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长福

作品数:43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十五”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动脉
  • 15篇冠状
  • 15篇冠状动脉
  • 12篇介入
  • 9篇成像
  • 8篇术后
  • 6篇导管
  • 6篇心肌
  • 6篇置入
  • 6篇光学相干
  • 6篇光学相干断层
  • 5篇动脉瓣
  • 5篇心病
  • 5篇心肌梗死
  • 5篇血小板
  • 5篇主动脉
  • 5篇主动脉瓣
  • 5篇梗死
  • 5篇冠心病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机构

  • 42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3篇刘长福
  • 22篇陈韵岱
  • 16篇孙志军
  • 13篇陈练
  • 12篇刘宏斌
  • 10篇田峰
  • 8篇杨庭树
  • 8篇金琴花
  • 7篇盖鲁粤
  • 5篇白启才
  • 5篇蒋博
  • 4篇郭军
  • 4篇智光
  • 4篇韩宝石
  • 4篇徐勇
  • 3篇郭凯
  • 3篇孙静
  • 3篇任艺虹
  • 3篇王峙峰
  • 3篇武强

传媒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华保健医学...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动脉瘤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探讨冠状动脉药物释放支架置入术后动脉瘤形成的病变特点和发生率。方法331例患者药物释放支架术后6~5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对可疑动脉瘤形成的患者行OCT检查。结果331例患者中11例(15支血管)随访时发现支架部位有动脉瘤形成,发生率为3.3%。其中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的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53.3%、20.0%、26.7%。OCT检查提示裸露支撑杆表面与内膜之间的平均距离为(0.512±0.223)mm,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2个月组的支架支撑杆表面与内膜之间的距离大于PCI术后<12个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结论OCT可早期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形成的冠状动脉瘤。
刘长福陈韵岱陈练孙志军刘宏斌田峰白启才郭凯
关键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冠状动脉瘤
心肌梗死患者抗醛固酮治疗后心功能变化的多普勒组织成像研究
2010年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抗醛固酮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130例确诊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螺内酯组(常规治疗+螺内酯)61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69例,在入选时,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行DTI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6个月后,螺内酯组收缩期主峰s波速度的平均值(s-)较治疗前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螺内酯组-s增加(P<0.05),LVEF也有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s-、LVEF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比(e/a)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螺内酯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和12个月收缩功能,但未改善舒张功能。
刘长福霍霄鲲杨庭树智光徐勇韩宝石
关键词:醛固酮拮抗剂多普勒组织成像心功能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心力衰竭目前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总体预后很差。有轻度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年病死率为5%-10%;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年病死率高达30%-40%。而心肌梗死是发生心力衰竭的最重要的始动因素,它导致有功能的...
刘长福
关键词:多普勒组织成像醛固酮拮抗剂心功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动脉瘤覆膜支架术后改变附2例报告
2010年
刘长福陈韵岱杨庭树陈练
关键词:冠状动脉动脉瘤覆膜支架影像学改变动脉造影
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外科限期手术的安全性研究
王锦达孙志军王禹陈练任艺虹郭军金琴花王峙峰刘长福田峰付振虹曹丰陈韵岱
不稳定心绞痛罪犯斑块冠状动脉CT造影与光学相干成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观察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罪犯斑块的冠状动脉CT造影(CTCA)和光学相干成像(OCT)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2年6月~2014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CTCA、OCT检查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常规获取病史和临床检验指标。分析CTCA显示罪犯病变最小CT值、CT重构指数和OCT显示罪犯斑块最薄纤维帽厚度、内膜撕裂和血栓的关系。依据最薄纤维帽厚度分将患者为≤65μm和>65μm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最小CT值、CT重构指数、内膜撕裂及血栓发生率情况。