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纪舜
- 作品数:85 被引量:2,111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 大洋中的水下陆块被引量:2
- 1994年
- 现今大洋中分布有许多水下陆块,其形成演化经历了大陆破裂、洋脊跃迁及同扩张期沉降等过程。引发大洋水下陆块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推测与白垩纪中期的超幔柱活动有关。
- 和政军任纪舜
- 关键词:大洋陆壳
- 鄂北蓝片岩的^(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4
- 1993年
- 鄂北蓝片岩发育于湖北郧县—枣阳—应山—黄陂—广济—线,向西与东秦岭蓝片岩直接相连,向东越过郯庐断裂与嘉山—灌云—带蓝片岩相接,构成一条规模宏伟横贯中国中东部的蓝片岩带。对这条蓝片岩带,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但至今对它的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意义都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这一高压变质岩系形成于印支期。
- 牛宝贵富云莲刘志刚任纪舜
- 关键词:蓝片岩氩同位素地质年龄
- 内蒙古巴林右旗三叠纪化石的新发现被引量:20
- 1998年
- 巴林右旗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处大兴安岭南段。自1972年内蒙古区调二队**提出相邻的陶海营子等地存在着三叠纪地层以来,大兴安岭南段三叠系的存在与否就一直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内蒙古区调二队(1988)进行1/5万地质填图之后,朱儒峰等(1992)根据发现的...
- 和政军刘淑文王瑜王瑜
- 关键词:介形类叶肢介三叠纪化石古动物
- 诸广山南体印支期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70
- 2012年
- 诸广山南体是一个由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的巨型复式岩体.但先前主要依据K-Ar年龄数据,认为复式岩体的绝大部分属燕山期.本文对位于诸广山南体东部的6个岩体(白云、乐洞、江南、龙华山、大窝子和寨地,除白云和江南岩体外,其余均被认为属燕山期)采用SHRIMP锆石U-Pb法进行精确定年,测定结果分别为239±4Ma(MSWD=3.2),239±5Ma(MSWD=2.5),239±2Ma(MSWD=1.7),236±2Ma(MSWD=1.3),231±2Ma(MSWD=0.81)和231±3Ma(MSWD=1.8),表明它们都是印支早期岩浆活动产物.根据这些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相邻地区研究成果,可以认为它们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因此,诸广山南体中的印支期花岗岩是在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碰撞结束后不久发生的加厚岩石圈构造垮塌过程中,由位于中-下地壳部位的古元古-中元古代地壳组分通过升温减压熔融而形成.
- 邓平任纪舜凌洪飞沈渭洲孙立强朱捌谭正中
- 关键词: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定年
- 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基本内涵被引量:18
- 2019年
- 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基本点是,把地球作为一个活的天体放在宇宙系统之中,更多地考虑地球深部壳-幔-核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地外天体对地球运动的作用和影响。这一构造观认为:构造运动并不仅仅是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地球系统的全球动力作用过程;陆与洋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单纯的大陆增生说是不正确的;地幔对流说至今未被证实,陆块是活动的,但不能大规模漂移;大陆地壳不是单纯地侧向或垂向增生,而是多旋回构造-岩浆作用叠合的产物;地球的构造不是均变式向前发展,而是非均变、非线性、旋回式向前演化的;地球表层在不同地史阶段,均有其受相应深断裂体系控制的不同的构造格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式大洋盆体制,只是在中生代晚期以来才出现的。
- 任纪舜牛宝贵赵磊徐芹芹朱俊宾
- 关键词:地球系统科学深断裂
- 张家口组火山岩SHRIMP定年及其重大意义被引量:143
- 2003年
- 牛宝贵和政军宋彪任纪舜
- 关键词:SHRIMP定年区域地质
