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娄本红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省动物生物工程与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病毒
  • 3篇禽流感
  • 3篇禽流感病
  • 3篇禽流感病毒
  • 3篇流感
  • 3篇H9N2亚型
  • 3篇H9N2亚型...
  • 3篇H9N2亚型...
  • 2篇基因
  • 2篇病毒HA基因
  • 1篇痘病
  • 1篇痘病毒
  • 1篇毒血症
  • 1篇血症
  • 1篇生物学鉴定
  • 1篇禽网状内皮组...
  • 1篇禽网状内皮组...
  • 1篇网状内皮组织
  • 1篇网状内皮组织...
  • 1篇网状内皮组织...

机构

  • 6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娄本红
  • 4篇崔治中
  • 2篇朱秀同
  • 2篇孙贝贝
  • 1篇武专昌
  • 1篇刘思当
  • 1篇孙淑红
  • 1篇张青婵
  • 1篇孙洪磊
  • 1篇赵鹏
  • 1篇吴玉宝
  • 1篇于颖
  • 1篇杜燕
  • 1篇王刚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病毒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抗体选择压作用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变异
将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制备疫苗用的LG1株H9N2亚型AIV接种于SPF鸡胚增殖病毒。对其血凝素/(H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然后进行阳性克隆鉴定。序列测定表明,所扩增的HA基因全长1683 bp ,编码560个氨基酸;...
娄本红
关键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文献传递
ALV-J人工感染鸡病毒血症和抗体反应动态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了解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感染鸡后抗体反应和带毒排毒的规律,以便为制定鸡群中ALV-J感染的预防控制和净化措施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依据。【方法】1日龄和49日龄SPF鸡分别通过注射、口服和接触感染ALV-J,对各感染组的病毒血症、泄殖腔排毒及抗体反应进行动态检测。【结果】不同日龄感染ALV-J后的病毒血症和抗体的动态有很大差异。1日龄SPF鸡注射感染ALV-J后,自2周起开始可检出泄殖腔p27抗原和病毒血症。注射感染组有71%(5/7)鸡在26周内持续带毒排毒,其中有3只鸡在感染后45周仍带毒排毒。其中一只鸡在16周时产生一过性抗体,另两只鸡完全没有抗体。口服感染组仅11%(1/9)鸡呈持续带毒排毒,44%(4/9)鸡仅呈短暂性带毒排毒,且自第8周起即可检测到较高的抗体水平。同笼接触组既不带毒排毒,也无抗体水平,表明未发生传染。49日龄SPF鸡即使注射攻毒后,在19周内的5次检测中,p27抗原和病毒血症均为阴性。攻毒后1周开始出现抗体反应并维持一段时间。49日龄SPF鸡经口服和接触感染,病毒血症和泄殖腔p27均为阴性,也无抗体反应。【结论】1日龄SPF鸡感染ALV-J很容易发生免疫耐受,感染鸡持续带毒排毒而不产生抗体;49日龄SPF鸡感染后,1周可产生高水平的抗体,但不带毒排毒。不同接种方式对ALV-J感染的动态有很大影响,注射感染诱发的病毒血症和耐受性病毒血症显著高于口服感染。
孙贝贝崔治中张青婵娄本红
关键词:P27抗原病毒血症抗体
鸡痘病毒整合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基因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机理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验证FPV野毒株是否存在REV基因整合现象,初步研究整合毒株致病鸡群REV的抗体变化规律、FPV感染组织细胞的病变及发病鸡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特征。【方法】自泰安及周边地区搜集的9例典型FP临床病例取其病变组织分离FPV,电镜观察FPV形态特征、PCR扩增REV-env和LTR序列、ELISA检测FP发病鸡群血清REV抗体变化特征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病鸡的病理学变化。【结果】9株FPV野毒株均有REV基因片段的整合,整合毒株使感染组织细胞的核由原来紧密球状变成较松散的螺旋状;FP患病鸡REV抗体阳性率显著升高;发病鸡除FP的一般病变外,同时显示脾脏、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淋巴组织严重萎缩,网状内皮细胞增生;肝脏、十二指肠、肺脏等器官内的淋巴组织亦表现相应的病理变化;用分离纯化整合REV基因的FPV毒株对SPF鸡试验性感染表明:整合REV基因的FPV毒株试验性感染SPF鸡患痘后期REV抗体水平的变化及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与野毒株FPV自然感染鸡所致病变相同。【结论】泰安及周边地区流行的FPV野毒株普遍存在REV基因的整合现象,整合有REV基因的FPV野毒株的致病性已发生改变,具有REV的某些致病特征。
