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旭

作品数:97 被引量:509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5篇肝炎
  • 49篇病毒
  • 39篇肝炎病毒
  • 35篇细胞
  • 23篇乙型
  • 23篇基因
  • 23篇丙型
  • 23篇丙型肝炎
  • 21篇乙型肝炎
  • 14篇乙型肝炎病毒
  • 14篇慢性
  • 13篇丙型肝炎病毒
  • 10篇抗原
  • 9篇丁型
  • 9篇丁型肝炎
  • 9篇丁型肝炎病毒
  • 9篇肝炎患者
  • 8篇干扰素
  • 7篇慢性乙型
  • 7篇慢性乙型肝炎

机构

  • 75篇北京大学
  • 12篇中国预防医学...
  • 5篇北京大学肝病...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徐州医学院附...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邮电总医院
  • 3篇徐州市中心医...
  • 2篇北华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传染病...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97篇丛旭
  • 71篇魏来
  • 43篇费然
  • 32篇陈红松
  • 27篇王宇
  • 23篇蒋栋
  • 12篇潘孝本
  • 12篇詹美云
  • 12篇高燕
  • 11篇刘峰
  • 10篇谭文杰
  • 9篇李若冰
  • 9篇哈明昊
  • 8篇韩进超
  • 8篇秦兆习
  • 7篇苗季
  • 7篇封波
  • 6篇陈慰峰
  • 6篇许军
  • 6篇贾因棠

