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青琬

作品数:2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教学
  • 4篇哲学
  • 4篇社会
  • 4篇思维
  • 4篇主义
  • 3篇定势
  • 3篇院校
  • 3篇政治
  • 3篇社会主义
  • 3篇思维定势
  • 3篇楹联
  • 3篇高职
  • 3篇高职院校
  • 3篇成语
  • 2篇心理
  • 2篇政治理论
  • 2篇政治理论课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机构

  • 19篇石家庄职业技...
  • 2篇石家庄大学
  • 1篇邢台市第一中...

作者

  • 21篇刘青琬
  • 3篇杨惠欣
  • 2篇马秀恰
  • 2篇刘增安
  • 1篇张红霞
  • 1篇储静
  • 1篇李虎斌
  • 1篇靳润奇
  • 1篇师寸丽
  • 1篇贾芸

传媒

  • 15篇石家庄职业技...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河北青年管理...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统商家店堂楹联浅析
2000年
传统商家店堂楹联中有丰富的道德资源,其集中体现是“以人为同胞、以物为同类”的胞与情怀;它对中国人的心理现象的把握也是很准确的,分别在崇天情结、尚古情结和治平情结等方面有典型表现;从商联的“原始的圆满”到现代广告、营销等的“片面的深刻”,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出路是:自觉整合。
刘青琬
关键词:楹联伦理心理哲学
吸纳社会人才,促进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教学
2007年
社会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水平和效率的重要保障。在对社会教育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开发利用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举措及社会教育人士的组织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刘青琬刘增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教学浅议
2008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教学,重点是"我国的国情",难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应该围绕重点、难点,配置视频资料,展开课堂讨论,组织社会实践,以争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社会性质和发展程度的统一"进行方法论的提升,明确提出"性质和程度"这一对范畴,作为学生日后观察、分析事物,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
刘青琬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视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走出"不破不立"的观念误区,树立继承发扬优良文化传统,重在建设的新观念;从细节做起,抓住重点人群,典型引路,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刘增安刘青琬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周易》的假象寓意信古崇圣和卜筮迷信
2001年
假象寓意是《周易》主要的思维方式,其思维理数是:意象概念、直觉判断和比附推理;信古崇圣是《周易》主要的思维定势,这一定势是儒家文化造成的;对《周易》假象寓意、信古崇圣中包含的神秘主义的放大,是卜筮迷信越数千年而不绝的直接原因。
刘青琬
关键词:《周易》思维方式儒家文化思维定势神秘主义
关于爱国主义的哲学分析
1999年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经历了三个阶段,表现为三种形态;近代以来各种救国方案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等角度切入,体现了人们知和行的一般规律;从内容上看,爱国主义涉及地理、伦理、文化和政治等方面。
刘青琬
关键词:爱国主义哲学
论大学生继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被引量:5
2006年
“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大学生乃国家民族前途所系,应该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养成教育以及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
刘青琬杨惠欣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弘扬大学生
《坛经》心理学思想初探被引量:3
2004年
“见性”是《坛经》心理学思想的主题 ,其目标是成就佛、菩萨等伟大人格。“自性论”是见性的前提 ,它把外在崇拜转化为人的内在自觉。自性范畴尚未分化 ,但其表征有显有隐 ,其显是自我意识 ,其隐是无意识。成佛就是“意识到无意识” ,成佛后的“境界”是人的一种澄明的心态。《坛经》“顿悟论”的认知心理思想是见性的最佳途径 ,其中关于“根性”的差异心理思想是顿悟的依据。顿悟发生在意识与无意识的交界处 ,是有限的心植根于无限之中。对语言文字的态度是其认知心理的一个侧面 ,顿悟实际上也有阶段和方面。《坛经》“定慧一体论”的心灵训练和心理卫生思想是见性的措施保证。作为一种思想和方法 ,可以单独发挥作用 ,又可转化为现代人健心和心理治疗的技术。
刘青琬
关键词:《坛经》心理学自我意识无意识顿悟
论义和利的统一
2000年
古之“义”、“利”有辩析不精之弊 ,并且儒、墨和董、颜各执一词 ,均有偏失 ;其失在于推向极至而察变化的思维方法和理性、感性截然二分并尖锐对立的思维定势 ,义利科学统一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义利具体统一的条件是 :公平的规则和分明的层次。
刘青琬
关键词:思维方法思维定势义利
《庄子》成语浅析被引量:6
1998年
《庄子》对汉语成语有伟大贡献。它满足了人生需求,其著作广为传诵,是形成成语的大前提;《庄子》语言有典型的汉语精神———具象思维,又蕴含着“对待”的哲学观点,故留下众多成语;《庄子》成语和儒学的关系:补、通、转。
马秀恰刘青琬
关键词:庄子成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