王刚孙洪磊于颖吴玉宝娄本红刘思当
关键词:鸡痘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基因整合
抗体选择压作用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变异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抗体选择压作用下的遗传变异。【方法】将制备疫苗用的LG1株H9N2亚型AIV分别接种含有母源抗体鸡胚(A组)和不含有母源抗体的SPF鸡胚(B组),并连续传代。其中A组再分为4个独立的传代系列A1-4,B组再分为2个独立传代系列B1-2。在每个传代系列,分别对第10,20,30,40,50代病毒的H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并与原始病毒的序列比较。【结果】LG1株H9N2在没有抗体的鸡胚的传代过程中,仅发生少数碱基的不稳定随机变异,且多为无义突变。在经测序的2个传代序列的10个不同代次病毒,共出现了29个位点变异,有义突变(NS)与无义突变(S)比值NS/S为1.42。但在有抗体的鸡胚的传代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呈现稳定遗传的有义突变。在经测序的4个传代序列的20个不同代次病毒,共出现了45个位点变异,有义突变(NS)与无义突变(S)比值NS/S为3.46。【结论】在鸡胚传代过程中母源抗体提供的免疫选择压确实能影响H9N2的HA基因的变异。同时表明,带有母源抗体的鸡胚是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免疫选择压对病毒抗原性变异影响的一种有效的实验模型。
娄本红朱秀同孙贝贝崔治中
关键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抗体选择压作用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的变异被引量:5
2012年
将LG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带有抗LG1株母源抗体的鸡胚中分4个独立系列连续传40代后,有3个系列从10~20代起在NA基因的#99位发生了可稳定遗传的碱基"G"到"A"的突变,并使氨基酸由蛋氨酸变为异亮氨酸;有2个系列从20~30代起在#473位发生了可稳定遗传的由"A"到"G"的碱基突变,导致相应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为丝氨酸,另一个传代系列在50代时也发生了同样的突变。在无抗体的鸡胚上的2个独立对照系列同样传了80代,在这2个位点没有发生突变,表明这2个突变与抗体的选择压相关。在抗LG1母源抗体阳性鸡胚的连续40代传代过程中,NA基因在有抗体组的四个传代系列碱基的非同义突变(NS)与同义突变(S)比为4.6(32/7),而在无抗体组NS/S比为2.0(16/8)。有抗体组NS/S值显著高于无抗体组,也显示出抗体的选择压作用。
杜燕娄本红武专昌赵鹏崔治中
关键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NA基因基因变异
IBDV超强毒GX8/99株的细胞适应毒和鸡体传代毒的致病性和VP5基因的比较被引量:2
2008年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 Virus,IBDV)的超强毒株GX8/99经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连续盲传23代后,细胞适应毒株GXC23对鸡的致病性显著减弱,对4~6周龄SPF鸡的致死率从85%~90%减为0~5%。GXC23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经2次无限稀释法后得到3个克隆病毒。经SPF鸡回传20代后,相应的毒株GX-2820、GX-4820、GX-5820对SPF鸡的致死率仍维持在0~5%。序列比较表明,GX8/99在传代过程中,其细胞适应毒GXC23有8个碱基突变,其中5个碱基突变导致了氨基酸改变。bp#2T→c突变,导致传代毒ORF中的起始编码子后移了4个氨基酸。而3个克隆化病毒回鸡20代后致病性不变,这几个位点也保持不变,且与3个疫苗株完全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有4个超强毒株和4个强毒株的VP5基因的5个位点与GX8/99原始毒相同,而另3个超强毒及6个强毒株与细胞适应毒GXC23一致。这些结果表明,超强毒GX8/99在细胞传代过程中VP5基因上5个氨基酸的变异主要与适应细胞培养相关而与致病性无关。
朱秀同崔治中孙淑红娄本红
关键词:IBDV细胞适应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