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燕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预防性应用硫培非格司亭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P方案化疗中的价值探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硫培非格司亭对非小细胞肺癌TP方案化疗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TP化疗方案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组(PEG-rhG-CSF组)和硫培非格司亭组,各42例。PEG-rhG-CSF组患者于化疗后48 h给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硫培非格司亭组患者于化疗后48 h给予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2组患者均用药至白细胞计数>10×109/L。比较2组化疗后第1、3、5、10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及程度、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第1、3天,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5、10天,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且硫培非格司亭组白细胞计数低于PEG-rhG-CSF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PEG-rhG-CSF组(P<0.01)。硫培非格司亭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短于PEG-rhG-CSF组(P<0.01),硫培非格司亭组中性粒细胞减少3~4度发生率低于PEG-rhG-CSF组(57.14%vs.19.05%,χ^(2)=12.923,P<0.01);硫培非格司亭组生理、社会与家庭、功能、情感、附加关注评分及FACT-L总分高于PEG-rhG-CSF组(P<0.01)。PEG-rhG-CSF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5.71%(15/42),硫培非格司亭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95%(13/42),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4,P=0.643)。结论TP方案化疗结束后预防性用硫培非格司亭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其可有效缩短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 黄小燕薛小燕巫莉萍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 预配制氯化钾注射液稳定性研究
- 2021年
- 目的:观察氯化钾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四种常用输液液体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目测法观察溶液的外观;采用酸度计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31中的相关规定进行pH值的测定;依据通则0903进行不溶性微粒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氯化钾含量测定;采用鳖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并行无菌检查。结果:通过目测法观察溶液均为无色澄清液体;供试品溶液在48 h内pH值基本无明显变化,符合要求;不溶性微粒48 h内也符合规定;供试品溶液的氯化钾含量在48 h内均保持在100%~105%,基本稳定。供试品溶液在配伍后0,24,48 h的细菌内毒素和无菌检查均符合相关规定,配伍稳定。结论:预配制的氯化钾注射液经各项检查均符合相关规定,表明其稳定性良好,保障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 何勇王丽芳王嵘娟廖剑桥黄小燕杨鹏吴江
- 关键词:氯化钾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无菌检查配伍研究
- JCI标准下FOCUS-PDCA法提高静配中心药师服务能力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FOCUS-PDCA法提高静配中心药师服务能力的效果。方法:通过实施运用FOCUSPDCA法后,分析实施前(2018年10月~2019年3月)和实施后(2019年4~9月)34名药师的专业技能测试得分、错误医嘱审出率和调配差错率情况。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实施前后医、护对药师满意度差异。结果:实施后静配中心药师分别在审方技能和应急处置技能得分、错误医嘱审出率和调配差错率情况及医、护对药师的满意度方面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JCI标准下运用FOCUS-PDCA法,可以提高静配中心药师的服务能力。
- 黄小燕
- 关键词:JCI药师
- 临床干预对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的干预效果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临床干预对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的干预效果。方法赣州市人民医院于2017年加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床干预管理,选取本院2016年(干预前)12 836条医嘱及2017年1—9月(干预后)10 652条医嘱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溶媒选择不当、给药频次不当、剂量不当、浓度不当、配伍不合理、其他不合理医嘱及总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临床干预可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发生率,提高静脉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
- 李琳王嵘娟钟文辉黄小燕徐丽丽
-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干预效果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安全防范
- 2016年
- 通过对我院2014年5月~11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错误进行分析,查找缺陷,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加以实施。
- 王嵘娟钟文辉李琳黄小燕谢芳芳陈文菁
- 关键词:静脉药物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比较
- 2022年
- 目的比较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1组22例和观察2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3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实验室指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许氏记忆量表(SMS)、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并观察3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P值均<0.05)。治疗4个疗程后,3组IL-6、CRP、TNF-α水平及观察1组、观察2组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2组IL-1β、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3组SOD水平高于治疗前,MD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2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3组SMS评分及观察2组HD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2组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2组MMSE评分及3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2组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1)。观察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鼠神经生长因子相比,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可更有效地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痴呆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记忆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 黄小燕薛小燕吴至武巫莉萍吴坚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鼠神经生长因子疗效比较研究
-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分析
- 2016年
- 近年来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使医院感染发生率不断提高,抗菌药物滥用、不合理使用成为临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会产生细菌耐药性,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成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难点。所以,临床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不仅会减少由于抗菌药物使用所引起的病原菌耐药性,而且可以有效降低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 李琳黄小燕
- 关键词:抗菌药物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探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发现的1340条不合理临床用药医嘱进行分析.结果 常见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溶媒选择不当、载体量过少、配伍不当、给药方式不合理等.结论 明确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并及时给予纠正,可有效提高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减少或预防临床用药不合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黄小燕李琳
-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
- 青蒿素类抗疟药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9年
- 黄小燕
- 关键词:青蒿素类抗疟药青蒿素类药物药学工作者红细胞内期菊科植物
- 注射液亚叶酸钙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究注射液亚叶酸钙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选取注射液亚叶酸钙100 mg(3支),另选取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与之配伍,于室温光照或避光条件下分别对0、6、12、24、48 h的配伍液进行观察,检测pH值的变化及不溶性微粒数。结果注射液亚叶酸钙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pH值在48 h内未发生较大改变,RSD<2.0%。在光照及避光条件下,注射液亚叶酸钙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不溶性微粒粒数在0 h内≥10的粒数最多,且随着时间推移,数量均有所减少。0 h时葡萄糖注射液中亚叶酸钙含量为100.0%,光照条件下葡萄糖注射液中亚叶酸钙含量下降幅度大于避光条件。结论注射液亚叶酸钙与葡萄糖配伍相对稳定,但在光照条件下会影响两者的配伍稳定性,应在避光条件下保存并尽快使用。
- 黄小燕
- 关键词: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