给药5 min时SBP、DBP、MBP和HR进一步降低(P<0.05)。诱导后5 min、插管时、插管后5 min、插管后10 min,SBP、DBP、MBP和HR均显著低于给药前,与诱导前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高血压伴心动过速患者急诊手术中,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和拉贝洛尔可以快速、平稳控制血压,降低心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王白云候立力吴礼平钟焕晖
关键词:高血压心动过速急诊科手术麻醉
臂丛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附120例报告)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传统的静脉全身麻醉对比。方法 120例ASAⅠ、Ⅱ级行上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A组在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下应用神经刺激仪行0.25%罗哌卡因2 mg/kg臂丛阻滞,并予咪达唑仑0.05 mg/(kg.h)维持镇静;B组予氯胺酮1 mg/kg静脉注射诱导,0.1%氯胺酮静脉滴注维持,复合羟丁酸钠维持麻醉。记录2组麻醉前(T0)、手术开始5 min(T1)、30 min(T2)、60 min(T3)和术毕(T4)时的收缩压(SP)、心率(HR)、呼吸(RR)和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结果 A组的术中血压、心率和呼吸较接近麻醉前的基础值,且术中波动较小,生命体征平稳,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的血压、心率和呼吸均较术前明显增加,且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随麻醉深浅而有显著波动。A组的生命体征较B组稳定,能维持较长时间,苏醒快(P<0.05);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较B组少(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麻醉更适合成为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选择。
钟焕晖王白云谢松林
关键词:七氟醚臂丛阻滞静脉全身麻醉小儿上肢手术
依达拉奉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浆SP-D、TNF-α和IL-8的影响
2013年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术中单肺通气患者血浆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TNF-α及IL-8水平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需行单肺通气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30例,随机分成依达拉奉组(Y组)和对照组(C组)各15例.患者均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麻醉诱导后,Y组给予依达拉奉0.5 mg/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30 min内静滴;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滴.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0)、单肺通气60min(T1)、术后2 h(T2)抽取静脉血4 mL,测定SP-D、TNF-α、IL-8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两组T1、T2的SP-D、TNF-α、IL-8水平明显高于To(P均<0.05),Y组T2的SP-D、TNF-α、IL-8水平明显低于C组(P均<0.05);T1、T2时Y组SOD明显高于C组(P均<0.05),MDA明显低于C组(P均<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够有效减轻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的炎症反应,具有肺保护作用.
王白云梁娜侯立力钟焕晖罗红菱
关键词:单肺通气依达拉奉白细胞介素8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