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娟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4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欣普贝生与地西泮联合用于足月引产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联合地西泮静脉推注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母婴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正常单胎头位初产妇足月妊娠,宫颈评分小于6分,无瘢痕子宫,具有引产指征而无使用前列腺素禁忌症的孕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阴道放入欣普贝生,有不规律宫缩时静推地西泮10mg,对照组阴道放入欣普贝生,用药12h观察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变化及用药至分娩时间、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总产程、产后24h出血量和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出现子宫过度刺激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用药促宫颈成熟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72%)(P<0.05);观察组总产程平均为468min,阴道分娩成功率占82%,对照组总产程平均648min,阴道分娩成功率6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欣普贝生联合应用地西泮对足月妊娠引产安全有效。
- 李敏马国娟李雅静霍琰
- 关键词:地西泮注射液BISHOP评分引产
- 2017—2021年河北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河北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调查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2021年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出生缺陷信息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分布在河北省各地市的22个监测点(医院)。结果:河北省共住院分娩200146例,其中出生缺陷儿890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45.08/万。出生缺陷的围产儿存活率呈上升趋势。前10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腭裂/唇腭裂、多指及并指、外耳其他畸形、胎儿染色体异常、多趾及并趾、脑积水、尿道下裂、消化系统先天畸形及马蹄内翻足。不同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报告发生率不同,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乡村;<18岁、≥35岁的产妇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18~35岁产妇;经产妇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初产妇;男性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围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河北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存在地区、城镇、年龄等差异,需加强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开展优生优育宣传工作,宣教孕前及妊娠期保健的重要性,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 田美玲杜立燕马国娟孟凡学肖远革
- 关键词:先天畸形流行病学研究围产儿发生率
- 胃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LIM域特有蛋白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LIM域特有蛋白1(LMO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50例胃癌患者(研究组),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50名行健康体格检查者(对照组)。取肿瘤和癌旁组织石蜡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LMO1、MMP-9、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研究组术前、术后1个月和对照组的外周血中LMO1、MMP-9、E-cadherin蛋白表达量。结果研究组胃癌组织中LMO1、MMP-9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值均<0.01),E-cadherin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研究组术前外周血中LMO1、MMP-9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术后1个月和对照组(P值均<0.05),E-cadherin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术后1个月和对照组(P值均<0.05);而研究组术后1个月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胃癌组织LMO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894,P<0.05)。研究组胃癌组织与外周血中LMO1表达呈正相关(r=0.351 2,P<0.001)。研究组术前外周血LMO1与MMP-9呈正相关(r=0.273 4,P<0.001),与E-cadherin呈负相关(r=-0.186 6,P=0.022)。结论监测外周血LMO1可能对反映胃癌患者的疾病状态有帮助。
- 孙云马国娟胡晓杰尹香云冯博超彭彦辉
- 关键词: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上皮型钙黏素肿瘤标记
- 内脂素、IL-6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的表达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IL-6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行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的患者57例,其中GDM组30例、正常妊娠组27例。ELISA法测定母血、脐血内脂素及IL-6的水平。FQRT-PCR测定胎盘组织内脂素、IL-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母血及脐血Visfatin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4;P=0.00);GDM组母血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4),脐血IL-6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在GDM组,母血内脂素水平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0.59,P=0.01),胎盘组织中IL-6与内脂素mRNA均呈负相关(r=-0.59,P=0.045)。结论:内脂素、IL-6参与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且IL-6对内脂素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刘素新霍琰马国娟张洁范艳丽靳颖冯静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IL-6胰岛素抵抗
- TGF-β1、LMO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LMO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探讨TGF-β1、LMO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胃癌和50例正常胃组织,采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LM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LMO1蛋白表达,分析TGF-β1、LMO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TGF-β1、LMO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比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增强(P<0.05)。TGF-β1、LMO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TGF-β1、LMO1表达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无关(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GF-β1、LMO1表达呈正相关(r=0.875,P=0.001)。结论胃癌组织TGF-β1、LMO1表达异常增高,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TGF-β1、LMO1可作为反映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的分子指标之一。