- 华南造山带上泛非期岩浆活动证据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 2025年
- 由于华南造山带缺乏早古生代初岩浆活动的直接证据而导致华南造山带与扬子地块碰撞拼合完成时间、早古生代初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否属于冈瓦纳一部分等科学问题的研究争议不断,因此寻找泛非期岩浆岩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及Lu-Hf同位素等手段来分析诸广山复式岩基中北部的梧桐岩体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特征。研究表明,梧桐岩体主体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构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494.4 Ma,具有高硅铝(SiO_(2)=59.93%~71.31%,Al_(2)O_(3)=13.43%~19.20%)、高碱(K_(2)O=3.35%~5.93%,Na_(2)O=2.33%~6.21%)、高铁(TFe_(2)O_(3)=2.09%~6.20%)、低镁(MgO=0.44%~2.18%),富集Rb、Th、U、Nb和轻稀土元素,亏损Ba、Sr、P、Ti等特征,其岩浆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重熔或多次重熔,岩浆侵入过程中可能存在少量地幔物质加入。梧桐岩体的发现暗示华南造山带与扬子地块中部可能在早古生代(520~480 Ma)完成碰撞拼合,且与冈瓦纳大陆关系密切,极有可能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它为进一步厘清泛非造山运动作用于华南造山带乃至华南地区的时限、作用范围、岩浆成因、大地构造背景特征等科学问题提供了典型研究对象。
- 张素梅汪洋任纪舜朱俊宾张敏杰苏天瑞王霄汉于延秋王诗琪
- 关键词:泛非期锆石U-PB年龄
- 中国东部及邻区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成矿
- 任纪舜陈廷愚牛宝贵刘志刚刘凤仁
- 该书以大量野外调查和专题研究为基础,以活动论、阶段论、转化论为基本指导思回构造运动观点,岩石图不均匀性观点和矿床的软缘性观点,从全球构阐述了中国东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程式;探讨了中国东部中酸性岩浆点和主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及...
- 关键词:
- 关键词:岩浆作用成矿作用岩石圈
- 回顾与展望:中国大地构造学被引量:20
- 2002年
- 中国大地构造学的发展可分为5个阶段:1926年前,以外国人为主的研究时期;1926~1949年,开创和奠基时期;1949~1966年,大发展和百家争鸣时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10年浩劫时期;1976年至今,板块构造盛行时期。主要成就有:多年的调查研究已为大地构造研究准备了丰富的资料;中国造山旋回和构造阶段划分已取得基本共识;已经查明中国的主要地质构造单元;基本确定了中国的主要断裂系统和主要缝合带;初步查明了中国深部构造轮廓;青藏高原研究及一些重要问题研究已获重要进展;。笔者认为百家争鸣和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创造性思维是中国大地构造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单纯跟踪模仿则是最大的弊端。中国大地构造学正在地球系统科学认识的指导下,向着共同发展和融合的道路前进,大地构造理论创新体系正在酝酿形成中。为了对中国以至亚洲大地构造的认识有一个质的飞跃,需要:①大地质科学多学科高水平结合加计算机仿真实验方法;②从全球构造出发,把微观、宏观、宇观的研究结合起来;③从中国和亚洲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力求突破;④建立经典研究地区和野外实验基地;⑤实现东亚大地构造研究的大跨越,建立东亚地质创新体系。
- 任纪舜郝杰肖藜薇
- 关键词:地质构造单元深部构造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学
- 中国东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的新见解被引量:90
- 1989年
- 中国东部及邻区诸陆块的聚合,曾经历了由“联而不合”的碰接到完全联为一体的焊合过程。中国东部几条造山带并不是简单的俯冲造山带或碰掩造山带,而是复杂的、多旋回复含造山带。燕山造山作用是中国东部占生代以来最重要的地质事件,它结束了蒙古—兴安、秦岭等造山带长期的多旋回造山过程,使中国东部及邻区诸陆块最终焊合为一个整体。亚洲大陆东部边缘曾经有过一个宏伟的燕山造山带。自中、晚白垩世以来,亚洲东部边缘发生大舰模裂斛,中国东部松辽、华北等裂陷盆地和西太平洋的边缘海就是有这一阶段陆续形成的。
- 任纪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