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文楷
-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SOCS-2和STAT-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SOCS-2)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5(STAT-5)mRNA及蛋白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 师文楷
- 关键词:肝细胞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SABC法临床病理
- 胚胎外胚层发育蛋白抑制剂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应用胚胎外胚层发育(EED226)抑制组蛋白甲基化过度修饰是否具有抗癌活性并研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用不同浓度的EED226处理肝癌细胞4、6、8 d,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5μmol/L的EED226或者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肝癌BEL-7402和SMMC7721细胞株48 h,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EED226对肝癌细胞组蛋白3上的第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H3K27me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和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检测EED226对肝癌细胞株的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导因子(Bim)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EED226能强效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的增殖,抑制效应呈现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作用。处理8 d后,EED226在两个细胞株中的半数细胞活性抑制率(IC50)分别为0.8μmol/L和0.9μmol/L。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2个肝癌细胞株分别经EED226处理与DMSO处理后H3K27me3的表达相比较显著下降。在BEL-7402和SMMC7721细胞中,EED226处理组H3K27me3的下游基因Bim和p2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DMSO组[1.00±0.15比5.67±1.53(t=-5.266,P<0.01),1.00±0.05比6.67±1.53(t=-6.422,P<0.05)和1.00±0.25比6.30±1.50(t=-5.968,P<0.05),1.00±0.10比6.00±1.00(t=-8.6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应的Bim和p21蛋白质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表观遗传调控新型抗癌制剂EED226能够抑制肝癌细胞中组蛋白三价甲基化过度修饰,进而解除对Bim和p21表达的抑制,达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表明EED抑制剂具有一定的抗肝癌作用。
- 李功权唐哲方红波师文楷
- 关键词:组蛋白甲基化
- 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3对肝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3(phosphofructokinase-2/fructose-2,6-bisphosphatase 3,PFKFB3)表达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SMMC-7721细胞分为PFKFB3敲低组(转染shRNA-PFKFB3慢病毒)和对照组(转染shRNA-NC慢病毒)。转染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PFKFB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FKFB3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CCK-8实验检测0、24、48、72 h细胞增殖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并分析2组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GO和KEGG富集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受PFKFB3敲低影响较大的FoxO信号通路相关基因FoxO1、FoxO4、CCNB1、CCND1、CDKN1B、BCL6、GADD45A mRNA相对表达量,筛选出表达差异最明显的基因FoxO4,采用免疫共沉淀法验证PFKFB3与FoxO4的相互作用。结果PFKFB3敲低组PFKFB3 mRNA(0.23±0.02)及蛋白(0.40±0.03)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1.01±0.07、1.12±0.06)(t=34.862,P<0.001;t=18.591,P<0.001)。PFKFB3敲低组转染后培养24、48、72 h时细胞增殖OD值(1.11±0.09、1.74±0.03、3.05±0.09)均低于对照组(1.55±0.02、2.44±0.06、4.00±0.00)(P<0.05),0 h时细胞增殖O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KFB3敲低组侵袭细胞数[(56.00±6.08)个]、迁移细胞数[(120.67±7.57)个]均少于对照组[(432.00±11.00)、(474.67±6.11)个](t=51.811,P<0.001;t=63.108,P<0.001)。2组共检测出2178个差异表达基因(1473个上调基因和705个下调基因),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DNA转录调控的生物学过程,FoxO信号通路受PFKFB3敲低的影响较大。PFKFB3敲低组细胞FoxO1、FoxO4、GADD45A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CCNB1、CCND1、CDKN1B、BC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FoxO4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最明显。
- 师文楷张予川赵永福
- 关键词:肝细胞癌增殖迁移SMMC-7721细胞
