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勘武生

作品数:63 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市普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骨折
  • 15篇关节
  • 8篇疗效
  • 7篇内固定
  • 6篇股骨
  • 5篇术后
  • 5篇酸钠
  • 5篇细胞
  • 5篇可吸收
  • 5篇固定术
  • 4篇植入
  • 4篇置换术
  • 4篇韧带
  • 4篇手术
  • 4篇髓内
  • 4篇髓内钉
  • 4篇全髋
  • 4篇髋关节
  • 3篇疏松性
  • 3篇皮瓣

机构

  • 62篇武汉市普爱医...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汉川市第二人...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63篇勘武生
  • 16篇王俊文
  • 16篇李鹏
  • 15篇郑琼
  • 10篇彭永海
  • 10篇吴飞
  • 10篇邢丹谋
  • 9篇彭正人
  • 8篇冯伟
  • 8篇任东
  • 7篇潘昊
  • 7篇陈明
  • 7篇丁凡
  • 7篇赵志刚
  • 7篇陈焱
  • 7篇黄珩
  • 5篇程文俊
  • 5篇任义军
  • 5篇熊文
  • 5篇方真华

传媒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临床外科杂志
  • 4篇生物骨科材料...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华医学会手...
  • 2篇全国骨关节与...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初期应用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8例(22个节断),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比较评价早期治疗效果;术后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结果随访16~36个月,平均20个月。无伤口感染及假体脱位病例,患者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0(7~11)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5.0(13~17)分,术后3个月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4.8°(4.1°~5.5°),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3.7°(3.4°~4.0°)和3.6°(3.3°~3.9°)。X线片显示颈椎稳定性好,运动功能无明显丢失。结论应用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治疗颈椎间盘疾病早期效果良好。
李鹏勘武生肖军李琨李文武马德彰
关键词:颈椎病人工颈椎间盘
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跖骨骨折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跖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7月,收治7例外伤致陈旧性跖骨骨折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25~43岁,平均33岁。多发跖骨骨折5例,单发跖骨骨折2例。伤后至该次手术时间为4~12周。X线片检查示骨折断端间有少量骨痂,伴短缩、成角或旋转移位。术中切开复位后,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植骨量1.5~2.5 cm3。术后石膏外固定4~6周,平均5周。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4周。患者站立及行走时无明显足底疼痛。术后3个月参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中前足评分标准,评分为75~96分,平均86.4分。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跖骨骨折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潘昊俞光荣熊文赵志明丁凡郑琼勘武生
关键词:微型钢板植骨术内固定
可吸收自身增强软骨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评估可吸收自身增强软骨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自身增强软骨钉固定治疗22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18例资料完整,男10例,女8例;年龄13-55岁,平均36.8岁;左侧10例,右侧8例。按Mason分型:Ⅱ型14例,Ⅲ型3例,Ⅳ型1例;其中2例合并桡骨颈骨折,9例合并肱骨小头软骨骨折,1例合并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鹰嘴撕脱性骨折。术中对桡骨小头骨折复位后先以克氏针临时固定,再用直径为1.5mm、长度为16-24mm可吸收自身增强软骨钉固定,螺钉不穿过对侧骨皮质,螺钉头埋入软骨下;对同时存在的颈部骨折,先复位桡骨小头,以软骨钉固定,再复位颈部,用微型“T”形钢板或解剖型钢板固定。对合并肱骨小头骨软骨骨折,其中4例给予软骨片复位、可吸收缝线经肱骨外上髁固定,5例因骨软骨片较小无法固定而去除。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平均31-3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5-12周,平均8.7周。随访时无一例出现内固定失败、血肿、积液、窦道形成、桡骨小头溶骨性变化等并发症。Broberg—Morrey评分为68-100分,其中优1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4%(17/18)。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90°-150°,平均123.8°;前臂旋转活动度为130°~180°,平均152.5°。结论可吸收自身增强软骨钉可治疗各种类型桡骨小头骨折,术后疗效满意。
邢丹谋勘武生任东冯伟吴飞陈焱彭正人
关键词:桡骨骨折骨钉可吸收性植入物
应用脱钙骨基质和硫酸钙颗粒治疗骨缺损的初期结果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使用骨移植替代物脱钙骨基质(DBM)和硫酸钙颗粒(OSTEOSET)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对同期手术治疗的52例骨缺损患者的缺损处,分别于术后第1、4、8周及3、6、12个月进行随访并摄X线片直至骨缺损愈合。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片辅助分析骨缺损修复程度和并发症。结果随访8-12个月,植骨术后6、12个月分别有95%和99%患者的骨缺损显示有明显的新骨形成,修复水平为60%-100%。并发症为3例(5.77%),经换药后治愈,未发生骨缺损不愈合。结论DBM和OSTEOSET在骨愈合早期可加速骨缺损的修复,并可作为新鲜自体髂骨的替代物。
肖军杨述华勘武生李鹏李鲲马德彰
关键词:脱钙骨基质硫酸钙骨缺损
