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向阳

作品数:18 被引量:87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压
  • 7篇高血压
  • 5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心病
  • 4篇卡托普利
  • 4篇冠心病
  • 3篇心肌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沙坦
  • 3篇氯沙坦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动脉造影术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症
  • 2篇药物疗法

机构

  • 18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解放军第八五...

作者

  • 18篇叶向阳
  • 6篇匡永东
  • 6篇王永光
  • 5篇龚铭
  • 4篇潘继豹
  • 3篇吕良冬
  • 2篇卢学勉
  • 2篇蔡乃绳
  • 2篇李星群
  • 2篇蔡忠坤
  • 2篇虞晓武
  • 1篇朱国庆
  • 1篇朱文清
  • 1篇林晓杰
  • 1篇吴锡新
  • 1篇张顺开
  • 1篇池丽芬
  • 1篇童步高
  • 1篇陈秋潮
  • 1篇易兴阳

传媒

  • 3篇浙江实用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现代康复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证护理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围术期舒适度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患者围术期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24、48、72 h舒适度,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24、48、72 h干预组舒适量表(GC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腰痛、尿潴留、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效提高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技能和针对性,减少腰痛、尿潴留和低血压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黄林芬朱国庆叶向阳王永光林莉许秀芳
关键词:循证护理冠心病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围术期
卡托普利与小剂量氢氯噻嗪合用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与小剂量氢氯噻嗪合用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单用卡托普利 12.5 mg~75 mg,每日 2~3次。第 2组:卡托普利 12.5mg,每日2次,加服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测定治疗前后的基础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钾、血尿酸、尿素氮、肌酐,以及治疗前后的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卡托普利加小剂量氢氯噻嗪组的总有效率及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均明显优于单用卡托普利组,而且两组治疗前后的代谢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卡托普利与小剂量氢氯噻嗪合用治疗高血压较单用卡托普利更有效,而且对代谢无明显影响。
龚铭叶向阳陈锡刚
关键词:卡托普利高血压氢氯噻嗪
氯沙坦钾与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逆转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研究科素亚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 :分别对 39名高血压病人用科素亚及 35名高血压病人用卡托普利治疗 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及室间隔厚度 (IVS) ,左心室后壁厚度 (PWT) ,左心室心肌重量 (LVM) ,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血压及IVS ,PWT ,LVM ,LVMI等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叶向阳龚铭童步高
关键词:高血压卡托普利左心室肥厚
舒降之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通过对冠心病合并有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来评价舒降之临床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1996年6月~1997年10月在心内科随诊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0例,男39例,年龄56.8±7.4岁,女11例,年龄59.2±8....
蔡忠坤叶向阳
关键词:舒降之冠心病合并症高脂血症
不稳定心绞痛危险分层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危险度分层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对比分析能否通过UA危险度分层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利于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判定。方法按照UA危险度分层标准将212例UA患者作为观察组分为高危、中危、低危3组,比较3组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另有52例稳定性心绞痛(SA)作为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完全闭塞病变、无显著性病变、冠状动脉积分作为对比指标。结果低危、中危、高危3组之间冠状动脉积分分别为30.2±30.6、39.8±31.1、68.1±43.3,高危组显著高于低危和中危组。三支病变在高危组发生率高,与低危组相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单支病变在低危组发生率高,与高危组相差明显。在UA组和SA组,三支病变发生率UA组显著高于SA组。结论UA危险度分层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高危组三支病变和冠状动脉积分显著增高,提示冠状动脉病变广泛和严重,低危组单支病变显著高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相对简单,此结果对UA患者治疗策略选择有临床意义。
林晓杰王永光李星群叶向阳
关键词:心绞痛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术
卡托普利和培哚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和培哚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的前瞻性研究,将66例发病36小时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33例(剂量6.25—12.5rag)和培哚普利组(剂量2—4mg)33例治疗48小时,监测给药前2小时及给药后48小时的无创血压及心率。结果给药48小时后两组血压、心率及低血压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卡托普利组最大血压下降值较培哚普利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小时内使用卡托普利和培哚普利是安全的,但培哚普利血压波动幅度较小,更适合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龚铭匡永东叶向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压反应卡托普利培哚普利
氯沙坦与苯那普利改善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按WHO标准选择非肥胖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氯沙坦治疗组:每日服氯沙坦50~100mg;苯那普利组:每日服苯那普利10mg,均为每日清晨8时1次口服,疗程12月.治疗前后测血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及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前各组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两组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改善(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和苯那普利均能改善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且使胰岛素敏感性恢复正常.
叶向阳卢学勉潘继豹王永光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氯沙坦苯那普利
贝那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被引量:20
1998年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卡托普利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3例病人,随机分成贝那普利组27例(男性13例,女性14例;年龄55±s13a),卡托普利组26例(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57±14a),前者给贝那普利10mg/d,后者给卡托普利12.5mg/d,4wk后评价其疗效。结果:贝那普利的有效率为63%,卡托普利的有效率为54%,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依次为7%与15%,但均不严重。结论:贝那普利疗效与卡托普利相似。
叶向阳周达新蔡乃绳李志善陈秋潮
关键词:贝那普利卡托普利高血压药物疗法
舒降之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9年
临床研究已经证明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文通过对冠心病合并有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来评价舒降之临床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1996年6月至1997年10月,在心内科随诊的冠心病合并有高脂血症的患者...
蔡忠坤叶向阳朱文清蔡乃绳
关键词:冠心病高脂血症舒降之药物疗法
左旋支闭塞所致非ST—T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探讨
2012年
目的探讨与左旋支闭塞相关的非ST—T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与左旋支闭塞相关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的心电图,将其分为ST—T改变组(n=64)和非ST—T改变组(n=36),再与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比较。结果非ST—T改变组与ST—T改变组比较,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值较低(17.7±2.2比18.5±0.9,P〈O.01),而右优势型和均衡型伴左旋支中、远端阻塞的发生率较高(86.1%比45.3%,P〈0.01)。两组30d死亡率(417%比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左旋支闭塞相关的急性心肌梗死伴非ST—T改变发生率相对较低,临床特点缺乏,易导致漏诊、误诊,值得临床关注。
虞晓武叶向阳周林海吕良冬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