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海凤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教育
  • 6篇儿童
  • 4篇文化
  • 4篇儿童文化
  • 2篇幼儿
  • 2篇幼儿教育
  • 2篇教育者
  • 1篇导师
  • 1篇调适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家
  • 1篇行文
  • 1篇学界
  • 1篇学前教育
  • 1篇学前教育学
  • 1篇学者
  • 1篇幼儿教育思想
  • 1篇语言
  • 1篇再构

机构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侯海凤
  • 1篇李朝娟

传媒

  • 3篇教育导刊(下...
  • 2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东方宝宝(保...
  • 1篇中国教师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与物的对话——解读儿童与世界的精神融合方式被引量:1
2012年
如果运用简单的二分法,我们可以认为,除了人(儿童和成人),儿童生活世界的其余部分就是由物(包括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构成的。显而易见,物构成了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儿童与物有着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又有怎样的价值,很多成人却并不清楚。实际上,儿童生活世界之独特性正体现在儿童与物的独特关系上。换句话说,透过儿童与物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生活世界、儿童文化之独特性。
侯海凤
关键词:儿童生活融合方式儿童文化
全国首届学前教育学博士生论坛综述
2008年
2008年9月27-28日,来自各高校学前教育学的博士生导师、在读博士生、高校教师及学前教育主要刊物的编辑齐聚古城南京,一同参与全国首届学前教育学博士生论坛。此次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部联合主办,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提出问题、生产思想”为宗旨。
侯海凤
关键词:博士生导师教育学高校教师学前教育
对儿童需要的认识误区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侯海凤
关键词:儿童个体生命生命活动幼儿教育教育者确证
儿童的时间观念与儿童教育时间的“取法自然”被引量:20
2009年
"钟表时间"并不是衡量幼儿时间观念的惟一合理尺度。幼儿具有自然赋予的先在的时间观念,这种自然的时间具有内在性、无意识性,是幼儿转变生长的条件,是幼儿创造性潜能发挥的前提。因此,现代幼儿教育时间应"取法自然",以达成个体内在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和谐与平衡。
侯海凤
从一个幼儿教育活动实例看教育者的价值取向被引量:2
2006年
侯海凤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活动教学环境潜移默化教育行为
论童年再构与儿童教育的转向
童年的具体形态具有社会建构性,随着历史时空背景的变迁而有所不同。西方童年史研究表明,童年建构遵循着分隔路径,成人通过家庭和学校等机制把儿童从成人的生活世界中分隔出来。分隔路径一方面表明成人开始发现儿童之独特性,但另一方面...
侯海凤
关键词:童年儿童文化儿童教育
文献传递
自在世界与规范世界——一项关于幼儿园班级生活中儿童文化建构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幼儿和教师进行访谈等方法来探讨儿童如何在幼儿园班级生活中进行文化建构。 在幼儿园班级生活中,儿童是自身文化的建构者。儿童创建文化的过程就是儿童群体依据自身的兴趣、需要、情感、价值...
侯海凤
关键词:班级生活儿童文化成人文化自在世界
文献传递
从控制到调适——近年来国外儿童流行文化研究概况及其启示
2006年
侯海凤李朝娟
关键词:儿童玩具文化研究国外学者儿童文化
以情境为基点生成适宜的评价语言被引量:1
2010年
教师评价语言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教师评价语言以表扬为主且呈现简单化、公式化倾向,导致负面评价效果,其根源在于忽视语境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无论是从语言本身的顺应性、教育情境的复杂性,还是从评价活动的过程性来看,情境都应是评价语言生成的基点。只有以情境为基点,兼顾“即时性”与“长远性”目标,通过恰当地“给予”、“求取”形成良好的激励互动关系.确保语言形式简单且内容明确,才能生成适宜的评价语言。
侯海凤
关键词:评价语言情境适宜性
心理学界的莫扎特——维果茨基及其幼儿教育思想
2013年
提起皮亚杰,人们总会把他和另外一个人相比,因为他们同一年出生,在共同的年代关注了共同的主题——认知发展,并分别发展出一套认知发展理论体系。这个人就是被誉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的前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和莫扎特一样,他有着英俊的相貌、极高的天分,在专业上创造出伟大的成就。让人扼腕的是,和莫扎特一样,他也在三十几岁时英年旱逝。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至今仍旧是我们教学中常常思考的内容。本期将向大家简要介绍这位天才的人生及其幼儿教育思想。
侯海凤
关键词:心理学家教育思想幼儿最近发展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