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52例,其中股骨骨折36例,胫骨骨折16例。导致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为内固定松动、断裂41例,占78.8%;骨缺损,骨感染、骨折过度牵引等所致11例,占21.2%。按照 X 线分型标准:肥大型41例,萎缩型11例。本组病例行切开复位,取出原固定物,清除硬化骨、死骨及瘢痕组织,顺行电动或手动扩髓,带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断端间隙及周围植骨。伴膝关节僵硬者,手法和手术相结合松解粘连。根据 Judet 膝关节活动度疗效评价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3例发生浅表感染,其中2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行清创、延期缝合后愈合外,其余49例切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11个月,平均6个月。无深部感染、脂肪栓塞、内固定物松动、断钉、骨折再不愈合等并发症。Judet 膝关节活动度疗效评价标准,优良率82.7%。结论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是一种有效方法。
勘武生郑琼王俊文黄珩陈明彭永海谢鸣李鹏
关键词:骨折不愈合髓内扩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单克隆抗体对骨髓瘤小鼠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核因子一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单克隆抗体对骨髓瘤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的影响。方法用Rankl单克隆抗体通过尾静脉注射干预人骨髓瘤小鼠皮下模型后,检测肿瘤局部Treg浸润及Rankl的表达,小鼠模型分空白对照组A、高剂量组B、低剂量组C。结果抗体干预后,3组小鼠腹部皮下包块直径:A组(0.970±0.216)cm,B组(0.560±0.164)cm,C组(0.4104-0.152)CiTI(P〈0.05);流式细胞分析小鼠外周血Treg比率:A组(8.19±1.27)%,B组(6.32-t-O.74)%,C组(3.84.4-0.43)%(P〈0.05);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1it—PCR)检测肿块局部RanklmRNA表达(ACt值):A组0.565±0.029,B组3.390-4-0.333,C组1.041-4-0.083(P〈0.01)。结论骨髓瘤细胞可能通过表达Rankl促进Treg的分化,抑制机体正常免疫,利用Rankl单克隆抗体阻断这一信号通路可以减少Treg的分化。
苗润生肖宏周勇李鲲杨波勘武生
丙戊酸钠对体外培养许旺细胞增殖及相关蛋白GAP-43、MAG和MB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P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坐骨神经许旺细胞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D幼鼠坐骨神经体外培养许旺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许旺细胞纯度。将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以含与不含VPA(1.0mmol)的血清培养液,处理后分别于0、12、24、36、48和72h采用4-甲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组化法检测雪旺细胞特异性蛋白(S-100)、生长相关蛋白(GAP-43)、髓鞘相关蛋白(MAG)和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AP-43。MAG和MBP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24、36h和48h实验组许旺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以48h两组差别最为明显(P〈0.01);在24、36h和48h实验组GAP-43和MA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在36h和48h实验组MB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临床使用剂量的VPA促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许旺细胞增殖、上调GAP-43、MAG和MBP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吴飞喻爱喜邢丹谋勘武生彭正人
关键词:许旺细胞坐骨神经丙戊酸钠
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加异体骨植入治疗复杂性肱骨干骨折
目的:介绍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加异体骨植入治疗复杂性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2月,应用有限切开AO锁定钢板(LCP)加异体骨植入治疗复杂性肱骨干骨折18例,其中15例资料完整。男12例,女...
邢丹谋勘武生任东彭正人冯伟吴飞陈炎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内固定锁定钢板
Wagner SL股骨柄用于髋关节翻修的适应证及疗效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总结,观察非组配型股骨柄Wagner SL用于国人髋关节翻修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32例患者翻修术中使用单体型Wagner SL股骨柄。全髋术后股骨骨缺损按Paprosky分型,其中Ⅱ型19例,Ⅲa型11例,Ⅲb型2例。5例未行髋臼侧翻修。对每例患者术前术后进行Harris评分。通过双侧髋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评估肢体长度差异(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假体下沉的评估使用Callaghan等的方法。[结果]随访18~42个月,平均随访29.3个月。术前Harris评分(34.5±36.8)分,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1.5±23.1)分。8例患者末次复查假体下沉≥5~<10 mm;1例复查股骨假体下沉>10 mm。均无明显症状。2例术后早期脱位。LLD:术前LLD≥2 cm 7例,≥1 cm 22例。术后末次随访LLD≥2 cm 2例,≥1 cm 8例,≥0.5 cm 17例。术后肢体差异较术前平均减小0.80 cm(1.8^-0.8 cm)。[结论]本组病例证实Wagner SL用于股骨侧Ⅱ,Ⅲa、Ⅲb型骨缺损翻修病例及部分假体周围骨折病例取得良好的初期效果,但在肢体长度差异调节准确性不足。
徐海军陈廖斌王俊文程文俊郑琼勘武生
关键词:髋关节翻修骨缺损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中西医结合防治被引量:3
2008年
张志文勘武生陈明
关键词:下肢骨科手术深静脉栓塞中老年患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