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宣平

作品数:104 被引量:371H指数:10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结肠
  • 24篇基因
  • 21篇结肠炎
  • 21篇溃疡
  • 20篇内镜
  • 18篇溃疡性
  • 18篇溃疡性结肠炎
  • 16篇多态
  • 16篇多态性
  • 15篇细胞
  • 14篇基因多态性
  • 11篇肿瘤
  • 11篇消化道
  • 11篇化道
  • 10篇大肠
  • 9篇镜检
  • 8篇克罗恩
  • 8篇克罗恩病
  • 7篇蛋白
  • 7篇血清

机构

  • 67篇温州医学院附...
  • 3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3篇温州市中心医...
  • 12篇温州市人民医...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作者

  • 104篇夏宣平
  • 44篇薛战雄
  • 43篇王文星
  • 40篇蒋益
  • 39篇林李淼
  • 24篇陈浩
  • 21篇郑君杰
  • 14篇张定亮
  • 14篇林秀清
  • 12篇夏盛隆
  • 12篇徐昌隆
  • 12篇闫峻
  • 12篇蔡振寨
  • 10篇陈小燕
  • 8篇卢光荣
  • 8篇曹曙光
  • 8篇吴昊
  • 6篇邵晓晓
  • 6篇闵小彦
  • 5篇曹曙光

