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成刚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运动疗法
  • 2篇上肢
  • 2篇偏瘫
  • 2篇偏瘫患者
  • 2篇重度颅脑外伤
  • 2篇卒中
  • 2篇外伤
  • 2篇疗法
  • 2篇颅脑
  • 2篇颅脑外伤
  • 2篇脑外伤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偏瘫
  • 2篇脑卒中偏瘫患...
  • 2篇康复
  • 2篇急性
  • 1篇动功
  • 1篇对症
  • 1篇对症治疗
  • 1篇亚急性

机构

  • 3篇黑龙江省农垦...
  • 2篇黑龙江省农垦...

作者

  • 5篇宋成刚
  • 3篇张荣国
  • 3篇张俊
  • 2篇范永春
  • 2篇杨珩
  • 2篇刘加丰
  • 2篇朴圣民
  • 2篇陈超
  • 2篇肖颖
  • 1篇刘岩
  • 1篇郝迎新
  • 1篇舒丽伟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高压氧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治疗后GCS评分为(12.85±1.25)分、ADL评分为(58.31±4.98)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陈超范永春张俊宋成刚肖颖朴圣民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疗效
呼吸训练对留置气管套管患者拔管时间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确定呼吸训练手法对气管切开后留置气管套管患者的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内科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手段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治疗。3-8周后分别通过肺感染好转治愈率、ADL量表、拔管时间等方面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改善程度,确定呼吸训练对重症留置气管套管患者肺功能、日常生活状态及拔管时间的影响。结果:经过2个月呼吸训练后,实验组患者肺感染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11.11%,肺感染治疗显效明显(P〈0.001);实验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3);实验组拔管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703)。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训练可提高留置气管套管患者的肺感染治愈率,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缩短留置气管套管的时间,促进患者尽早拔除气管套管,缩短住院时间。
宋成刚刘岩郝迎新刘加丰张荣国
关键词:气管套管拔管时间留置生活自理能力对症治疗常规康复治疗
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46.34%,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的死亡率仅为4.88%,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低,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8.39,5.0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CS评分与Barthel指数分别为(11.57±2.18)分、(67.80±6.26)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9.56,14.52,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可促进功能恢复,降低死亡或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陈超范永春张俊宋成刚肖颖朴圣民
关键词:高压氧神经节苷脂重度颅脑外伤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60例(男47例,女1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运动治疗)和治疗组(强制性运动疗法),每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MA评分、改良Barther指数MB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急性期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建议临床推广。
宋成刚张荣国张俊刘加丰杨珩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康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脑卒中亚亚急性期治疗组和慢性期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均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2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明显改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亚急性期组的FMA和MBI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说明CIMT对亚急性期组的上肢运动障碍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在脑卒中亚亚急性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比慢性期效果明显。
宋成刚杨珩舒丽伟张荣国
关键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上肢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