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
- 作品数:39 被引量:51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美国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历史、现状与前景
-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自问世以来,深受各国政界、学界和公众的关注。与私营商业广播电视相比,公共广播电视具有抵御不良政治和商业势为侵蚀、维护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制度特点。本文以在全球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历史与现...
- 周怡
- 关键词:组织架构节目制作
- 村庄声誉:一个无法略去的集体符号 H村现象的社会学思考被引量:5
- 2008年
- 本文以一个集体主义的村庄能够从毛时代到后毛时代一路走红为案例,从"红"的学术意涵"声誉现象"入手,在村庄声誉从无到有再到持续维系的过程中,探讨村庄人固守集体经济理念的内在机制。基本的叙述结论是:H村的声誉现象可以被叙述在"投资-回报"的经济学解释框架里。这就是,囊括贫困与奋斗经历的投资,所产生的物质、精神、认同和外援社会资本的利益回报,一旦汇聚为村庄人强烈的族群荣誉感,便能使村庄从一个以往行政强制的、贫苦捏合的共同体,走向一个被先进声誉拥戴而自觉"先进"的整合共同体。
- 周怡
- 一般信任模式的跨部门差异及其中介机制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研究被引量:30
- 2013年
- 本文基于"市场"与"国家再分配"两种不同制度环境的讨论,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的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处理潜在的选择性误差,考察了不同部门中个体的一般信任水平。结果显示,相比私有部门(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在公共部门中工作的个体呈现了更高的一般信任水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政治参与水平和相对剥夺感作为中介于工作部门与一般信任水平之间的解释机制是显著的,在公共部门中工作的个体不仅在态度上对内在政治效能感有更高的认定,而且也能积极参与居委会社区的选举。这些特征极大提升了他们的一般信任水平。此外,公共部门中的个体在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上所持有的较低的相对剥夺感也有助于其建立更高的一般信任水平。
- 胡安宁周怡
- 关键词:政治参与能力相对剥夺感
- 传统与现代的交叠——分层话语体系下的中国社会形态及其变迁(1978—2018)
- 2019年
- 社会分层话语下的社会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划分五类社会形态相仿,分层理论依据阶级边界的开放性、地位获得方式、不平等的合法性手段、不平等类型以及不平等程度五大维度,亦区分出五种类型的社会分层体系所对应的社会形态。
- 周怡
- 关键词:不平等程度话语体系社会分层社会形态开放性
- “家”与“家乡”:流动者的乡土情感——“留洋流动”与“农民工流动”的比较被引量:7
- 2011年
- "家"的流动能否让流动者持续饱有"家乡"情愫?借鉴享廷顿对于移民研究的三种类型(旅居者、归附者和双重忠诚者)对两类流动(农民工、留洋流动)作了规模、结构及情感归属上的描述性比较;然后根据伯克的认同变动理论对三类型流动群像作归因解释,基本的研究结论有:(1)当"家"离开"家乡"时,流动者对家乡的情愫是分类型而异的;(2)就对家乡的眷念因素而言,农民工更侧重于土地,留洋者更依从文化;(3)流动者乡土情感的异质性分类,与流动者个体对认同标准、感知、比较及其行为的选择相关。
- 周怡
- 关键词:乡土情感
- “大家在一起”:上海广场舞群体的“亚文化”实践——表意、拼贴与同构被引量:44
- 2018年
- 本文从表意、拼贴和同构三维度,探讨遍布中国街头的初老龄广场舞群体的亚文化实践。通过对上海城区11个广场舞现场的田野调查发现,广场舞群体呈现以下特点:(1)表意实践中,其亚文化表征明显带有不同时代的主文化因素;(2)具体体现为不同"世代意识"下的传统与现代、反叛与顺从、健身与艺术间的拼贴;(3)拼贴的基础是同构,其中,价值理念、身体体验以及群体认同是舞蹈与初老龄女性发生亲密同构的基础性机制。广场舞体现了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我国女性经历中的某些核心价值,也反映了她们退休后转而对另类替代性共同体的期盼。"集体经历"、"独生子女政策"是本文强调的两个引发广场舞亚文化群体兴衰的掣肘因素。
- 周怡
- 关键词:亚文化表意拼贴同构
- 有信仰的资本——温州民营企业主慈善捐赠行为研究被引量:53
- 2014年
- 本文借助韦伯的双利益驱动模型及其"扳道夫"假设,通过对温州民营企业主的问卷调查,分析其慈善捐赠行为的内在驱力及其差异。研究发现:(1)企业主的政治和宗教信仰均能对捐赠行为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但(2)不同信仰在捐赠方向、形式和结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凸显了不同信仰的选择与不同利益之间的亲和性;(3)企业党组织作为外在于企业主权力的制度环境,能够通过影响企业主理念利益的作用程度,影响其慈善捐赠行为。
- 周怡胡安宁
- 关键词:信仰民营企业主慈善捐赠
- 共同体整合的制度环境:惯习与村规民约——H村个案研究被引量:53
- 2005年
- 基于一个集体主义村庄的社区整合事实,本文从惯习和村规民约入手,考察共同体整合的制度环境。目的是想说明,尽管转型发生、分化呈现,但作为村庄共同体层面上的价值认同及集体经济秩序能够保持不变的重要因素在于村庄制度环境的制约。文章从集体消费、频繁的村庄内部流动和无闲暇时间的劳动三个方面,展现了村庄惯习作为无形的道德力量所起的整合作用;又以村规民约的比较分析,强调了作为村庄正式规范的刚性整合原则。它们的实践结果都是将个体整合于集体。
- 周怡
- 关键词:制度环境惯习村规民约
- 信任模式与市场经济秩序——制度主义的解释路径被引量:54
- 2013年
- 信任是市场交换活动得以实现的核心机制。围绕市场经济秩序的信任基础,存在两大相互对照的解释一是以理性选择的算计为基础;二是以非理性的社会嵌入选择为基础。理性选择理论将信任基础建立在纯粹的利益得失、利益保障的各方博弈上;而非理性的社会嵌入选择理论则认为交易过程的经历、交易双方的特征以及社会制度文化是信任归因的基础要素。信任基础往往通过信任模式的表征而与市场经济秩序相联系。中国市场转型期的信任危机实质是普遍主义取向的社会本位—制度信任模式的缺失。其原因在于特殊主义取向的家本位—关系信任模式、国本位—机构依附信任模式作为一种本土的文化结构力量,抵制或挤压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基于制度的信任模式。而调整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信任危机、建立制度信任模式的根本对策为在中观层面上重视完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营造公民参与市场监管的公民文化。
- 周怡
- 关键词:市场经济秩序
- 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实证研究
- 货币政策传导一直以来都是货币政策研究的重要组成领域之一。在投资者理性而且市场有效的前提条件下,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信用渠道传导至实体经济来实现稳定价格及维持经济增长这两个最终...
- 周怡
- 关键词:投资者情绪货币政策传导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