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幼红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具身学习视角下乡土资源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外在表现与内在修养的综合。近年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研究热点,但从综合“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角度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不多。本文以具身认知理论为研究视角,基于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具身体验,利用乡土地理情境,增强学生身心与环境的交互,探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 梅琳高青魏幼红
- 关键词:乡土地理
- 明清时期鄱阳湖地区城镇地理初探
- 该文主要探讨明清时期江西鄱阳湖地区城镇兴起、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影响城镇经济发展的诸因素.全文共四章.第一章,介绍鄱阳湖地区城镇发展的自然地理基础和历史人文环境.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政区...
- 魏幼红
- 关键词:明清时期市场经济
- 文献传递
- 《禹贡》“黑水”地望研究综述被引量:4
- 2002年
- 魏幼红
- 关键词:《禹贡》民族学
- 明清时期江西城市的形态与地域结构
- 魏幼红
- 关键词: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明清时代
- 官绅之间:试论明清时期江西府县城的“城门事件”——以吉安府城南门改建为中心被引量:2
- 2006年
- 明清时期,府、州、县城池的修建和城门位置的设计一般都是由官方决定的,并且在决策过程中贯彻的是与官方统治理念相符的建筑思想。但在江西,受地方风水文化观念的影响,以儒生为代表的地方绅士以“挹文风”为由,纷纷干预城门位置的设定,一致要求在府学或县学前必须开一城门。而吉安府城的绅士为了坚持按照他们的意见改建城南门,甚至不惜运用政治影响力,与地方官员发生侧面冲突。由此,官方以礼制为基础的筑城思想与地方社会偏信风水的文化观念存在明显差距,他们之间的争执某种程度上是社会文化权力与国家政治权力之间的争夺。
- 魏幼红
- 关键词:官绅
- 人类与疫灾抗争的重要历史见证与经验借鉴——《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评介被引量:1
- 2020年
-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波及全球,全世界陷入了一场巨大的灾难,直至现在,疫情仍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在这场人类与新冠病毒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抗疫的英勇无畏和大智慧,充分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地对其展开调查分析与科学研究,除了研究如何预防疫情扩散和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之外,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问题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产生,它于何时何地首次出现,何时开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从自然界传染给人类之前有没有中间宿主,以及新冠病毒为何能如此快速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等问题,并试图从以往的公共突发事件中寻找相关的解决途径和经验借鉴。
- 曾群曾群魏幼红
- 关键词:历史见证公共突发事件疫灾史料汇编肺炎患者
- 基于社会记忆符号系统的古村镇类型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 社会记忆是依附于一定社会群体产生的一种趋同性的社会文化符号。本研究利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分析方法,将社会记忆的符形分解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大类,构建“符号体——因子层——属性脉”三维层次的社会记忆符号系统。基于中国传统...
- 胡娟龚胜生魏幼红李孜沫谭悦
- 关键词:古村镇社会记忆
- 明代地方城市的“坊”——以江西省府、县城为中心被引量:11
- 2006年
- 本文主要论述唐宋坊市制崩溃以后,明代地方城市中“坊”之情形。明代地方志所记之“坊”,有牌坊、街坊、乡坊和坊图四种不同涵义。牌坊为旌表建筑物,街坊为居民居住区,乡坊之“坊”是人文地理概念,指城内外一定地理区域,坊图之“坊”等同于里、图。作为“地域实体”的街坊,其形态已不同于唐宋时期的坊市,表现为开放式的条形街区,而不是封闭的方形区域;城外街区亦得称“坊”;坊的数目增多,其规模较小。街坊与城市里甲密切相关,是城市里图区划的基本依据。
- 魏幼红
- 关键词:明代
- 山西省古村落的空间分布与演化研究被引量:73
- 2017年
- 以山西省303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名村和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时间断面方法、历史文献分析方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空间分布与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古村落的形成与区域开发进程密切相关,宋代以前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晋南,宋元时期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晋中,明清时期形成的仍以晋中为主但晋北比重明显上升,整个历史时期总体上有由南向北推进的时序。山西古村落具有"聚盆、近水、沿边、偏中南"的空间分布特征,63.70%分布于盆地地区,67.66%分布于距河流10 km的地域,50.50%分布于省界四边的县域,晋中、晋南又分别集中了41.58%和43.89%。山西古村落主要有农耕、商贸、军事、工矿4种类型,农耕型和商贸型的分布由晋南向晋北递减,军事型的分布由晋北向晋南递减,工矿型集中分布于晋南。303个古村落中,46.53%在历史时期发生过转型,转型主要发生在明清时期,转型方式主要是农耕型转商贸型、军事型、工矿型以及军事型转商贸型、农耕型。总之,山西古村落的时空演化揭示了其由晋南向晋北、由平原向山区、由中原向塞外的区域开发过程。
- 龚胜生李孜沫胡娟魏幼红
- 关键词:古村落
- 明清时期南昌城市地理的初步考察
- 南昌城始筑于西汉初,《水经注·赣水篇》云:“赣水又北迳南昌县故城西,于春秋属楚,即令尹子荡师于豫章者也。秦以为庐江南部。汉高祖六年,始命灌婴定豫章,置南昌县,以为豫章郡治,此即灌婴所筑也”。汉豫章郡城(即南昌县城),一般...
- 魏幼红
- 关键词:明清时期城市地理城市社会空间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