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松

作品数:122 被引量:645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1篇细胞
  • 50篇肝炎
  • 37篇病毒
  • 31篇肝炎病毒
  • 30篇乙型
  • 29篇基因
  • 28篇乙型肝炎
  • 28篇肝癌
  • 20篇慢性
  • 19篇肿瘤
  • 19篇抗原
  • 18篇免疫
  • 17篇乙型肝炎病毒
  • 17篇肝细胞
  • 17篇丙型
  • 17篇丙型肝炎
  • 13篇慢性乙型
  • 12篇细胞癌
  • 12篇慢性乙型肝炎
  • 12篇免疫应答

机构

  • 114篇北京大学
  • 14篇北京大学肝病...
  • 8篇桂林医学院附...
  • 7篇北京大学第一...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桂林医学院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北华大学
  • 3篇江苏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徐州医学院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22篇陈红松
  • 64篇魏来
  • 41篇费然
  • 32篇丛旭
  • 31篇王宇
  • 22篇谢兴旺
  • 21篇张恒辉
  • 20篇蒋栋
  • 12篇李若冰
  • 12篇梅铭惠
  • 12篇高燕
  • 9篇饶慧瑛
  • 9篇刘峰
  • 9篇王雪艳
  • 8篇王松霞
  • 8篇王齐欣
  • 7篇徐小元
  • 7篇覃理灵
  • 7篇范春蕾
  • 7篇哈明昊

