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乙二醇
  • 4篇乙二醇单甲醚
  • 4篇内酯
  • 4篇无规
  • 4篇无规共聚
  • 4篇无规共聚物
  • 4篇聚丙交酯
  • 4篇聚乙二醇
  • 4篇聚乙二醇单甲...
  • 4篇己内酯
  • 4篇共聚
  • 4篇共聚物
  • 4篇二醇
  • 4篇丙交酯
  • 3篇制剂
  • 3篇缓释
  • 3篇缓释制剂
  • 2篇咬肌
  • 2篇术后
  • 2篇下颌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马晓飞
  • 6篇张艳
  • 6篇朱明
  • 6篇柴岗
  • 4篇张修银
  • 4篇韩智慧
  • 3篇俞哲元
  • 2篇祁佐良
  • 2篇穆雄铮
  • 1篇龚昕
  • 1篇朱一佳

传媒

  • 3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会整...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米诺环素缓释制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米诺环素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可降解生物薄膜与米诺环素形成,所述可降解生物薄膜是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引发剂、以左旋丙交酯和ε‑己内酯为单体开环聚合而得的聚乙二醇‑聚丙交酯‑聚己内酯无规共聚物,所述无规共聚物...
张修银郎美东黄争美王申春马晓飞韩智慧
文献传递
基于增强现实的下颌角截骨配准技术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下颌骨的虚拟三维数字模型及术前设计的预截骨平面同时显示在快速成型实体模型上,实现虚拟图像与实体的重叠配准。方法:选取20例下颌骨肥大患者,行三维CT扫描,重建下颌骨三维数字模型。利用上海九院整形设计系统完成术前设计,生成截骨平面,并与下颌骨合并为STL文件。取患者下牙石膏牙模,制作包含下牙咬合板在内的标志物支架,固定于石膏牙模,两者一并扫描。然后将扫描数据和下颌骨三维数字模型数据导入同一三维处理平台,选择右第一磨牙的远中舌尖、第二磨牙的近中舌尖、左第一磨牙的近中舌尖,进行标志物支架和下颌骨的拟合,生成虚拟影像。此时的三维虚拟数字化影像包括标志物、下颌骨及预截骨平面。然后将标志物支架的下牙咬合板固定于下颌骨快速成型模型上,采用增强现实视频检测方法,用视频捕捉器识别到标志物后,将虚拟影像与下颌骨快速成型实体模型进行配准。结果:该技术实现了三维虚拟数字化影像与下颌骨快速成型模型的虚实融合叠加,使下颌骨和术前设计的预截骨平面实时显示在下颌骨实体上。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配准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有望成为下颌角截骨术可视化手术有效的配准途径,为未来增强现实手术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朱明柴岗张艳马晓飞俞哲元朱一佳
关键词:下颌角截骨术配准
下颌骨截骨术后咬肌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形态的动态变化。方法采集120例下颌骨截骨受术者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时头颅CT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通过软件平台设定合适的阈值范围,分割出咬肌组织。经过断层叠加创建咬肌的三维分割体,由软件输出咬肌体积等三维信息。再选定3处横截面,即A平面:过咬合平面水平,下颌升支前后缘中点的平面;B平面:A平面上1cm;C平面:A平面下1cm。在各横截面上测量咬肌的面积和厚度,观察咬肌在不同水平上的面积、厚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咬肌体积与横截面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体积在术后3、6、12个月时分别缩小至术前的82.02%、77.00%和80.43%,术后各时期体积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A、B、c3个平面咬肌面积的变化:A平面在术后3、6、12个月分别缩小至术前的85.81%、78.86%和81.56%,B平面分别萎缩至术前的80.94%、75.03%和77.04%,而C平面近似原下颌角角区下降最多,分别为13.46%、11.48%和13.89%。各测量数值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5,P〈0.01)。咬肌厚度的变化:A平面在术后3、6、12个月时分别缩小16.54%、15.85%、4.69%,术后12个月时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而B、C平面在各随访时间的厚度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下颌角截骨术使咬肌发生了自行萎缩,原下颌角角区(C平面)的咬肌萎缩最为明显。因此在下颌骨截骨的术前的预测中应考虑到咬肌的萎缩,以更好地指导手术。
朱明柴岗张艳马晓飞俞哲元穆雄铮祁佐良
关键词:下颌角截骨术咬肌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成像
可降解生物薄膜、其制备方法以及硝唑类缓释制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生物薄膜,是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引发剂、以左旋丙交酯(L‑LA)和ε‑己内酯(ε‑CL)为单体开环聚合而得的聚乙二醇‑聚丙交酯‑聚己内酯无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在8.0×10<Su...
