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汉杰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5篇护理
  • 4篇恢复室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2篇转运
  • 2篇麻醉恢复
  • 2篇麻醉恢复室
  • 1篇地佐辛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应激反应
  • 1篇用药量
  • 1篇院内转运
  • 1篇镇痛
  • 1篇舒芬太尼
  • 1篇术后患者
  • 1篇术后苏醒
  • 1篇苏醒
  • 1篇腔镜手术

机构

  • 7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湖北省新华医...

作者

  • 7篇鲁汉杰
  • 3篇张穗
  • 3篇黄蓉
  • 2篇朱玉娇
  • 2篇李小亮
  • 1篇杨丽
  • 1篇刘艳
  • 1篇王美芳
  • 1篇孟迎丽
  • 1篇段玮

传媒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第17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开腹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及护理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开腹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拟进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舒芬太尼组(S组)、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每组各20例。比较3种药物对患者术后3 h、6 h、12 h、24 h、48 h的镇痛、镇静效果;记录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评价3组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术后6h、12h、24h、48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DS组和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2组均显著低于D组(P<0.05)。DS组镇痛满意度高于D组和S组(P<0.05)。D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D组和S组(P<0.05)。结论地佐辛和舒芬太尼联合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时,其镇痛效果优于各自单独用药,且副反应发生率更低;护理人员在术前、术后加强镇痛效果宣教,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可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鲁汉杰张穗李小亮黄蓉朱玉娇王美芳
关键词:地佐辛舒芬太尼腹部手术自控静脉镇痛护理
循证护理在后腹膜腹腔镜手术后麻醉科恢复室的应用
探讨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后腹膜腹腔镜手术后麻醉科恢复室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泌尿外科手术60例,随机将后腹膜开放性手术为实验组和后腹膜腹腔镜手术为循证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循证组应用循证思...
鲁汉杰
短小全麻手术1831例麻醉恢复期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短小全麻具有起效快、不插管、用药量少、术后苏醒快等优点。2007年2月~2008年2月,我们对1 831例患者行短小全麻手术,术后给予精心麻醉恢复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段玮鲁汉杰黄蓉
关键词:恢复期护理全麻手术麻醉术后苏醒不插管用药量
规范流程在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规范流程在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安全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规范转运流程对2 797例院内转运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结果:本组患者转运途中发生输液针脱落5例、堵塞4例,导尿管脱落2例,呼吸道梗阻6例,低氧血症22例,血压升高12例、下降4例,呕吐5例,躁动18例,寒战4例,经及时处理,均被平稳护送至病房。结论:运用规范转运流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安全护理,能保证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安全,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手术周转率,提高护理质量。
鲁汉杰张穗
关键词:院内转运麻醉恢复室安全护理
探讨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安全转运
院内转运是麻醉恢复室(PICU)患者停留的最后程序。近年来,外科手术量增加,PICU患者多、急、危、重、杂等特点,停留短暂,周转性快,导致转运患者增多,时间短,转运过程中风险性很高,易发生各种意外。本文分析了2011年1...
鲁汉杰
文献传递
麻醉诱导室的护理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室的护理配合及管理。方法纳入研究467例的麻醉诱导患者,配备完善的仪器设备、专科护士的培训、成立麻醉诱导护理小组,从通知时间、入室期、麻醉期、出室期进行护理配合并总结建立麻醉诱导的管理方法。结果入手术间手术延迟4例,入手术间交接漏项5例,麻醉配合不妥2例,诱导后觉醒2例,搬动体位胸闷1例行护理干预后均顺利入手术间手术。结论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保证了麻醉诱导室患者的安全,缩短了手术接台的衔接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鲁汉杰刘艳孟迎丽朱玉娇
关键词:护理
麻醉后恢复室术后患者应激反应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麻醉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应激反应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5年1-3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收治的择期全身麻醉术后入PACU有应激反应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借助NVivo 8.0统计软件,根据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PACU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应激反应的真实体验可归纳为6个主题:(1)身体感受到全身麻醉术后的各种应激源;(2)无法口述症状的恐惧感;(3)重复求证的困惑感;(4)感慨无记忆性的手术过程;(5)渴望获得舒适;(6)逐步适应角色改变。结论医护人员应评估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应激风险,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并实施个性化的麻醉复苏护理方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鲁汉杰张穗黄蓉杨丽李小亮
关键词:麻醉后恢复室应激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