结果 最薄纤维帽厚度与对应截面最小CT值之间正相关,相关系数r=0.627,P<0.001;而CT重构指数与最薄纤维帽厚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0.45,P=0.006。最薄纤维帽厚度≤65μm和>65μm两组患者CTCA显示的最小CT值(50.7±25.5 vs. 78.7±29.8,P=0.006)、CT重构指数(1.34±0.22 vs. 1.12±0.15,P=0.0013)、内膜撕裂(78.6% vs. 19%,P=0.001)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血栓发生率有差别(50.0% vs. 14.3%,P=0.053),但未达统计学差异。内膜最薄厚度与CTCA及临床指标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内膜厚度与斑块最小CT值、CTRI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28。结论 结合CTCA最小CT值、CTRI对预测内膜撕裂的有帮助。
蒋博盖鲁粤孙志军王志国刘长福
关键词:不稳定心绞痛
冠状动脉瘤的发病原因与治疗进展探讨(附2例报告)
2014年
1临床资料 患者1,男性,50岁,因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高脂血症多年,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2007年10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瘤样扩张,瘤体近端伴有局限性狭窄85%。针对患者情况,于右冠状动脉中段置入GRAFT 3.0 mm×19 mm覆膜支架,覆盖瘤体;于右冠状动脉近段置入FIREBIRD 3.5 mm×29 mm支架,两支架少许重叠,观察其重复造影及血管内超声(IVUS)显示,结果满意。覆膜支架膨胀均匀,同时,观察其贴壁良好,支架内管腔直径可达3.2 mm;右冠状动脉近端支架膨胀均匀,支架内管腔直径3.5 mm。
刘长福杨庭树刘宏斌陈练白启才郭凯荆晶
关键词:冠状动脉瘤覆膜支架血管内超声
肾动脉狭窄不同影像学方式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不同影像学方式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特点。方法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依据:肾动脉造影显示一侧或双侧狭窄程度>50%为肾动脉狭窄。病变无典型的串珠样改变则考虑为粥样硬化所致。对符合诊断...
孙志军盖鲁粤刘宏斌金琴花刘长福蒋博
文献传递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与不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治疗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286例在我院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40mg/d+氯吡格雷75mg/d组(146例)和泮托拉唑40mg/d+氯吡格雷75mg/d组(140例),连续用药30d,观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奥美拉唑组心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1.37%、2.05%、3.42%、0.68%;泮托拉唑组分别为0.71%、2.85%、2.85%、0.7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奥美拉唑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7.53%、1.37%,泮托拉唑组分别为7.14%、0.71%,两组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6.16%)和9(6.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6)。结论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治疗的近期疗效相近。
蔡军武强刘长福王志国孙静
关键词:氯吡格雷质子泵抑制剂
BuMA与Endeavor冠状动脉支架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状动脉支架系统与Endeavor冠状动脉支架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多中心、非劣效性检验研究,国内9个中心参与研究,2008年2月至2008年8月同期入选224例无症状心肌缺血、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超过1周,需要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其中BuMA支架组(试验组)113例,Endeavor支架组(对照组)111例。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支架置入后(270±30)d使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测定的晚期管腔丢失。次要终点为支架置入后30 d、90 d、180 d、270 d、360 d和540 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支架血栓事件,并继续随访到术后720 d。结果支架置入后(270±30)d的晚期管腔丢失,BuMA组和Endeavor组分别为0.24 mm和0.5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架置入后540 d的MACE发生率,BuMA组为6.19%,Endeavor组为8.11%(χ2=0.3097,P=0.5788)。继续随访到术后720 d,MACE发生率,BuMA组仍为6.19%,Endeavor组为9.91%(χ2=1.0533,P=0.3048)。结论 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状动脉支架与Endeavor冠状动脉支架相比,能够显著减少晚期管腔丢失,提示BuMA支架在降低支架再狭窄方面可能优于Endeavor支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陈欣田锐汪国忠史冬梅王志坚迟云鹏戴文龙王春梅卢春山陈练刘宏斌刘长福李惟铭倪祝华李强张俊杰林松袁龙刘莉王丽霞宋坤鹏齐大屯张芙荣邱原刚尚云鹏朱岩卢耀军吕树铮周玉杰陈韵岱颜红兵王乐丰陈绍良
关键词:药物涂层支架冠心病可重复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