- 肿瘤负荷和炎症指标对接受三联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治疗前肿瘤负荷和炎症相关指标对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三联治疗的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构建相应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ACE、TKI及ICIs三联治疗的114例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主要研究终点,将患者的肿瘤负荷指标、炎症相关指标以及其他一般临床指标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筛选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一种新的联合预后预测模型,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比新模型与单一指标、传统分期法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可知,影响接受TACE、TKI及ICIs三联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包括肿瘤负荷评分(TBS)(临界值7.96)(HR=3.421;95%CI:2.112~5.541;P<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临界值3.10)(HR=2.995;95%CI:1.860~4.821;P<0.001)。ROC曲线显示,TBS和NLR对客观缓解率(ORR)的预测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2(P<0.001)、0.700(P<0.001)。整体中位PFS为9.0个月(95%CI:7.102~10.915),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高TBS组相比,低TBS组(≤7.96)患者的PFS更长,中位PFS分别为13.0个月(95%CI:10.819~15.181;P<0.001)和6.0个月(95%CI:4.492~7.508;P<0.001)。而低NLR组(≤3.10)患者比高NLR组患者的中位PFS更长,分别为15.0个月(95%CI:11.426~18.574;P<0.001)和7.5个月(95%CI:6.239~8.761;P<0.001)。基于肿瘤负荷指标中TBS和炎症指标中NLR构建了TBS-NLR预后模型,以TBS≤7.96、NLR≤3.10记为0分,TBS>7.96、NLR>3.10记为1分,根据患者得分情况可分为0分、1分、2分组,即高、中、低敏感组,其中位PFS分别为16.0个月(95%CI:12.359~19.641;P<0.001)、9.0个月(95%CI:7.693~10.307;P<0.001)、
- 张天佑赵双强张景畅秦启明师文楷张国坤赵永福
- 关键词:肝细胞癌炎症预后
- 血清、唾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在口腔鳞癌中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口腔鳞癌(OSCC)、癌前病变患者血清、唾液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OSCC患者63例和癌前病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受试者的血清、唾液MMP-9水平,分析其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MP-9水平对OSCC、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OSCC组、癌前病变组血清、唾液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OSCC组血清、唾液MMP-9水平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P均<0.05)。血清、唾液MMP-9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t=2.258,P=0.028;t=2.219,P=0.037;t=2.097,P=0.040;唾液:t=2.707,P=0.009;t=2.496,P=0.015;t=2.410,P=0.019)。以对照组为参照,血清、唾液MMP-9诊断OS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4、0.947,诊断癌前病变的AUC分别为0.779、0.810;以癌前病变组为参照,血清、唾液MMP-9诊断OSCC的AUC分别为0.749和0.795。结论癌前病变、OSCC患者血清、唾液MMP-9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受OSCC患者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的影响,其对OSCC、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高永强施鹏伟刘晓晓师文楷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口腔鳞癌癌前病变
- 基于TCGA数据的黑色素瘤预后相关miRNA模型
- 2018年
- 目的对黑色素瘤患者进行精准的分组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建立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mi RNAs风险评分模型。方法通过收集TCGA数据库中黑色素瘤患者的mi RNA表达谱和临床资料相关数据,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构建风险评分模型。结果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与黑色素瘤预后密切相关的mi RNA分子,分别为hsa-mi R-7702,hsa-mi R-4442,hsa-mi R-4444-2,hsa-mi R-4461,hsa-mi R-203b和hsa-mi R-1910,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后建立风险评分值的风险评分公式:Risk-Score=(0.245 2×mi R-4461)-(0.101 8×mi R-7702)-(0.197 5×mi R-4442)+(0.108 3×mi R-203b)+(0.133 3×mi R-1910)-(0.173 3×mi R-4444-2)。结论风险评分模型可以有效的根据患者的预后将黑色素瘤患者进行分组,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或可以成为指导黑色素瘤精准治疗的新方法。
- 尚巧利张予川马腾霄谢锋师文楷
- 关键词:黑色素瘤MIRNACOX回归分析
- 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在人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SRC-3基因在94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转录水平,分析SRC-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SRC-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5.3% (52/94);相对应的癌旁肝组织则较少见SRC-3蛋白表达,其阳性率为10.6% (10/94),且阳性染色分布散在、稀疏.肝癌组织中SRC-3 mRNA的转录水平亦高于其相对应的癌旁肝组织(P<0.05).SRC-3蛋白表达水平和SRC-3 mRNA转录水平均与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甲胎蛋白(AFP)水平、病理分级等因素明显相关(P<0.05).结论 SRC-3基因在人肝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SRC-3基因高表达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 罗磊郭文治阎冰师文楷曹胜利方红波赵永福张水军
