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琳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开发前瞻性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凹陷
  • 4篇盆地
  • 4篇古近系
  • 3篇歧口凹陷
  • 2篇歧北凹陷
  • 2篇渤海湾盆地
  • 1篇道化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油田
  • 1篇蒸汽吞吐
  • 1篇弱相互作用
  • 1篇沙二段
  • 1篇沙一段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凝聚体
  • 1篇盆地西部
  • 1篇剖面
  • 1篇汽窜
  • 1篇热力学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核工业208...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9篇吕琳
  • 6篇吴立群
  • 6篇鲁超
  • 5篇焦养泉
  • 4篇荣辉
  • 2篇顾元
  • 1篇汪小妹
  • 1篇王瑞
  • 1篇李荣
  • 1篇于长华
  • 1篇陈善勇
  • 1篇周建生
  • 1篇袁淑琴
  • 1篇杨池银
  • 1篇王文革
  • 1篇陈长伟
  • 1篇白小鸟

传媒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稀薄玻色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将弱相互作用的碱金属原子约束在磁光阱中,通过激光冷却和蒸发冷却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在BEC凝聚体中,原子聚集在单粒子基态,其相位完全相同,因此BEC凝聚体可以看作是宏观的量子相干气体。...
吕琳
关键词: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热力学性质弱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对中国石油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探究
2012年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作为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任的石油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必须要分析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对策,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标准化的时效性和先导性,使企业以其高新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体制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完成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吕琳
歧口凹陷北大港潜山南北向走滑断裂的河道化作用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北大港地区重力异常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分析,证实在北大港潜山上发育具有左旋走滑性质的红7-1断裂,其夹持于大张坨断裂与港西断裂之间,呈弧形沿南北方向展布。该断裂在古近系早中期均有活动,对多个层位砂体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该走滑断裂弧形带南侧,砂体厚度突变增大,呈"点源式"分布,从而形成明显的、且具有继承性的"沟-扇"对应关系。结合重矿物分析及北大港潜山上下切河道追踪发现,在走滑断裂顶部发育一系列下切河道;这些河道下切深度可达230~280ms,它们可以沟通板桥次凹与北大港潜山南翼,在过补偿阶段将板桥次凹的沉积物沿下切河道搬运到北大港潜山南侧的歧北次凹。可见,北大港潜山上近南北向的走滑断裂可以形成下切河道并起到搬运沉积物的作用(即断裂的河道化作用),进而在过补偿阶段控制板桥次凹与北大港潜山南翼的物源分配形式,所以,板桥次凹和歧北次凹在一定程度上均隶属于沧县隆起物源体系。
杨池银周建生焦养泉吴立群鲁超吕琳荣辉顾元白小鸟
关键词:歧口凹陷走滑断裂古近系
江油二郎庙鱼洞子剖面飞仙关组鲕粒滩内部构成被引量:8
2010年
江油二郎庙鱼洞子地区飞仙关组早期发育4期鲕粒滩,分别位于4个准层序组Pss1、Pss2、Pss3和Pss4内部.Pss1由两个准层序Ps1和Ps2组成,Ps2是鲕粒滩主体;滩体发育时,剖面位于稳定鲕粒砂坪边缘靠近深水区,以含鲕粒粉-细晶灰岩和鲕粒灰岩为主,鲕粒直径较小,在0.3~0.8mm之间,下部鲕粒含量在20%左右,往上增加到50%~60%,分选中等,呈圆-次圆状.Pss2由3个准层序Ps1、Ps2和Ps3组成,Ps1上部、Ps2和Ps3共同构成鲕粒滩主体;滩体发育时,剖面位于稳定鲕粒砂坪区,以含豆粒鲕粒灰岩和含鲕粒豆粒灰岩为主,颗粒含量在40%~65%之间,其中鲕粒直径较大,在0.2~1.8mm之间,颗粒分选普遍较差,多呈圆-次圆状.Pss3由两个准层序Ps1和Ps2组成,Ps1和Ps2共同构成鲕粒滩主体;滩体发育时,剖面位于稳定鲕粒砂坪靠近鲕粒滩活动边缘区,以鲕粒灰岩为主,颗粒含量在40%~70%之间,其中鲕粒直径较小,在0.1~0.8mm之间,颗粒分选中等-差,多呈次圆状.Pss4由5个准层序Ps1、Ps2、Ps3、Ps4和Ps5组成,后4个是鲕粒滩主体;滩体发育时,剖面位于鲕粒滩活动边缘区,每个准层序下部为白云质鲕粒灰岩,鲕粒含量在50%~60%之间,直径较小,在0.2~0.8mm之间,分选中等-差,多呈圆状,上部为残余鲕粒云岩,鲕粒含量多在80%以上,直径很小,在0.2~0.5mm之间,分选好,呈圆状.滩体解剖和物性测试发现在鲕粒滩活动边缘区,受较强水动力条件改造的鲕粒滩易于形成优质储层,颗粒含量在55%以上且白云石含量在60%以上的鲕粒滩岩石物性明显较好,其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可以达到10.94%和0.076×10-3μm2.可见,鲕粒滩活动边缘是潜在的优质储层发育部位,且优质储层形成与原始沉积条件密切相关.
