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春
- 作品数:17 被引量:94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英文原版影视作品欣赏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被引量:3
- 2007年
- 英文原版影视作品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包含了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习俗和礼仪、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观看英文原版影视作品,可以使学习者/学生置身于英美人的语言、思维、习俗、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培养他们在实际交流中应具备的跨文化意识,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加英美文化知识及其理解能力;口头交际能力;听力能力等。
- 陈二春刘洁
- 关键词:影视欣赏跨文化交际能力
- 跨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英汉文化意象比较与翻译
- 作为产生于特定文化环境的文化符号,文化意象是意象与民族语言文化结合的产物,具有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不同国家、民族、地方、时代与共同体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桥梁。在文化全球本土化语境下,对英汉语言中的文化意...
- 陈二春曾繁健
- 文献传递
- 汉语数字式略语英译研究——说“三”道“四”
- 数字式略语是汉语和英语共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尤其是在汉语中,由于数字式略语具有简洁明快,富于表现力,而又朗朗上口,易于识记等优点,其数量远比英语的多。许多以“三”“四”开头的汉语数字式略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深深地烙上...
- 陈二春梁洁
- 关键词:汉语数字式略语翻译
- 文献传递
- 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研究被引量:56
- 2008年
- 文化移情能力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所在,跨文化意识是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标志。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培养和提升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实用性、渐进性、系统性、时代性、合适性;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影视鉴赏,实践与体验,文学作品赏析,社会文化专题讲座,重视非语言交际,克服并超越文化障碍、文化对比等。
- 陈二春袁志明
- 关键词:文化移情能力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
- 跨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英汉文化意象比较与翻译
- 作为产生于特定文化环境的文化符号,文化意象是意象与民族语言文化结合的产物,具有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不同国家、民族、地方、时代与共同体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桥梁。在文化全球本土化语境下,对英汉语言中的文化意...
- 陈二春曹繁健
-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外语教育中的本土文化导入被引量:1
- 2014年
- 外语教育对全球化背景下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应该兼容并蓄,然而,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存在只重视目的语文化,忽视中国本土文化的现象并导致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首先对外语教育中的本土文化内容进行界定,接着对本土文化导入的理据和具体实践操作展开探讨,目的在于实现外语文化教学中目的语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同步融合,完善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蔡强陈二春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育本土文化
- 论旅游文本的语篇功能与英译被引量:6
- 2007年
- 旅游文本属信息类加宣传鼓动类语篇,语篇功能是传达信息和旅游营销,其翻译目的在于激发外国游客参观景点的兴趣或选择入住某酒店宾馆。在旅游文本英译过程中,译者应从汉英旅游文体风格差异、文化差异和语用差异出发,灵活运用改写、增删、语用调整等各种翻译手段,从而达到旅游文本英译的营销目的。
- 张建平陈二春
-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旅游文本语篇功能
-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的“跨文化意识”因素
- 2006年
- 本文就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作用、主要内容和“跨文化意识”时非语言交际的影响进行了论述,认为良好的“琦文化意识”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陈二春刘洁
-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跨文化意识
- 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教师发展被视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和核心要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如:重视不够,发展路径不畅;业务素质和水平不够高;自主发展意识不强,发展动力不够;职业道德及师德水准不高;压力大、身心健康不佳;激励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根本逻辑在于满足教师个体发展中的"人本性"和"学术性":完善发展体制和机制,拓宽教师发展路径;增强自主发展理念意识和能力;加强学习,拓展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改善发展的物质及人文环境;提高教师师德水准和育人能力等。
- 陈二春刘称生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发展
- 当前高校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陈二春黎珍
- 关键词:语言输入教学英语高校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