传媒

  • 13篇中华肝脏病杂...
  • 10篇中华实验和临...
  • 10篇病毒学报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15篇2005
  • 6篇2004
  • 13篇2003
  • 8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型肝炎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表达具有野生起点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RdRp)并研究其聚合活性 ,分析其是否具有逆转录酶活性。方法 构建截短的具有野生起点的HCVRdRp表达质粒 ,观察不同诱导温度对表达产物可溶性的影响。以多聚腺苷为模板 ,分别观察在寡聚脱氧胸苷和寡聚尿苷引导下RNA的合成。以互补引物模板评价所表达的HCVRdRp的逆转录酶活性。 结果 在 16°C诱导温度条件下获得截短具有野生起点的HCVRdRp的可溶性表达。在聚合反应体系中同时具有引物与模板时 ,获得RNA链的合成 ,多聚核苷为引物的聚合效率明显高于以多聚脱氧核苷为引物的聚合效率。在表达的HCVRdRp指导下 ,脱氧核苷掺入到互补引物模板体系中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10聚的互补引物 /模板延伸为 13聚的产物 ,但不能延长至 14聚。结论 获得可溶性的HCVRdRp表达 ,具有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及有限的逆转录酶活性。其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有一定的引物依赖性。
魏来秦兆习哈明昊陈红松丛旭费然王宇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RNA聚合酶大肠埃希菌
大鼠部分肝移植后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大鼠部分肝移植后骨髓干细胞动员的情况。方法建立大鼠性别交叉部分肝移植模型,分为部分肝移植组、全肝移植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与术后1、3、5、7 d取标本。用流式细胞法检测骨髓中干细胞标记的细胞群体的数量变化,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移植肝脏内Y染色体特异的Sry基因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肝脏内干细胞标志CD34,c-kit和Thy-1.1的表达。结果与全肝移植组相比, 部分肝移植组术后第1天,骨髓细胞中,β2微球蛋白(β2m)/Thy-1.1+,CD45+/CD34+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然后呈递减趋势。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汇管区和炎性灶周围可见CD34、c-kit和Thy-1.1单个核细胞表达,并于第5至7天后减少。同时免疫组织化学双染可检出CD34+/CD45+细胞。全肝移植组汇管区CD34、c-kit和Thy-1.1表达较少,假手术组CD34、c-kit和Thy-1.1偶见表达。在部分肝移植物可检出Sry+细胞,但Srg+/CD34+,Sry+/Thy-1.1+细胞较少。全肝移植组Sry+偶见。结论部分肝移植中,骨髓源性的干细胞发生动员,同时肝内有干细胞被激活,其中外源性干细胞较少。
刘峰魏来陈国栋潘孝本丛旭费然
关键词:干细胞动员肝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肝移植模型CD34^+THY-1
DMSO促进HepG2细胞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核心蛋白入核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DMSO诱导处理的HepG2细胞被HBV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epG2分为DMSO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用添加或不添加2%DMSO的DMEM培养基培养4 d.将HBV病毒颗粒(1000拷贝/细胞)加入培养基中于37℃感染12h.以蛋白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染色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BcAg在细胞内的定位.选择性PCR检测HBV cccDNA,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对照组HepG2细胞在感染HBV阳性血清后,HBcAg在细胞质内分布,核内呈阴性,至感染后2 d细胞内核心蛋白消失,未检出明显的cccDNA信号.2%DMSO处理后的HepG2细胞感染后12 h细胞质内HBc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后24 h HBcAg在核周浓集.在感染后24 h和48 h核内HBcAg明显增高,且cccDNA结果阳性.流式分析结果显示DMSO处理后处于G_1/G_0和G_2/M期的HepG2比例升高,处于有丝分裂期的HepG2细胞内HBcAg弥散分布于全细胞.结论:HepG2细胞感染HBV后核心颗粒不能穿过核孔携带HBV DNA进入细胞核可能是其抵制HBV感染的重要原因.DMSO可促进HBV核心颗粒进入细胞核而有助于感染.
潘孝本韩进超魏来高燕丛旭
关键词:HEPG2乙型肝炎病毒DMSO蛋白免疫印迹
新疆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类型的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型特异性引物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新疆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HBV基因型并探讨与临床类型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徐红张跃新肖琳鲁晓擘魏来丛旭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汉族人群HBV基因型
中国南北两城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型的构成差异被引量:32
2003年
目的对我国南北两城市530份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进行血清型和基因型分型,以了解HBV基因型和血清型分布的特点和差异。方法 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广东省廉江市530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进行HBV DNA基因扩增,并对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分析HBV血清亚型和基因型。结果 哈尔滨和廉江市HBV血清型以adrq为最多,分别为87.2%和73.5%,其次为adw2,分别为12.0%和25.7%,其分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两市HBV基因型均以C型为主,分别为87.8%,73.2%,其次为B型,分别为12.2%和26.1%,其分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在廉江市仅有1例D型,1例B、C混合型。结论我国南北两城市HBV血清亚型和基因型的构成较为单纯,均只有两个类型,其比例构成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许军王齐欣范春蕾蒋栋李若冰丛旭费然陈红松魏来王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血清型HBV核苷酸
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评价一种新研制的DNA微阵列芯片HBV基因型耐药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224份CHB患者血清标本,提取HBV DNA,应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和直接测序法平行检测HBV逆转录酶区(rt区)位点rtL180、rtA181、rtM204和rtN236的耐药突变.对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克隆测序,以验证检测的准确性.结果 芯片法和直接测序法均成功检测224份标本全部896个位点的耐药基因型,214份标本结果完全一致,其中82份检测到突变,132份为野生型HBV.2种方法检测HBV耐药突变结果的完全符合率为95.5%(214/224).其余10份标本只用芯片法检测到突变:2份rtL180M突变、2份rtA181V突变、3份rtM204I突变、2份rtM204V突变、1份rtN236T突变,但是直接测序未检测到相应突变.包含突变序列的克隆所占比例为5.0%~15.0%.经克隆测序验证结果与芯片法完全一致.结论 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HBV耐药突变与直接测序法相比符合率高,并可检出低比例耐药突变毒株,有助于早期提示耐药的发生.
杨瑞锋杜绍财丛旭马慧魏来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是否诱导特异性T细胞应答。方法(1)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急性乙型肝炎痊愈组、健康志愿者组,分离各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检测其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表位多肽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18-27的记忆性免疫应答;(2)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将负载有乙型肝炎抗原表位多肽的DC诱导特异的T细胞应答。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检测诱导的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诱导的T细胞杀伤活性。结果(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对HBcAg 18-27 CTL特异表位多肽存在记忆的免疫应答,其分泌干扰素-γ的CD8+T细胞占CD8+T细胞总数的(4.3±2.5)%,分泌白细胞介素-2的占总细胞数的(4.8±2.2)%,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占总细胞数的(4.6±2.3)%。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对其记忆应答很低,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为2.508-3.305,P<0.05。(2)用多肽共孵育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多次诱导的T细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加肽孵育的靶细胞比例为30:1、10:1、3:1时,其杀伤率分别为(57.0±20.3)%、(49.5±20.2)%、(21.8±12.9)%,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可以诱导特异的T?
李若冰陈红松谢尧费然丛旭范春蕾王松霞魏来王宇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
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检测HLA-A~*02个体CD8^+T细胞的免疫应答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 (ICCS)检测不同HLA A 0 2个体的CD8+ T细胞对流感病毒多肽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 :采用SSP法确定HLA A 0 2亚型 ;分离HLA A 0 2个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与流感病毒特异的HLA A 0 2 0 1限制性CTL表位多肽 (IMP5 8 6 6 ,GILGFVFTL)孵育 ,ICCS检测CD8+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 γ、IL 2和TNF α。结果 :发现HLA A 0 2不同亚型的人PBMC对流感病毒多肽均具有记忆性免疫应答。结论 :①ICCS方法可特异性定量检测T细胞活化状态 ;②HLA A 0 2人群中普遍存在对IMP5 8 6 6多肽的记忆性免疫应答 ;③对于HLA A 0 2 0 1限制性多肽 ,与其它不同HLA A 0 2亚型间存在交叉反应性。
李若冰陈红松李丹费然丛旭范春蕾魏来王宇
关键词:细胞因子免疫应答
G-CSF动员干细胞促进了大鼠部分肝移植物的肝再生
目的探讨性别交叉(雌性SD→雄性SD大鼠)的大鼠50%部分肝移植后,G-CSF动员的自体骨髓源性干细胞是否会参与肝再生,减轻肝损伤。方法建立50%性别交叉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动员组:术后3h,G-CSF10μg/kg/d...
刘峰魏来陈国栋潘孝本蒋栋丛旭费然
文献传递
经输血传播病毒(TTV)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感染状况及基因分析被引量:41
1998年
目的研究我国血液透析患者人群中经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感染及基因变异状况。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半巢式 PCR 方法对北京市2所综合性大医院50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标本进行 TTV DNA 的检测并将产物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经过半巢式 PCR 检测,血透患者 TTV DNA 阳性率为14%。对其中4例标本中分离出的TTV 270个碱基核酸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基因同源性为99.1%~100%,推测的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与国外报道的日本株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88.3%~97.8%,推测的编码氨基酸同源性为96.1%~98.7%。TTV 阳性与阴性组转氨酶升高的患者比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我国血透患者中存在较严重的 TTV 感染,其病毒部分基因及推测编码蛋白十分保守,但与日本所报道的 TTV 毒株有明显差别。未见 TTV 感染与转氨酶升高密切相关的证据。
陈红松丛旭王宇
关键词:血液透析基因分析病毒输血传播病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