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维明

作品数:30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病毒
  • 9篇疫苗
  • 8篇流感
  • 7篇禽流感
  • 4篇免疫
  • 4篇灭活
  • 4篇灭活疫苗
  • 4篇活疫苗
  • 4篇RT-PCR
  • 3篇症状
  • 3篇日本脑炎
  • 3篇鼠疫
  • 3篇禽流感病
  • 3篇禽流感病毒
  • 3篇克隆
  • 3篇杆菌
  • 3篇DNA疫苗
  • 3篇病原
  • 3篇传染
  • 3篇传染性

机构

  • 30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扬州大学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作者

  • 30篇何维明
  • 11篇马秋明
  • 11篇黄建文
  • 9篇姜艳芬
  • 5篇赵卓
  • 5篇唐青海
  • 4篇李联正
  • 4篇王希良
  • 4篇郭习勤
  • 3篇朱旭东
  • 3篇颜艳
  • 3篇乔宪凤
  • 3篇刘西梅
  • 3篇秦鄂德
  • 3篇郑新民
  • 2篇于曼
  • 2篇华文君
  • 2篇毛跟年
  • 2篇李明全
  • 2篇韩剑峰

传媒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中国兽医科技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畜牧兽医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辽宁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陕西株的分离与NS_(5b)基因序列测定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离并鉴定陕西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方法】采集腹泻犊牛的肠系膜淋巴结,处理后接种于MDBK细胞,盲传,逐日观察是否有细胞病变产生。采用病毒蚀斑技术对病毒克隆纯化后,提取其RNA,进行RT-PCR鉴定。将扩增的NS5b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中,采用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并对质粒进行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SalⅠ单酶切及PCR鉴定,对阳性克隆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采用病毒蚀斑试验测定分离毒株的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结果】盲传4代后细胞出现典型、规律的细胞病变。RT-PCR扩增出预期长度(360 bp)的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的基因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NS5b基因,其与BVDV VEDEVAC株NS5b基因核苷酸序列有99%同源性。BVDV陕西株的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为3.6。【结论】成功分离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陕西株,为陕西省BVDV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秋明王学艳王晶钰何维明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RT-PCR细胞病变
雏鸵鸟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2001年
西安市某鸵鸟场出壳后5日龄前后雏鸵鸟发生了一种以严重下痢并伴有大量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姜艳芬何维明王亚娥
关键词:雏鸵鸟大肠杆菌病症状剖检变化
SARS冠状病毒与动物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5年
冠状病毒是一类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经常引起动物和人群的感染。2003年,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了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这也使冠状病毒的研究成为病毒学领域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文章主要叙述了动物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也对SARS冠状病毒和其他冠状病毒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赵卓何维明秦鄂德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
布尔山羊流行性淋巴管炎病原诊断及感染途径研究
2006年
采用微生物学技术,从流行病学、临床诊断、血相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微生物检验及感染途径等方面,对陕西省舍饲布尔山羊良种肉羊罹患流行性淋巴管炎病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病原为假性皮疽囊球菌(Cryptococcus farciminosus),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而感染致病。同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李联正马秋明何维明赵卓郭习勤谢应国王亚萍张迎疆
关键词:布尔山羊流行性淋巴管炎病原诊断
我国SARS病毒BJ01株基因组亚cDNA克隆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构建我国SARS病毒BJ0 1株基因组全序列的亚cDNA克隆 ,为进一步构建该毒株的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BJ0 1株病毒基因组序列中含有的特异酶切位点 ,利用DNAstar软件设计 7对引物 ,然后通过RT PCR扩增出覆盖病毒基因组全长的 7个cDNA片段 ,并分别将其克隆至pGEM TEasy或Topo载体。结果与结论 :已构建出SARS CoVBJ0 1株基因组的 7个亚cDNA克隆 ,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表明 ,所获得的cDNA克隆为BJ0 1株病毒的特异序列。
赵卓韩剑峰范宝昌陈水平姜涛于曼何维明祝庆余秦鄂德
关键词:RT-PCRCDNA克隆
α-乙酰乳酸脱羧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被引量:4
2005年
根据已知的α-乙酰乳酸脱羧酶(ALDC)的基因序列,通过PCR获得了枯草芽孢杆菌168的ALDC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克隆载体pUC18和表达载体pQE60中,构建了pUC18-ALDC和pQE60-ALDC,经DNA测序证明序列正确。重组大肠杆菌DH5α/pQE60-ALDC经IPTG诱导能够高表达ALDC。对该酶进行了活力测定,结果显示工程菌产酶活力为0.11U/mL。
李联正张惟材汪建华何维明
关键词:Α-乙酰乳酸脱羧酶克隆大肠杆菌
α-乙酰乳酸脱羧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被引量:2
2005年
根据已知的α-乙酰乳酸脱羧酶(ALDC)基因序列,通过PCR从枯草杆菌168基因组上扩增得到编码ALDC的结构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毕赤酵母穿梭载体pPIC9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PIC9-ALDC,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在甲醇诱导下,毕赤酵母分泌表达了ALDC。SDS-PAGE分析可见到Mr约62000的表达条带,经测定,表达产物活力为0.03U/mL。
李联正张惟材汪建华何维明
关键词:Α-乙酰乳酸脱羧酶枯草芽孢杆菌分泌表达活性测定
转移因子对人工感染禽流感病毒雏鸡作用研究被引量:21
2002年
用AIV(HqN2)感染雏鸡,同时注射鸡或猪TF,通过观察发病情况。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及HI抗体,结果表明两种TF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31.74 %~35.32 %,促进机体较早产生HI抗体,并较快达到较高水平,而以猪TF的作用较鸡TF的强,但差异不显著。
黄建文姜艳芬何维明罗文焕刘备战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雏鸡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分离鉴定初报被引量:20
2001年
采用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鉴测等方法 ,对不同地区 5群自然发病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解剖学及组织学检查 ,同时采集病料感染鸡胚和传代。每代鸡胚尿囊液用血清学检测效价滴度。结果 :共分离出 5件病毒 ,其中 4株感染和盲传鸡胚均能致死鸡胚 ,传代后能引起鸡胚肾单层细胞病变 ,HA价在 1∶ 40以上 ,DN和 EDS-76(A3除外 ) H1试验均为阴性 ,AGP试验阳性 ,证明为 AIV;另 1株则为NDV。
何维明高玉鹏姜艳芬黄建文刘斌峰潘瑞
关键词:禽流感流行病学病原症状
蛋鸡血清与卵黄中禽流感病毒抗体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4年
用禽流感 (AI)H9N2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非免疫蛋鸡 ,并于免疫后第 0、3、5、7、9、11、13、15、17、19、2 1、30d分别测定血清及卵黄中的AI血凝抑制试验 (HI)及琼脂扩散凝集试验(AGP)抗体。结果显示 ,免疫后第 7d卵黄中即可检出HI及AGP抗体 ,以后逐渐上升 ,在免疫后第 19~ 2 1d达高峰值 ,与血清的HI抗体水平接近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表明通过对鸡蛋卵黄AIV抗体检测 ,可以进行AI的疫情监测 。
黄建文毛跟年马秋明何维明朱旭东王霞赵卓李联正
关键词:蛋鸡血清卵黄禽流感病毒疫情监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