- 维纳托克在肝癌细胞中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维纳托克(Venetoclax)在HepG2、Hep3B 2个肝癌细胞株的抗癌活性。方法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采用不同浓度的Venetoclax(0、3、10、30μmol/L)处理肝癌细胞,以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0,3,10和30μmol/L Venetoclax作用细胞48 h,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的死亡,0,5μmol/L Venetoclax,作用24 h,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Venetoclax诱导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活化,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Venetoclax对HepG2、Hep3B细胞株均有较强活性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Venetoclax处理肝癌细胞48、72 h,Venetoclax在HepG2细胞株中取得的半数细胞活性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46.5μmol/L和14.2μmol/L;在Hep3B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24.6μmol/L和11.2μmol/L。处理24 h,30.0μmol/L的Venetoclax在HepG2和Hep3B细胞株中诱导57%[对照组、实验组凋亡率分别为(4.00±1.00)%、(56.67±8.51)%,t=-10.650,P<0.01]和54%[对照组、实验组凋亡率分别为(5.67±1.53)%、(54.33±9.87)%,t=-8.440,P<0.01]的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并能诱导肝癌细胞的Caspase-3活化,PARP裂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用0、3、10和30μmol/L的Venetoclax处理48 h,在HepG2细胞株中可诱导3%(3.26±1.71)%,12%[(12.36±1.99)%,(t=-12.36,P<0.05)],32%[(32.38±4.57)%,(t=-10.350,P<0.01)]和67%[(66.71±6.29)%,(t=-16.86,P<0.01)]的细胞死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Hep3B细胞株诱导2%(1.91±0.68)%,16%[(15.72±3.40)%,(t=-6.890,P<0.05)],42%[(42.39±6.86)%,(t=-10.180,P<0.01)]和73%[(73.32±2.69)%,t=-44.490,P<0.01]的细胞死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抑制剂预处理,Venetoclax对HepG2和Hep3B细胞的死亡率分别从56%(56.71±6.29)%降低至11%(10.70±1.43)%,(t=12.350,P<0.01)和68%(68.05±10.16)%至12%(12.7±6.12)%,(t=8.08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netoclax能够通过诱导Caspase的活�
- 李功权唐哲师文楷黄帅
- 关键词:凋亡
- PBL亚型联合CTC对儿童肝母细胞瘤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亚型与循环肿瘤细胞(CTC)联合对儿童肝母细胞瘤(HB)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肿瘤切除术的HB患儿116例,随访并记录患儿术后12个月的生存状态。采集患者术前静脉血,检测PBL亚型及CTC。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PBL亚型联合CTC的预后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联合预测模型与单一指标对HB患儿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联合预测模型为Logit(P)=-20.297+0.192×CD3^(+)+1.511×CD4^(+)/CD8^(+)+0.383×CTC。CD3^(+)、CD4^(+)/CD8^(+)、CTC及联合预测模型预测HB患儿术后生存的AUC(95%CI)分别为0.634(0.488~0.780)、0.606(0.487~0.725)、0.822(0.735~0.909)、0.865(0.786~0.944),联合预测模型与单一指标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结论:CTC、CD3^(+)、CD4^(+)/CD8^(+)联合预测模型可用于HB患儿术后的生存预测。
- 张景畅张天佑师文楷秦启明赵永福
-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循环肿瘤细胞
-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5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 (SOCS2)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5(STAT5) mRNA及其蛋白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4例患者肝细胞肝癌、癌旁组织中SOCS2和STAT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OCS2 mRNA相对量分别为0.089±0.034、0.340±0.083,SOCS2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TAT5 mRNA相对量分别为0.532±0.094、0.276±0.065,STAT5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本实验对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OCS2和STAT5蛋白表达进行定性分析,在肝癌和癌旁组织中均有两种蛋白的表达,但在肝癌组织中SOCS2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而STATS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SOCS2和STAT5表达呈负相关,mRNA比较r=-0.612,P<0.05;蛋白比较r=-0.574,P<0.05.结论 在肝癌组织中SOCS2、STAT5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一致,SOCS2在肝癌组织中为低表达,STAT5在肝癌组织中为高表达,两者可能单独或共同参与HCC的发生发展过程.
- 师文楷曹胜利阎冰郭文治赵永福张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