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超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地震
  • 5篇地震定位
  • 5篇切法
  • 2篇低速层
  • 2篇地震学
  • 2篇地震学证据
  • 2篇内核
  • 1篇地震勘探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 1篇云南地震
  • 1篇运动学特征
  • 1篇震源
  • 1篇震源深度
  • 1篇正演
  • 1篇正演模拟
  • 1篇浅层
  • 1篇浅层地震
  • 1篇浅层地震勘探
  • 1篇重定位

机构

  • 6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8篇周建超
  • 5篇赵爱华
  • 2篇许健生
  • 2篇隗永刚
  • 2篇何正勤
  • 2篇徐小明
  • 1篇蒋伟

传媒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浅层地震勘探中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目前广泛用于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浅层地震勘探特点,通过对浅层小尺度介质进行地震波数值模拟,揭示地震波在不同浅层介质模型中的波场特征和传播规律。为浅层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前合理选择观测系统提供指导性的方案,并能对地震勘探成果解释的合理性给予客观评价。在分析各种数值模拟方法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精度高、易模拟复杂结构的有限元法对百米尺度的浅部模型进行地震波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际采集的共炮点记录对比,主要波组的特征具有较好的相似性。说明用有限元法模拟浅层复杂结构的地震波场是有效和可行的。
蒋伟何正勤赵爱华周建超
关键词:浅层有限元法正演模拟
运用改进的地震定位交切法重定位2001—2010年云南地震
2017年
传统地震定位方法利用震源轨迹确定震源位置,但基于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必然导致定位误差。为此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发展适用于三维复杂地壳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交切法。利用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技术,以离散方式准确计算三维复杂地壳速度模型中的震源轨迹,将震源定位于震源轨迹交汇的密集点。将该方法应用于云南地区地震重定位,得到较高定位精度。
周建超赵爱华何正勤
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交切法研究
<正>交切法是传统的地震定位方法之一。该方法利用震源轨迹确定震源位置,具有稳健和效率高的优点。但传统交切定位的精度(特别是震源深度)较低,一般只是作为辅助定位手段使用。传统交切法基于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假定震源轨迹为...
周建超赵爱华
三维复杂速度模型的交切法地震定位被引量:10
2012年
地震定位是地震监测与减灾研究重要基础.基于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利用震源轨迹确定震源位置的交切法具有稳健和效率高的优点,但定位精度较低,特别是震源深度.为提高震源定位精度,我们提出适用于三维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交切法.将地壳速度模型由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扩展为三维复杂速度模型;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对应的原假设为球面或双曲面的震源轨迹通过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技术予以确定.确定震源位置的震源轨迹以到时差作为约束条件;将震源定位于震源轨迹交汇最密集的点处,即总的到时差残差(RDT)最小的点处.定位结果的不确定性可通过RDT值较小节点的空间分布予以定性表示.考察了准确速度模型、扰动速度模型、扰动观测到时及地震在台网外等4种情况下改进方法的地震定位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的交切法可用于三维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综合利用P波与S波的到时差信息,可明显改善震源位置约束;使用多条震源轨迹进行定位,有助于减少由随机因素导致的定位误差.
周建超赵爱华
关键词:地震定位
PKPdif波——内核低速层存在的地震学证据
2015年
通过对中国数字地震仪台网(CDSN)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记录到的30个,震中距在119.4°~176.1°间,震源深度h〈120km的极远震记录的分析,识别出了PKP波在内外核界面(ICB)上的衍射波PKPdif.根据PKPdif的记录特征,对PKPdif波的成因和传播机理做了设想,设想在距地面约5156.1~5372.2km的深度,即内外核界面下.
许健生徐小明隗永刚周建超
关键词:地震学低速层内核震源深度
复杂速度结构的地震定位交切法研究
交切法是传统的地震定位方法之一。该方法利用震源轨迹确定震源位置,具有稳健和效率高的优点,但其定位精度(特别是震源深度)较低。传统交切法基于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而实际上大部分地震发生于的地壳内部有较强的横行非均匀性。使...
周建超
PKPdif波-内核低速层存在的地震学证据
2019年
通过对中国数字地震仪台网(CDSN)11个台1993—2012年间30个极远震记录的分析,识别出了PKP波入射到内外核界面(ICB)上的衍射波PKPdif波。PKPdif波在震中距120°左右时出现在PKIKP波之前,在震中距150°以后出现在PKIKP波之后,是一个长周期波。为了解释PKPdif波超前于PKIKP波的原因,设想在距地面约5 156.1~5 372.2 km的深度,即内外核界面下有可能存在一个PKIKP波的低速层(厚度约216.1 km)。该设想符合Jeffreys速度模型,给出的PKPdif波在震中距119.4°~176.1°间的走时表填补了目前使用的《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空白。讨论PKPdif波的运动学特征有助于对内外核界面物理性质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分析震相的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
许健生徐小明徐小明周建超隗永刚
关键词:运动学特征
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交切法研究
本文通过实验表明,改进的交切法可用于三维三维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综合利用p波与S波的到时差信息,可明显改善震源位置约束,震源轨迹呈现球形分布;当只适用P波的到时差信息时,震源轨迹呈现椭球形,在椭球形的长轴方向约束较小...
Zhou Jianchao周建超Zhao Aihua赵爱华
关键词:误差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