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阳旭

作品数:22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儿童
  • 5篇手术
  • 5篇细胞
  • 5篇小儿
  • 4篇肿瘤
  • 4篇细胞瘤
  • 3篇癫痫
  • 3篇母细胞
  • 3篇母细胞瘤
  • 3篇脑积水
  • 3篇脑室
  • 3篇化疗
  • 3篇积水
  • 3篇分流术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岛叶
  • 2篇药物难治性癫...
  • 2篇婴儿
  • 2篇婴儿型

机构

  • 22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22篇高阳旭
  • 15篇姚红新
  • 11篇张宏武
  • 11篇刘宝富
  • 9篇李辉
  • 6篇沈笠雪
  • 4篇卢新天
  • 4篇孙青
  • 4篇谢瑶
  • 4篇赵卫红
  • 3篇李硕
  • 3篇华瑛
  • 3篇贾钧
  • 3篇吴鹏辉
  • 3篇杨海波
  • 2篇蔡立新
  • 1篇刘晓宇
  • 1篇刘雪芹
  • 1篇张清友
  • 1篇孙笑

传媒

  • 5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式环岛叶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
高阳旭蔡立新张洪武刘宝富姚红新
单中心肾母细胞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单中心儿童肾母细胞瘤(WT)多学科综合治疗协助组模式(MDT)下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35例儿童WT资料,参考国际儿童肿瘤协会和美国肾母细胞瘤研究组织的分型、分期及治疗方案,改进我院儿童WT的MDT流程。采用SPSS 22.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Ⅰ期2例,Ⅱ期13例,Ⅲ期17例,Ⅳ期3例;病理分型为FH 31例,UFH 4例。仅有2例行术前穿刺活检。71%(25/35)的患儿接受了术前化疗;除2例术前放弃治疗死亡外,所有患儿均接受术后化疗,其中Ⅲ、Ⅳ期中72%(13/18)患儿接受术后放疗。2例术后复发死亡。Ⅰ、Ⅱ、Ⅲ和Ⅳ期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100%、92%、89%和67%。结论在家长知情同意前提下减少术前穿刺活检、增加术前化疗有可能减少复发,最终提高Ⅰ、Ⅱ和Ⅲ期患儿的长期无事件生存率。改进后的MDT流程进一步改善了WT患儿的长期预后。
林福星赵卫红华瑛孙青谢瑶吴鹏辉李硕高阳旭卢新天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
一种脑室‑膀胱分流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脑室‑膀胱分流管,该分流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脑室端、分流泵和膀胱端,其中,膀胱端为末端在自然状态下自动盘曲成平面螺旋线形状的弹性软管,且膀胱端的盘曲部分的宽度尺寸大于尿道宽度尺寸。本实用新型的脑室‑膀胱分流...
姚红新高阳旭
文献传递
恶性肿瘤患儿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手术并发症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TIVAP)在恶性肿瘤患儿中应用的手术经验,探讨其手术并发症的应对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165例接受TIVAP植入术的恶性肿瘤患儿病例资料,记录并统计TIVAP植入的手术过程、并发症及并发症处理情况。结果:本组患儿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颈外静脉切开组(n=27)和颈内静脉穿刺组(n=138),后者又分为超声引导穿刺组(n=95)和盲穿刺组(n=43)。颈外静脉切开组无穿刺并发症发生,其平均置管成功所用时间和导管进入上腔静脉所用顺管次数均多于颈内静脉穿刺组[(9.26±1.85)min vs.(5.76±1.56)min,(1.93±0.87)次vs.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组平均置管成功所用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和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盲穿刺组[(5.36±1.12)min vs.(6.67±1.99)min,93.68%(89/95)vs.74.42%(32/43),(1.06±0.24)次vs.(1.29±0.55)次,2.11%(2/95)vs.11.6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2.12%(20/165),其中气胸1例,误穿动脉1例,局部血肿5例,输液港相关性感染4例(输液港局部感染2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例),港座表面皮下组织变菲薄2例,港座翻转1例,输液不畅4例(导管弯折1例、导管堵塞3例),皮下管路周围排异物聚集2例,未发生导管断裂、脱落和导管夹闭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TIVAP能为恶性肿瘤患儿提供安全有效的输液通道,颈外静脉切开和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是小儿TIVAP植入的可靠术式。手术医师应对TIVAP并发症有充分的认识,采取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正确处置已发生的并发症。
李辉高阳旭王书磊姚红新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手术后并发症儿童
儿童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总结并分析儿童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病房确诊为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儿童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儿童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28例为男性,2例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9.7±2.2)岁,中位病程7个月,27例单侧发病,3例双侧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偏侧肢体肌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多饮多尿、性早熟、颅内高压、发音障碍、吞咽功能障碍。30例患者血清与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均正常,其中8例患者血清与脑脊液肿瘤标志物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均正常,11例患者血清β-HCG正常但脑脊液β-HCG轻度升高,11例患者血清与脑脊液β-HCG均轻度升高。影像学检查共发现33个病灶,病灶形态不规则,其中片状病灶15个(45.5%)、斑片状病灶10个(30.3%)、类圆形高密度病灶8个(24.2%),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肿瘤多呈明显高密度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肿瘤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瘤周水肿轻,伴有半球萎缩、大脑脚萎缩、钙化、囊变、脑室扩张、华勒氏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增强扫描肿瘤呈无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结论:儿童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主要发病年龄为10岁左右,男性占绝对优势,其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二者结合有利于提高儿童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水平。