荣辉焦养泉吴立群李荣王瑞鲁超吕琳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飞仙关组四川盆地
井楼油田一区稠油油藏汽窜特征分析
2014年
井楼油田一区稠油油藏经过20多年的蒸汽吞吐,已进入日产油量低、含水高、油汽比低和井间汽窜严重的高周期吞吐阶段,稳产难度增大,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下降,汽窜现象变得更严重。如何防治汽窜,确保油井有效开采,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变成油田生产的首要问题。本文从井楼油田一区油藏储层特征、原油物性、油藏分布状况及生产实际等方面对油藏蒸汽吞吐阶段汽窜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块10年开发历程的跟踪及开发数据的分析,对井楼油田一区的汽窜现场表现进行了描述,揭示了井楼油田一区油藏的汽窜规律具有多向性、选择性、重复性等特征,结合汽窜特征、油藏地质特征和蒸汽吞吐生产特点分析汽窜的产生原因,包括油层物性好、原油粘度高、井距过密等。
吕琳
关键词:稠油蒸汽吞吐
渤海湾盆地歧北凹陷古近系沙二段复合三角洲内部结构及空间演化被引量:3
2010年
对歧北凹陷三角洲进行分尺度研究。首先,通过各种地震属性的应用、地震相的追踪和砂分散体系的分析,发现复合三角洲分为西部三角洲和迁移的东部三角洲。然后,利用地震相的追踪能识别出歧北凹陷沙二段三角洲具有类似"s"型前积的反射特征,这是三角洲朵体侧向迁移的地震反射特征。在发现的侧向迁移现象基础上,对地震剖面上侧向迁移的每一个同相轴进行平面上追踪,控制每一个期次的迁移的朵体的平面展布范围,最终获得多个期次朵体的平面展布及演化,发现东部三角洲在沙二段低位体系域时,共向东迁移6次;在沙二段湖扩-高位体系域时,共向东迁移4次。西部三角洲持续垂向加积。侧向迁移现象的存在使得东部三角洲存在不同于其他三角洲的非均质性特征,砂体呈正韵律和反韵律的交互。东部三角洲的孔隙度整体相对较低,平均值14%,低于西部三角洲的平均值24.4%;该沉积类型的总平均渗透率较低,为0.017 2×10-3μm2,低于西部三角洲的0.037 5×10-3μm2;碳酸盐岩含量较高,平均值为13.5%,高于西部三角洲的平均值9.6%。
鲁超焦养泉吴立群吕琳
关键词:内部结构沙二段歧北凹陷
歧口凹陷古近系东二段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综合岩心、录井、测井、3D地震、生物组合等资料,对东二段沉积体系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认为,该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砂分散体系分析,揭示了东二段沉积期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关系,重建了沉积体系域。其中,扇三角洲发育于沧东断层控制的陡坡背景边缘,呈裙带状分布;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凹陷北部的北塘地区,向南延伸至长芦-新港断层下降盘演变为远岸水下扇;源于北部的远岸水下扇受活动性较强的滨海断层、港西断层和歧中断层的影响,呈多阶梯状分布;埕宁隆起刘官庄地区和沙垒田隆起西部发育较小规模的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的发育主要受控于长芦-新港断层、滨海断层、港西断层、张东断层和歧东断层,滨浅湖发育于增幅台、王岗庄、曹妃甸等地区,半深湖-深湖位于驴驹河、高尘头等地区。基于上述研究,预测研究区存在三个有利勘探区带。
吕琳王文革鲁超陈善勇陈长伟于长华吴立群袁淑琴
关键词: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西部歧北凹陷东一段储层砂体的空间配置与成因解释
2012年
运用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对歧北凹陷东一段储层砂体空间配置进行研究,结合岩心、录井、测井、三维地震、镜下微观特征和古生物组合等资料,对砂体成因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发育4个砂组,自下而上分别位于东一下段高位体系域的下部、东一下段高位体系域的上部、东一上段低位体系域和东一上段高位体系域;这4个砂组均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成因相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缘泥,且Ed1x-HST(L)和Ed1s-LST砂组还发育水下重力流沉积;Ed1x-HST(L),Ed1x-HST(H)和Ed1s-LST砂组发育3条水下分流河道,而Ed1s-HST砂组仅发育2条水下分流河道;各砂组河口坝和前缘泥空间展布特征与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特征较相似,水下重力流沉积位于南大港断层下降盘区域;Ed1x-HST(L),Ed1x-HST(H)和Ed1s-HST砂组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性最好,为该区域最主要的储集砂体。
吕琳焦养泉吴立群鲁超顾元荣辉
关键词:歧北凹陷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一段物源—沉积体系重建被引量:16
2012年
采用布格重力异常手段宏观地区分物源区和沉积区,根据重矿物特征分析物源区位置及影响范围,依据地震反射特征识别物源运移方向,通过砂分散体系精细分析和表征物源—沉积体系特征,并利用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进一步佐证物源—沉积体系分析。综合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一段时期存在五个物源区,分别为葛沽物源、小站物源、增福台物源、钱圈物源和北大港潜山物源。葛沽物源为板桥次凹提供沉积物,且沉积物主体呈两支向歧口主凹进一步推进;小站物源、增福台物源和钱圈物源影响范围较小,均呈两支进入板桥次凹;北大港潜山物源为歧北次凹提供沉积物,向马棚口和高尘头地区推进时物源频繁分叉。综合岩芯、录井、测井和古生物等沉积成因标志,认为板桥次凹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歧口主凹和歧北次凹发育深湖浊流体系。
吕琳焦养泉吴立群鲁超荣辉汪小妹
关键词:歧口凹陷沙一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