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珩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ET-CT评价结合早期康复促进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疗效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PET-CT评价结合早期康复对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康复组和早期康复+PET-CT评价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外科常规手术及对症支持治疗,早期康复组在外科手术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早期康复+PET-CT评价组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PETCT评价。3个月后分别通过格拉斯哥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功能改善程度。以CT和PET-CT分别预测早期康复组和早期康复+PET-CT评价组中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苏醒的可能性,评价两种预测方法的准确率。结果:早期康复组患者的GSC、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MA、MBI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ET-CT可提示颅脑损伤区域的脑功能状态并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苏醒可能性。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PET-CT可以早期发现患者的康复进展,并且对判断病情预后有一定帮助。
- 张荣国张俊刘大立杨珩
- 关键词:脑外伤康复植物状态
- 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 舒丽伟杨珩胡旭慧
- PET-CT评价结合早期康复促进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疗效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PET-CT评价结合早期康复对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康复组和早期康复+PET-CT评价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外科常规手术及对症支持治疗,早期康复组在外科手术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早期康复+PET-CT评价组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PET-CT评价。3个月后分别通过格拉斯哥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功能改善程度。以CT和PET-CT分别预测早期康复组和早期康复+PET-CT评价组中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苏醒的可能性,评价两种预测方法的准确率。结果:早期康复组患者的GSC、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MA、MBI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ET-CT可提示颅脑损伤区域的脑功能状态,并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苏醒可能性。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PET-CT可以早期发现患者的康复进展,并且对判断病情预后有一定帮助。
- 张荣国张俊杨珩
- 关键词:脑外伤康复植物状态
-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疼痛和水肿的干预研究
- 2020年
- 目的分析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疼痛和水肿患者经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12月,于该院选取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共100例展开研究分析,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康复训练)和观察组(n=50,康复训练+针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和疼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经康复训练所得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经康复训练+针刺所得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疼痛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疼痛和水肿患者经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改善作用,且能够改善患者程度,可指导广泛应用于临床.
- 杨珩
-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中风肩手综合征疼痛水肿
- 脑功能治疗仪与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功能治疗仪(CVFT)与高压氧(HBO)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160例PSD患者随即分为康复对照组、3个单组(氟西汀组、脑功能治疗仪组、HBO组)、脑功能治疗仪+高压氧组,后4组在康复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治疗,观察并评价5组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Fugl-Meyer评定法评定变化。结果:6周后,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HAMD评分3个单组P<0.05,脑功能治疗仪+高压氧组P<0.01,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评定各组P<0.01;3个单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任一单组比较,脑功能治疗仪+高压氧组(P<0.05,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各单一组治疗PSD及神经功能障碍的疗效基本相同,而脑功能治疗仪+高压氧组优于单一组。
- 胡旭慧杨珩张荣国
- 关键词:高压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康复
-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60例(男47例,女1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运动治疗)和治疗组(强制性运动疗法),每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MA评分、改良Barther指数MB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急性期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建议临床推广。
- 宋成刚张荣国张俊刘加丰杨珩
-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康复
-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脑卒中亚亚急性期治疗组和慢性期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均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2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明显改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亚急性期组的FMA和MBI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说明CIMT对亚急性期组的上肢运动障碍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在脑卒中亚亚急性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比慢性期效果明显。
- 宋成刚杨珩舒丽伟张荣国
- 关键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上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