- 孙云胡晓杰马国娟尹香云冯博超彭彦辉
- 关键词:胃癌TGF-Β1
- TGF-β_1促进人胃癌MKN28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转移的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诱导对人胃癌MKN28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LMO1及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LMO1基因沉默在TGF-β_1诱导的MKN28细胞EMT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胃癌MKN28细胞,采用TGF-β_1诱导法建立EMT模型,将细胞分成4组:对照组(5%BSA)、TGF-β_1诱导组(10μg/L)、阴性转染组(TGF-β_1+阴性转染siRNA)、LMO1-siRNA转染组(TGF-β_1+LMO1-siRNA)。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LMO1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转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TGF-β_1可诱导MKN28细胞发生明显的EMT进程,同时伴随E-cadherin表达下调和N-cadherin、LMO1、MMP-9、VEGF表达上调(P<0.01),且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下调LMO1表达能使TGF-β_1诱导的E-cadherin下调及N-cadherin、MMP-9、VEGF的上调得到部分恢复,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得到显著抑制(P<0.01)。结论TGF-β_1通过上调LMO1表达在促进胃癌MKN28细胞发生EMT及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下调LMO1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
- 孙云马国娟胡晓杰尹香云彭彦辉
- 关键词:胃肿瘤转化生长因子-Β1上皮-间质转化
-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esta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妇女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3月的20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204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组分为3组,并分别给予浓度不同的镁离子进行干预,A组(4 mmol/L)、B组(8 mmol/L)、C组(16 mmol/L);采用同样的方法将对照组分为3组,并分别给予浓度不同的镁离子进行干预,a组(4 mmol/L)、b组(8 mmol/L)、c组(16 mmol/L)。6组患者中每组均为68例。6组患者中每位孕妇均入组进行脐血分离培养,每例均为6孔细胞入组。对EPCs细胞增殖、凋亡、粘附、细胞周期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3组妇女的增殖能力均低于对照组3组,且B组优于A组,A组优于C组;b组优于a组,a组优于c组;以正常人群的细胞凋亡率为100%,观察组3组妇女的增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3组,且B组低于A组,A组低于C组,b组低于a组,a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使用Image J软件计算,观察组3组妇女的细胞面积和细胞密度均低于对照组3组,且B组高于A组,A组高于C组,b组高于a组,a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3组妇女细胞生长停滞在G0/G1期少于对照组3组,且B组优于A组,A组优于C组,b组优于a组,a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8 mmol/L的镁离子可能与妊娠期妇女EPCs的增殖和粘附相关,进而抑制凋亡,改善细胞周期,且对GDM妇女的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后可用于帮助改善GDM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 张艳赏李丽王新玲刘素新马国娟霍琰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内皮祖细胞镁离子
- 河北省早产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河北省早产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至2021年河北省22家监测医院分娩产妇的相关数据,分析早产儿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66212例产妇,早产发病率5.4%(19904/366212),2014年至2021年早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龄组、非已婚组、小学及文盲组、妊娠≥2次组、产检次数<3次组、子痫前期组、妊娠期糖尿病(GDM)组的早产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妊娠次数≥2次、子痫前期、GDM是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规律产检(产检次数4~7次、≥8次)是早产的保护因素。结论:针对子痫前期、GDM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规范管理,重视高龄孕妇管理,加强孕期保健的宣传,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早产发生,对改善围产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 田美玲马国娟杜立燕靳颖肖远革张赛张翠
- 关键词:早产发病率
- 血浆内皮抑素对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早期诊断的价值
- 李敏冯静孟会彦马国娟李红艳
- 以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内皮抑素的水平并选择子宫内膜癌大体标本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内皮抑素表达及内皮祖细胞的表达,评价内皮抑素与内膜癌血管生成之间相关性。运用细胞培养方...
- 关键词: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 2015—2017年河北省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趋势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了解河北省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发生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完善妇幼卫生保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5—2017年河北省22所监测医院入院分娩的孕产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7年河北省孕产妇共纳入148127人进行分析,分娩年龄为(28.50±4.55)岁,孕周为(38.85±1.49)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353±481)g。高龄、经产妇及剖宫产所占比例呈增高趋势(均P<0.01),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9.67%,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前5位分别是:妊娠合并贫血(36.44%)、妊娠合并糖尿病(5.3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60%)、产后出血(0.93%)、感染(0.51%),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孕次、产次发生妊娠合并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河北省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及营养宣教,早期识别及干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
- 田美玲贾璐马国娟唐增军王莉
- 关键词:妊娠合并症高龄孕产妇高危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