传媒

  • 20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世界华人消化...
  • 6篇中华实验和临...
  • 5篇山东医药
  • 5篇免疫学杂志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肝脏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病毒学报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中国临床新医...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1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1篇2005
  • 5篇2004
  • 16篇2003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免疫微环境与肝癌联合免疫治疗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治愈率低、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在中国,肝细胞癌多数起源于慢性感染,如HBV或HCV相关肝癌。慢性肝炎到肝细胞癌的转变过程,伴随着肝脏局部免疫环境的改变,即从炎症微环境到肿瘤微环境...
陈红松
PKH26荧光标记大鼠内皮祖细胞在慢性损伤肝内迁移示踪
2009年
背景:课题组早期研究发现门静脉回输内皮祖细胞可以改善肝纤维化,但是将其应用于临床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回输路径、细胞的分布情况等。目的:探讨PKH26荧光标记的大鼠内皮祖细胞在慢性肝损伤肝内迁移过程中的示踪。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实验,于2008-08/2009-02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完成。材料:SPF级健康成年SD大鼠100只,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红色荧光染料PKH26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取16只大鼠,贴壁法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并行PKH26体外标记。实验设立3组:正常对照组4只大鼠,不进行任何干预;二甲基亚硝胺组40只大鼠,通过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10mg/kg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四氯化碳组40只大鼠,通过四氯化碳/橄榄油灌胃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二甲基亚硝胺组、四氯化碳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入1mLPKH26标记的内皮祖细胞悬液(1×106个细胞)。主要观察指标:PKH26标记率和细胞存活率,通过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损伤肝内内皮祖细胞的迁移及CD31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PKH26标记的内皮祖细胞阳性率为99%,荧光显微观察发现锥虫蓝染色后PKH26标记细胞存活率均>90%。输注1d后,两种慢性肝损伤模型中的肝内均可见PKH26标记阳性的细胞出现在肝小叶内,并且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增加。PKH26标记阳性的细胞主要存在于沿纤维分布的血管内皮和肝小叶内的窦内皮,且血管内皮可见CD31/PK26双阳性细胞。结论:PKH26可以在体外成功标记大鼠内皮祖细胞,并在损伤肝内示踪。
刘峰刘志达武楠丛旭费然陈红松魏来
关键词:PKH26内皮祖细胞示踪
骨髓干细胞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环境中的分化被引量:49
2003年
目的 研究骨髓干细胞在肝纤维化形成环境中向肝细胞定向分化。 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法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应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富集Thy+CD3-CD45RA-的骨髓干细胞,采用红色荧光染料PKH26-GL对其标记后进行自体移植,6周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白蛋白、ck 8、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 结果 PKH 26-GL标记的细胞在纤维化肝脏中表达白蛋白和ck8,占肝细胞总数的(0.17±0.02)%;未见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结论 骨髓干细胞在肝纤维化形成环境中可以向肝细胞定向分化,不向肌成纤维样细胞分化。
展玉涛魏来陈红松丛旭费然王宇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肝纤维化肝细胞细胞分化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其可能在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未经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34例和健康对照18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标本,以三色/四色流式分析法对PBMC中CD4^+CD25^+ Treg的频率及表面分子表达进行分析,并同时通过磁珠分选去除CHB患者PBMC中的CD4^+CD25^+Treg,分别以MHC-肽-五聚体法和酶联斑点计数法(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HBV core18-27抗原肽刺激的对HBV特异性的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频率的升高以及IFN-γ的分泌.结果: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 CD45RO^+CTLA4^+T细胞群以及CD4^+CD127^(lo)CD25^(hi-int)T细胞群所占CD4^+T细胞群的比例与健康对照相比均明显上升(3.78%±1.87%.4.40%±2.11%vs 1.58%±0.76%,2.11%±1.26%;t=4.86,t=5.96;P<0.01)去除CHB患者中CD4^+CD25^+Treg后,特异性CTL的频率以及其分泌IFN-γ的频数与未去除组比出现显著上调(0.94%±0.38%,26±13 vs 0.20%±0.18%,119±30;t=5.25,t= 9.886;P<0.01).结论:CHB患者循环中增多的Treg可能参与抑制抗HBV的免疫应答抑制,去除Treg以及联合病毒抗原肽刺激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CHB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张恒辉郭芳费然马慧王雪艳丛旭魏来陈红松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乙型肝炎慢性
利用基因芯片分析预测原发性肝癌术后的复发
梅铭惠陈红松廖维甲谢兴旺覃理灵陈谦
该项目为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桂科攻0428005-7。肝癌术后的复发转移与基因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尚不清楚差异基因的存在是肝癌复发的原因还是复发的结果,但它们的客观存在为肝癌复发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基因...
关键词:
关键词:肝癌诊断基因芯片
丙型肝炎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表达具有野生起点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RdRp)并研究其聚合活性 ,分析其是否具有逆转录酶活性。方法 构建截短的具有野生起点的HCVRdRp表达质粒 ,观察不同诱导温度对表达产物可溶性的影响。以多聚腺苷为模板 ,分别观察在寡聚脱氧胸苷和寡聚尿苷引导下RNA的合成。以互补引物模板评价所表达的HCVRdRp的逆转录酶活性。 结果 在 16°C诱导温度条件下获得截短具有野生起点的HCVRdRp的可溶性表达。在聚合反应体系中同时具有引物与模板时 ,获得RNA链的合成 ,多聚核苷为引物的聚合效率明显高于以多聚脱氧核苷为引物的聚合效率。在表达的HCVRdRp指导下 ,脱氧核苷掺入到互补引物模板体系中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10聚的互补引物 /模板延伸为 13聚的产物 ,但不能延长至 14聚。结论 获得可溶性的HCVRdRp表达 ,具有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及有限的逆转录酶活性。其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有一定的引物依赖性。
魏来秦兆习哈明昊陈红松丛旭费然王宇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RNA聚合酶大肠埃希菌
中国南北两城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型的构成差异被引量:32
2003年
目的对我国南北两城市530份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进行血清型和基因型分型,以了解HBV基因型和血清型分布的特点和差异。方法 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广东省廉江市530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进行HBV DNA基因扩增,并对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分析HBV血清亚型和基因型。结果 哈尔滨和廉江市HBV血清型以adrq为最多,分别为87.2%和73.5%,其次为adw2,分别为12.0%和25.7%,其分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两市HBV基因型均以C型为主,分别为87.8%,73.2%,其次为B型,分别为12.2%和26.1%,其分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在廉江市仅有1例D型,1例B、C混合型。结论我国南北两城市HBV血清亚型和基因型的构成较为单纯,均只有两个类型,其比例构成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许军王齐欣范春蕾蒋栋李若冰丛旭费然陈红松魏来王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血清型HBV核苷酸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是否诱导特异性T细胞应答。方法(1)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急性乙型肝炎痊愈组、健康志愿者组,分离各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检测其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表位多肽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18-27的记忆性免疫应答;(2)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将负载有乙型肝炎抗原表位多肽的DC诱导特异的T细胞应答。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检测诱导的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诱导的T细胞杀伤活性。结果(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对HBcAg 18-27 CTL特异表位多肽存在记忆的免疫应答,其分泌干扰素-γ的CD8+T细胞占CD8+T细胞总数的(4.3±2.5)%,分泌白细胞介素-2的占总细胞数的(4.8±2.2)%,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占总细胞数的(4.6±2.3)%。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对其记忆应答很低,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为2.508-3.305,P<0.05。(2)用多肽共孵育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多次诱导的T细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加肽孵育的靶细胞比例为30:1、10:1、3:1时,其杀伤率分别为(57.0±20.3)%、(49.5±20.2)%、(21.8±12.9)%,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可以诱导特异的T?
李若冰陈红松谢尧费然丛旭范春蕾王松霞魏来王宇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
1号染色体扩增区MEF2D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扩增区基因MEF2D mRNA在正常肝组织、肝癌细胞系及肝细胞癌(HCC)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正常肝组织、13个肝癌细胞系及40例H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EF2D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MEF2D mRNA在正常肝组织、13个肝癌细胞系及40例H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均为高表达,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2/2)、92.3%(12/13)、95.0%(38/40)和97.5%(39/40)。MEF2D在各组的表达阳性率与-βactin相类似,差异无统计意义,均为P>0.05。结论染色体扩增区域常常存潜在的癌基因,由于染色体具有不稳定性,1号染色体扩增区MEF2D基因非HCC发生的癌基因,MEF2D mRNA高表达与HCC发生、发展无相关性。
廖维甲梅铭惠谢兴旺陈红松张恒辉覃理灵陈谦黄健
关键词:肝细胞癌
一种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复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药物复合物,其为Foxp3 siRNA-鱼精蛋白-抗CD25抗体复合物。实验表明,本发明药物能够物靶向递送Foxp3 siRNA至Treg细胞,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并...
陈红松张恒辉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