王书磊高阳旭张宏武杨海波李辉李宇沈笠雪姚红新
关键词:生殖细胞瘤肿瘤标志物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胎儿病理性小肠扩张的预测指标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胎儿病理性小肠扩张的超声预测指标,为产前咨询提供指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胎儿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胎儿小肠扩张并有完整随访结局的52例单胎孕妇纳入研究,根据新生儿是否存在肠道异常将患者分为肠道异常组和肠道正常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和产前超声征象的差异,并利用ROC曲线分析肠管宽度对胎儿病理性小肠扩张的预测价值。结果 52例新生儿中,19例新生儿存在异常(其中小肠闭锁13例、小肠扭转3例、空肠隔膜2例、肠套叠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肠道异常组的产前小肠宽度显著大于肠道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以16.7 mm作为判断小肠扩张预后的临界值时,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4.2%、93.9%、88.9%、91.2%和90.4%。结论胎儿小肠宽度大于16.7 mm对病理性小肠扩张的预测价值较高。
刘石萍高阳旭张潇潇孙瑜孙笑
关键词:胎儿肠管扩张超声检查
单中心婴儿型纤维肉瘤六例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例婴儿型纤维肉瘤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结局,为国内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9月—2018年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病房共收治6例婴儿型纤维肉瘤患儿。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起病部位、病理和ETV6-NTRK3融合基因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疾病分期和治疗方案、化疗效果评估及随访。结果6例患儿起病年龄均<2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5∶1),原发部位多见于四肢(4/6)。2例患儿检测ETV6-NTRK3融合基因均为阳性。疾病分期:横纹肌肉瘤研究协作组(IRS)Ⅰ期2例、IRSⅡ期2例、IRSⅢ期1例、IRSⅣ期1例。2例行初次手术及术后化疗,其中1例行联合放疗;4例行辅助化疗并延期手术。2例直接行手术切除肿物,其余4例术前化疗全部有效,肿瘤体积缩小66%~93%。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2月,随访中位时间35个月(13~77个月),6例患儿均无病生存。结论婴儿型纤维肉瘤总体预后良好。保守手术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初次手术无法完整切除肿瘤时应行辅助化疗并延期手术。辅助化疗联合保守手术治疗安全有效且能保留受累肢体功能及外形。
李硕赵卫红华瑛高阳旭孙青谢瑶吴鹏辉卢新天
关键词:保守手术
下丘脑错构瘤所致癫痫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下丘脑错构瘤患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从而为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0例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下丘脑错构瘤患儿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效果。17例患儿Ⅰ期行右额开颅,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窿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2例联合经纵裂终板入路行分期手术,1例经翼点入路切除垂体柄后方错构瘤。结果全切除11例,近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3例。所有患儿术后癫痫发作均消失,Engel分级均达到Ⅰ级。术后出现一过性高热12例,短暂性记忆缺陷1例,多尿3例,高钠血症1例,10例出现低钠血症(其中3例出现低钠抽搐),2例患儿出现多食。结论对于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下丘脑错构瘤患儿,早期采用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张宏武刘宝富高阳旭沈笠雪姚红新
关键词:错构瘤神经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
小儿脊髓脊膜膨出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类型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脊髓脊膜膨出患儿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类型,完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的69例脊髓脊膜膨出患儿。术前均行脊柱磁共振(MRI)检查,头部采用B超、CT、MRI或联合以上2种方法检查。手术常规于显微镜下行膨出包块切除、椎管探查、脊髓栓系松解、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并对比MRI所见与术中探查所见。结果术前脊柱MRI检查发现合并圆锥低位59例,脊髓空洞24例,脊髓中央管轻度扩张20例,脊髓纵裂畸形14例,椎管内囊肿、椎管内胎肪瘤各6例。头部影像诊断脑积水19例,其中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5例。术中发现合并脊髓纵裂畸形17例,椎管内脂肪瘤8例,椎管内囊肿6例,1例椎管内畸胎瘤。合并脑积水的患儿均发现有脊髓中央管扩张或脊髓空洞,61例(占88.4%)病例合并1种以上其他畸形。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71个月,平均23.8个月。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新症状。结论脊髓脊膜膨出通常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畸形,术前行全脑及全脊髓影像检查很重要,同时术中应仔细探查,避免遗漏病变。
张宏武刘宝富高阳旭李辉姚红新
关键词:脊髓脊膜膨出合并症
小儿小肠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2013年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近年才正式命名的一类低度恶性肿瘤的总称,各部位均可发病,儿童少见,易形成过度治疗。我院于2012年1月收治了1例少见原发小肠IMT,现报告如下。
高阳旭农琳张宏武刘宝富贾钧姚红新
关键词:小肠病理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