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培玮
- 作品数:119 被引量:444H指数:12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一种精准计量式生物医学研究用配药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准计量式生物医学研究用配药装置,包括固定腔,所述固定腔顶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一螺旋杆以及两个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设置在两个第二螺旋杆之间,所述第一螺旋杆底部固定设置有主动...
- 郭隽馥任平陈文娜李乡南张林丛培玮王奡陈胡蓉张越时郭胜男
- 脾气虚证模型小鼠骨髓CD_(34)^+与血清SCF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通过研究脾气虚模型小鼠造血干细胞因子对红系造血系统的作用,为中医脾统血提供实验学依据。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脾气虚证小鼠模型,运用血细胞计数板镜下计数外周全血细胞数,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骨髓CD34+及ELISA法检测血清SCF含量,HE染色观察胸腺、脾组织的形态改变。结果:脾气虚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外周血象有明显下降,骨髓CD34+与血清SCF的含量也明显降低。结论:脾气虚证小鼠骨髓CD34+与血清SCF的含量明显降低,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丛培玮尚冰史冰洁许南阳王铎王蕊芳
- 关键词:脾气虚CD34+SCF
- 肺气虚模型大鼠介导TNF-α-MAPK信号途径对肾AQ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通过观测肺气虚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肾组织水通道蛋白2(AQP2),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和核因子-κB(NF-κBp65)表达的变化,探讨中医藏象中肺与肾在水液代谢之间关系的现代科学内涵。方法:将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含量、Western法检测肾组织AQP2、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p38MAPK和NF-κB p65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中TNF-α含量升高,肾组织AQP2、p38MAPK和NF-κB p65表达上调(P<0.01)。结论:肺气虚状态下肾组织AQP2表达变化可能是通过TNF-α-MAPK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
- 丛培玮尚冰王哲马贤德陈文娜曹阳王德山
- 关键词:肺气虚水通道蛋白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核因子-ΚB
- 对脾虚大鼠模型建立模糊数学评价体系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应用模糊数学模式识别方法对脾虚证动物模型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计算出每个评价对象的造模程度隶属度值,对评价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进而评判模型是否达到要求。
- 尚冰丛培玮王蕊芳王铎史冰洁许南阳
- 关键词:脾虚
- 易水学派对脾胃学之病因病机学思想的探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易水学派是中医学术流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以探讨脏腑虚损病机为主要课题,善以补益法调治内伤病的一支流派。特别是对脾胃病的认识尤为深刻,创立并且丰富、发展了脾胃学说,最先倡导此方法的是金代易州名医张元素。张氏对脾脏病虚实寒热病机指出“脾病则舌强不嗜食,呕逆、四肢缓;
- 尚冰丛培玮
- 关键词:易水学派脾胃学说病因病机
- 一种强迫小动物游泳实验装置
- 一种强迫小动物游泳实验装置,包括箱体和交叉隔板。交叉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箱体为透明箱体,箱体上表面有上开口。第一隔板开设第一插槽,第一插槽为矩形槽,第一插槽的横边位于第一隔板的上边缘,第一插槽的纵边长度为第一隔板...
- 王艳杰刘慧慧冯晓帆郭隽馥赵丹玉丛培玮崔勇王德山陈锐
- 一种恒温恒湿百级层流洁净度的细胞培养一体操作台
-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培养生物实验超净工作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恒温恒湿百级层流洁净度的细胞培养一体操作台,其包括:操作台主体和除尘机构、操作台主体其顶部连接有气管接口;除尘机构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主体顶部,并与所述气管接口连通...
- 丛培玮尚冰李庆胜曾静静赵丹玉冯晓帆王艳杰张林郭胜男李宝坤
- 《基础医学实验仪器》教学改革初探
- 2014年
- 现代医学实验仪器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检验、治疗及医学科学研究中,加强医学生《基础医学实验仪器》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基础医学实验仪器》课程的特点,结合2009年课程开设5年来的教学体会,在实践、理论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设置、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 曲静刘丽丛培玮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通过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教与学创新模式的转变。本文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为例,雨课堂微信公众号为平台,探讨微课与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双重变革,深入微课对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推动学校教育教与学的课堂结构变革,为我国的微课建设和翻转课堂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 张丽娜李乡南丛培玮刘鹏
- 关键词:实验教学
- 基于FPN1探讨桦褐孔菌醇提物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基于铁离子转运蛋白中膜铁转运蛋白(FPN)1研究桦褐孔菌(IO)醇提物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IO醇提物抗肿瘤活性,比色法检测Fe^(2+)浓度;应用数据库、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分析FPN1和二价金属转运蛋白(DMT)1在结肠癌中的分布情况;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IO醇提物干预后FPN1和DMT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过表达和沉默ht29结肠癌细胞的FPN1,IO醇提物干预后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检测FPN1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活性氧(ROS)等因子水平。结果IO醇提物可降低结肠癌细胞活性,改变结肠癌细胞Fe^(2+)浓度;数据库挖掘、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检测出在结肠癌组织FPN1蛋白明显低表达,DMT1蛋白明显高表达(P<0.05)。IO醇提物作用后,FPN1 mRNA和蛋白表达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DMT1 mRNA及蛋白用药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过表达及沉默FPN1,加入IO醇提物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内FPN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铁调素(Hepcidin)、ROS浓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IO醇提物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对FPN1有靶向性,可能成为治疗结肠癌的新药。
- 王蔚陈文娜王奡王丹丛培玮张越时郭胜男张佳佳
- 关键词:铁离子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