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萍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肺癌
  • 6篇细胞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非小细胞
  • 6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晚期
  • 4篇肿瘤
  • 4篇晚期非小细胞
  • 4篇晚期非小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老年晚期
  • 3篇老年晚期非小...
  • 3篇化疗
  • 2篇蛋白激酶
  • 2篇预后
  • 2篇免疫
  • 2篇激酶
  • 2篇厄洛替尼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四川省第四人...

作者

  • 12篇陈萍
  • 11篇侯梅
  • 7篇徐聂
  • 4篇赵振华
  • 4篇张杰
  • 3篇李慧艳
  • 2篇王海燕
  • 2篇何朗
  • 2篇王泽阳
  • 1篇李光明
  • 1篇兰海燕
  • 1篇文世民
  • 1篇杨红
  • 1篇朱江

传媒

  • 5篇西部医学
  • 2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癌症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2
  • 1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FP与F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氟尿嘧啶(5-Fu)及顺铂(DDP)治疗晚期食道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食管癌病人67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采用NFP方案化疗;对照组32例,采用FP方案化疗,每3周重复一次,连用2周期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8.6%和43.8%,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长春瑞滨与氟尿嘧啶及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疗效好、毒性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兰海燕侯梅陈萍林止鸿张杰
关键词:食管肿瘤联合化疗
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6例经病理学诊断的老年晚期(Ⅲb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单药口服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6例患者中CR1例,PR8例,SD10例,PD7例;疾病控制率73.1%。随访4~36个月,中位随访17个月,中位生存期14.4个月(6.5~27.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11.5个月(5~16.5个月)。不良反应以皮疹、腹泻、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为主,多为轻度。结论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赵振华张杰侯梅李慧艳徐聂陈萍
关键词: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老年
肿瘤治疗相关性卵巢早衰与功能重建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分析放疗和化疗所致卵巢功能下降原因,总结卵巢功能重建的方法及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关于放疗和化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以及卵巢功能重建方法的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肿瘤放疗与化疗对卵巢功能均有影响,卵巢功能重建包括新鲜卵巢移植及卵巢组织冻存与复苏后移植,目前常见的卵巢组织冻存方法包括慢速程序化冷冻法和玻璃化冷冻法。相关的实验室与动物模型实验均获得肯定疗效。结论卵巢功能重建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陈萍朱江侯梅徐聂
关键词:卵巢早衰肿瘤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中survivin亚细胞定位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存活蛋白(survivin)属于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apoptosis of the protein,IAP)家族中一员,已证实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中,已有报道认为在不同肿瘤亚细胞中survivin均有表达。本实验初步探索surv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胞内不同定位所代表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1例NSCLC组织、21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并采用SPSS13.0软件将检测的各项指标与患者各项临床参数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Survivin在胞浆和/或胞核均有表达,单纯胞浆阳性率为49.0%(25/51),胞浆阳性率为72.5%(37/51);单纯胞核阳性率为3.9%(2/51),胞核阳性率为27.5%(14/51);胞浆和胞核双阳性约占23.5%(12/51)。肿瘤组阳性率(76.5%,39/5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9.0%,4/21)(P=0.000)。Survivin浆阳性状态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02);核阳性及双阳性状态均与临床分期和N分期明确相关(P<0.05),Ⅲ+Ⅳ期与N1-2期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和N0期患者(P<0.05),survivin核阳性组5年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临床分期和复发转移状态为影响生存的因素。结论:Survivin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相关。Survivin核阳性可能预示着肿瘤的浸润和进展,并可能代表着较差的预后。
何朗侯梅张杰徐聂陈萍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SURVIVIN亚细胞预后
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现状及思考被引量:4
2009年
据2008年4月我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国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死亡原因中第二位的疾病,仅次于脑血管病,分别占22.32%和22.45%。恶性肿瘤是城市首位死因(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5.0%),农村第二位死因(占农村死亡总数的21%)。肺癌为肿瘤死因的首位(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2.7%)。本文就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现状及思考与展望做一述评。
侯梅陈萍
关键词: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rHu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患者56例,其中治疗组28例行rHuEPO治疗,用法为:150 u/kg.次,皮下注射3次/周,疗程4周;对照组28例未用rHuEPO治疗,余治疗相同。观察rHuEPO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及对患者生存质量(QOF)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b水平显著提高,KPS较化疗前无变化,而对照组Hb水平下降,KPS较前下降。结论rHu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副反应少,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王泽阳侯梅王海燕陈萍徐聂赵振华
关键词:恶性肿瘤贫血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血红蛋白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31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天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结果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2例,缓解率38.7%,稳定(stable disease,SD)10例,疾病控制率(PR+SD)71.0%;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9例,疾病进展率29.0%,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多数为Ⅰ度血小板减少。结论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耐受性好。
王海燕侯梅王泽阳陈萍徐聂赵振华
关键词: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纳入34例经病理学诊断的晚期(ⅢA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50mg每天1次,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行疗效评价。结果34例患者中.CR1例,PR16例,SD8例,PD9饲;其中性别、病理类型、吸烟史和PS评分均与RR、DCR无显著相关性,既往化疗方案数与DCR有相关性。生存期随访至2008年7月,全组中住生存时间6.7个月(2.5~14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个月(1~14个月),1年生存率34.5%。不良反应以皮疹、腹泻、白细胞下降和转氨酶升高为主,多为轻度。结论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性别、病理类型、吸烟史和PS评分的患者其疗效没有显著差别。既往化疗方案个数≤1个者疾病控制率高于≥2个者。
陈萍徐聂侯梅张杰李慧艳赵振华
关键词:厄洛替尼非小细胞肺癌
ERCC1和PKCalph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与目的剪切修复偶联因子1(Excision-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是核苷酸外切修复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在核酸损伤修复过程和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alpha,PKCα)是蛋白激酶C(PKC)的一种同工酶,PKCα调控细胞的转化和增殖,是肿瘤细胞中重要的信号途径。本研究初步探索ERCC1和PKCα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达所代表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1例NSCLC组织、21例癌旁组织中ERCC1和PKCα的表达,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ERCC1和PKCα在肿瘤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Ρ<0.05);ERCC1与临床分期和N分期等因素有关,临床III+IV期及N1-2期患者ERCC1阳性率要分别高于I+II期和N0期患者(Ρ=0.011,P=0.015);ERCC1阴性组的5年生存时间高于阳性组(Ρ<0.05);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ERCC1与PKCα之间存在正相关(r=0.425,P=0.002)。结论ERCC1和PKCα可能与NSCLC的发生相关,ERCC1可能与肿瘤的预后相关。ERCC1和PKCα之间可能存在共同作用通路。
何朗侯梅李光明文世民杨红陈萍徐聂
关键词:肺肿瘤预后ERCC1蛋白激酶C-Α免疫组织化学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正>目的:观察厄洛替尼(erlotinib)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6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NSCLC患者(≥65岁),应用厄洛替尼(150 mg,PO Qd)治疗直至病情...
陈萍侯梅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靶向治疗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