传媒

  • 6篇中华内科杂志
  • 6篇中华消化杂志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温州医学院学...
  • 5篇2007年浙...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胃肠病学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浙江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29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谷胱甘肽转硫酶M1、T1基因型与溃疡性结肠炎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毒物代谢酶谷胱甘肽转硫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是体内重要的Ⅱ相代谢酶, 能催化多种毒性物质排出体外,从而提高机体对外来化合物的解毒作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
蒋益郑君杰薛战雄夏宣平林李淼徐昌隆
文献传递
Th1、Th2和Th17细胞失衡与克罗恩病的关系被引量:13
2017年
背景:免疫功能紊乱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关键环节,研究发现Th1、Th2和Th17细胞比例失衡与肠道免疫失调相关。目的:探讨Th1、Th2和Th17细胞失衡与克罗恩病(CD)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CD患者36例,同期行肠息肉摘除术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取病变部位肠组织和正常肠组织,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Th1、Th2、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和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组肠组织中T-bet、RORγt mRNA表达、IFN-γ、IL-17A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代表Th1/Th2、Th17/Th2比例的T-bet/GATA-3、RORγt/GATA-3比值均显著增高(P<0.05),各转录因子与相应细胞因子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IFN-γ和IL-17A免疫阳性物质均定位于细胞质,在CD患者中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上皮层和黏膜固有层。分层分析显示活动期CD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5);活动期CD代表Th17/Th1比例的RORγt/T-bet比值亦较缓解期显著增高(P<0.05)。结论:肠组织中Th1、Th2和Th17细胞失衡与CD密切相关,Th1、Th17细胞极化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活动期CD以Th17细胞极化为著。
夏盛隆薛战雄蔡振寨夏宣平汤一冰蒋益
关键词:CROHN病TH1细胞TH2细胞
溶质相关载体26A3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溶质相关载体26A3(solute—linked carrier family26memberA3,SLC26A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单倍型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16例UC患者和584名正常对照者,应用多重SNaPshot技术检测SLC26A3(rsl7154444、rs7810937、rs7785539、rs2108225和rs6951457)5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结果UC组中(rs2108225)等位基因(G)和基因型(AG+GG)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65.14%眠58.65%,P=0.030;87.02%VS.81.85%,P=0.012)。与轻中度UC患者相比,重度UC患者中(rs17154444)等位基因(C)和基因型(TC+CC)的频率及(rs7785539)等位基因(C)和基因型(GC+CC)的频率均显著增高(rs17154444:14.00%vs.6.01%,28.00%vs.11.48%,P均〈0.01;rs7785539:8.00%VS.7.38%,P=0.011;16.00%vs.13.93%,P=0.017)。rs17154444,rs7810937,rs7785539和rs2108225)4个SNP位点彼此连锁。与对照组相比,UC组中单倍型(T—A—G-G)的频率增高(62.60%VS.58.20%,P=0.017);而单倍型(T-G-G-A)的频率降低(27.40%vs.31.60%,P=0.041)。结论SLC26A3(rs2108225)基因变异可能增加UC发病风险,rs17154444和rs7785539基因多态性与UC严重程度相关。携带rs17154444,rs7810937,rs7785539和rs2108225构建的单倍型(T-A-G-G)可能增加UC发病风险,而单倍型(T-G-G-A)可能降低UC发病风险。
邵晓晓闵小彦夏宣平林秀清姜利佳丁然蒋益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浙江省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对118例无血缘关系的IBD患者(99例溃疡性结肠炎,19例克罗恩病)以及14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特异性等位基因PCR方法,检测CTLA4外显子4的3′非翻译区包含(AT)n重复序列的等位基因。扩增产物用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结果CTLA4微卫星共有20种等位基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22bp等位基因频率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0.0001/Pc=0.0025,OR=11.393,95%CI:2.574~50.429)和克罗恩病患者(P=0.0003/Pc=0.0050,OR=21.061,95%CI:3.927~112.94)中均显著增高。结论CTLA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浙江省IBD患者显著相关。
蒋益夏冰郑君杰张定亮林李淼夏宣平
关键词: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炎症性肠病微卫星多态性CTLA-4基因等位基因频率溃疡性结肠炎
胆源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白细胞-6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变化。方法 SD 大鼠36只, 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A 组,n=18)和对照组(B 组,n=18)。实验组结扎大鼠胆胰管根部,建立
陈小燕郑君杰薛战雄夏宣平林李淼王文星闫峻蒋益
文献传递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基因多态性与克罗恩病的关系
2017年
目的 在浙江籍汉族人群中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基因多态性与克罗恩病(CD)的关系.方法 收集308例CD患者和573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改良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检测Tim-3的2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036199和rs 10515746,采用Haploview 4.2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分析.结果 CD组和对照组之间整体比较,rs1036199和rs10515746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依据蒙特利尔CD表型分类法将患者分层,结果显示穿透型CD患者中rs1036199的变异等位基因(C)和基因型(AC+ CC)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4%比1.7%,P=0.002;20.8%比3.5%,P=0.023);rr10515746的变异等位基因(A)和基因型(CA+ AA)频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4%比2.2%,P=0.000;20.8%比4.2%,P=0.033).经Haploview 4.2软件分析发现,rs1036199和rs10515746紧密连锁(D&#39;=1.0,r2=0.928).穿透型C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由rs1036199和rs10515746各自的野生等位基因(A)、(C)构建的单倍型(AC)频率更低(89.6%比98.3%,OR=0.153,95% CI0.055~0.426,P =0.000),而由这2个SNP各自的变异等位基因(C)、(A)构建的单倍型(CA)频率更高(10.4%比1.6%,OR=7.287,95% CI 2.584 ~ 20.545,P=0.000).结论 Tim-3的2种SNP(rs1036199和rs10515746)变异可能增加穿透型CD的发病风险,由这2种SNP构建的单倍型(AC)和(CA)可能分别是穿透型CD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
孙良吴昊曹曙光夏宣平林秀清金捷丁然蒋益
关键词:CROHN病
结肠镜单人操作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薛战雄王文星夏宣平林李淼陈浩
关键词:单人操作法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大肠疾病
Photoshop软件联合超声内镜在胃间质瘤不同侵袭危险性分级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Photoshop软件联合超声内镜(EUS)对胃间质瘤(GISTs)不同侵袭危险性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GISTs患者97例,根据其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及肿瘤破溃分为极低危组、低危组、中危组以及高危组,利用Photoshop软件分别测定各组病灶EUS图像的灰度平均值(代表回声强度)及灰度标准偏差平均值(代表回声均匀度),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各组差异。结果不同侵袭危险性GISTs EUS图像有时肉眼难以鉴别;极低危、低危、中危及高危组EUS图像的灰度平均值(代表回声强度)分别为(56.54±6.10)、(59.20±7.51)、(77.77±10.90)和(83.43±12.47),极低危组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与高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危、低危、中危及高危组的灰度标准偏差平均值(代表回声均匀度)分别为(8.46±2.59)、(12.57±5.89)、(12.84±4.15)、(16.69±4.69),除低危组与中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STs侵袭危险性越高,EUS回声强度总体上越高,而回声均匀性总体上越差,EUS联合Photoshop软件分析EUS图像的灰度平均值和灰度标准偏差可在术前辅助判断GISTs侵袭危险性。
周羽翙卢光荣蔡振寨汪青青夏宣平金健威徐昌隆薛战雄
关键词:胃间质瘤超声内镜PHOTOSHOP软件
谷胱甘肽转硫酶M1基因型与汉族溃疡性结肠炎及大肠癌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谷胱甘肽转硫酶(GST)能促进毒性物质从机体排出,其基因多态性与人体对毒性物质的解毒能力相关,因此影响个体对疾病尤其是肿瘤的易感性。本研究通过探索谷胱甘肽转硫酶M1基因型(GSTM1)在正常汉族人群、溃疡性结肠炎(UC)及散发性大肠癌(SCRAC)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旨在阐明UC和SCRAC的遗传易感性。
夏宣平王文星蒋益林李淼陈浩张定亮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硫酶溃疡性结肠炎散发性大肠癌癌易感性汉族人群毒性物质
TRAIL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受体包括死亡受体(DR4、DR5),诱骗受体(Dc R)及护骨素(OPG)。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TRAIL 3’非翻译区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易感性相关。由于TR...
夏盛隆蒋益夏宣平俞俐琴邵晓晓胡定元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