张修银郎美东黄争美王申春马晓飞韩智慧
文献传递
快速成型三维模型在唇腭裂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通过三维激光扫描、CAD、快速成型技术,建立唇腭裂患者齿槽区精确的数字三维模型,并快速成型制作三维实体模型。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10例唇腭裂患者,取齿槽区石膏模型,经三维激光扫描、CAD软件处理、快速成型等步骤,制作齿槽区三维实体模型。结果对传统石膏模型和数字三维实体模型的裂隙曲线进行测量比对,数字三维实体模型精确度达97.7%~99.01%,平均精确度为98.51%。结论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建立唇腭裂齿槽区的精确化数字三维实体模型可替代石膏模型,对于病情判断、术前分析模拟以及未来新型唇腭裂术前矫形器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马晓飞张艳龚昕朱明柴岗
关键词:唇腭裂快速成型技术矫形器
下颌骨截骨术后咬肌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形态的长期动态变化。材料和方法:采集120例下颌骨斜形截骨受术者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时头颅CT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通过软件平台设定合适的阈值范围,分离出咬肌组织。经过连续断层影像标定创...
朱明柴岗张艳马晓飞俞哲元穆雄铮祁佐良
文献传递
可降解生物薄膜、其制备方法以及硝唑类缓释制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生物薄膜,是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引发剂、以左旋丙交酯(L‑LA)和ε‑己内酯(ε‑CL)为单体开环聚合而得的聚乙二醇‑聚丙交酯‑聚己内酯无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在8.0×10<Su...
张修银郎美东黄争美王申春马晓飞韩智慧
文献传递
软骨形态发生蛋白1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软骨表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应用软骨形态发生蛋白1(CDPM1)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探讨其作为烧伤后耳软骨缺损修复的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瘢痕切除术患者的增生性瘢痕组织,提取瘢痕成纤维细胞,CDPM1诱导培养(2%胎牛血清F-12培养液,CDMP1终浓度为100 ng/mL),设阴性、阳性对照组。Image Plus图像软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诱导前后的软骨相关Ⅰ、Ⅱ型胶原、Sox9、Aggrecan的表达;对第4代细胞行Micromass法培养诱导,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Safranine-O染色对诱导结果进行检测。结果诱导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由长梭形向多角形转变,Image Plus软件分析示诱导后细胞长宽比例为(1.48±0.21):1,与诱导前的(7.21±1.54):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软骨细胞的(1.31±0.13):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诱导后瘢痕成纤维表达软骨相关指标Ⅱ型胶原、Sox9、Aggrecan。Micromass诱导后行HE染色显示,诱导后部分细胞出现软骨特征性陷窝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Ⅱ型胶原阳性染色,Safranine-O染色显示微团块诱导后细胞基质红染。结论瘢痕成纤维细胞在软骨形态发生蛋白1诱导下可以向软骨细胞分化,有望成为烧伤后耳软骨缺损修复的种子细胞。
马晓飞张艳柴岗朱明
关键词:瘢痕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分化
真皮成纤维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真皮成纤维细胞起源于胚胎中胚层间质细胞,是构成体内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以往认为,真皮成纤维细胞在机体发育过程中是分化完全的终末细胞,不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只能作为真皮组织的种子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真皮成纤维细胞能够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相关标志物,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向骨、脂肪、软骨、肌腱、神经以及胰岛等多胚层组织器官分化,可能成为组织器官构建的种子细胞来源。现将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马晓飞朱明张艳柴岗
关键词:真皮成纤维细胞多向分化潜能干细胞
米诺环素缓释制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米诺环素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可降解生物薄膜与米诺环素形成,所述可降解生物薄膜是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引发剂、以左旋丙交酯和ε‑己内酯为单体开环聚合而得的聚乙二醇‑聚丙交酯‑聚己内酯无规共聚物,所述无规共聚物...
张修银郎美东黄争美王申春马晓飞韩智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