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凤珍

作品数:23 被引量:163H指数:6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脂蛋白
  • 3篇脂肪酸
  • 3篇提取物
  • 3篇腺癌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底物
  • 2篇淀粉样
  • 2篇淀粉样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浆
  • 2篇血浆脂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血清淀粉样蛋...
  • 2篇英文
  • 2篇整合酶
  • 2篇整合酶基因
  • 2篇脂肪酸合酶

机构

  • 23篇泰山医学院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滨州医学院
  • 2篇汕头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章丘市人民医...

作者

  • 23篇张凤珍
  • 17篇张媛英
  • 14篇翟静
  • 14篇孙凌云
  • 11篇蒋汉明
  • 10篇顾洪雁
  • 4篇史仁玖
  • 2篇高坤山
  • 2篇王涛
  • 2篇曹奇志
  • 2篇郝岗平
  • 2篇王宪泽
  • 1篇张鹏举
  • 1篇顾鸿雁
  • 1篇马培珍
  • 1篇于爱莲
  • 1篇郝冈平
  • 1篇陶如
  • 1篇张景迎
  • 1篇范晖

传媒

  • 9篇泰山医学院学...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预防医学文献...

年份

  • 7篇2005
  • 10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5
  • 1篇199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何首乌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脂肪酸合酶的抑制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研究何首乌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脂肪酸合酶 (fattyacidsynthase,FAS)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速度 ,采用超速离心技术部分纯化人乳腺癌MCF7细胞FAS。不同浓度何首乌提取物与FAS相互作用不同时间后 ,加入底物 ,用分光光度法观察何首乌提取物对FAS的抑制作用。结果 何首乌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人乳腺癌MCF7细胞FAS被部分纯化 ,三种浓度何首乌提取物 (0 .1,0 .5 ,1g/L)与FAS在催化前相互作用 0、5和 10min ,对FAS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 2 4 .6 0 %、2 7.30 %、and 4 2 .75 % (0 .1g/L) ;4 3.5 0 %、5 0 .30 %、and 94 .0 3% (0 .5 g/L) ;98.6 0 %、97.30 %and 97.0 5 % (1g/L)。结论 何首乌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FAS具有抑制作用 ;作用强度既依赖于抑制剂浓度 。
张媛英张凤珍孙凌云王宪泽
关键词:人乳腺癌细胞提取物何首乌脂肪酸合酶底物
产生志贺样毒素的噬菌体φ297整合酶基因(int)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克隆并分析细菌性噬菌体 φ2 97的整合酶基因 (int)。方法 :采用加接头的基因DNA片断为模板进行步移PCR ,根据溶源性噬菌体 φ2 97的染色体DNA上类似于噬菌体 933W的整合酶基因的一个 40个核苷酸设计引物 ,进行扩增、克隆、亚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 :得到了噬菌体 φ2 97编码的整合酶基因 (int)的完整序列 ,它的长度是 1 2 87bp ,编码了 42 8个氨基酸的Int蛋白质。将它们的序列与λ噬菌体的整合酶家族其它成员进行了比较 ,发现噬菌体 φ2 97的整合酶基因 (int)与噬菌体VT1 Sakai的整合酶基因有 79%的同源性 ,噬菌体 φ2 97的Int蛋白与噬菌体VT1 Sakai的Int蛋白在氨基酸序列上有 82 %的同源性。N 末端的氨基酸区域是完全保守的 ,而中心区和C 末端则显示出较大差异。结论 :噬菌体 φ2 97与λ噬菌体的int基因来源于同一基因库 ,噬菌体 φ2 97可能属于λ噬菌体家族。
翟静张凤珍蒋汉明曹奇志
关键词:整合酶VT志贺样毒素亚克隆DNA片断
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基因差异的表达(英文)
2005年
背景:研究表明,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除了具有蓄积低密度脂蛋白作用外还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可在培养细胞及动物体内诱导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表达。目的:采用差异显示-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研究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为进一步阐明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奠定基础。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单位:泰山医学院。材料:实验于2003-07/2004-07在泰山医学院基础研究所完成。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基为M199,在37℃,50mL/L的CO2条件下培养。细胞生长到融合状态时,培养基中加入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至终浓度为400mg/L,诱导处理30h。方法:用差异显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下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并用反向Northern分析证实差异显示基因片段。主要观察指标:①内皮细胞mRNA的差异显示分析。②差异片段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较。③诱导与非诱导小鼠肝脏mRNA的反向Northern分析。结果: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下人血管内皮细胞出现一些上调和下调的基因片段。上调基因有胸腺素β4、FGFRI原癌基因伴随蛋白、FK506结合蛋白、rTSβ蛋白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下调的基因有Apobec-1结合蛋白1、细胞色素B561和ERP72。结论:用差异显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证实在体外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引起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病理变化,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张凤珍张媛英翟静孙凌云蒋汉明顾洪雁
关键词:内皮细胞基因差异表达
银杏叶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脂肪酸合酶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脂肪酸合酶 (fattyacidsynthase ,FAS)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速度 ,采用超速离心技术部分纯化人乳腺癌MCF7细胞FAS。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与FAS相互作用不同时间后 ,加入底物 ,用分光光度法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FAS的抑制作用。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人乳腺癌MCF7细胞FAS被部分纯化 ,三种浓度银杏叶提取物 (0 .1,0 .5 ,1g L)与FAS在催化前相互作用 0、5和 10min ,对FAS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 14 .6 0 %、2 0 .30 %和 32 .75 % (0 .1g L) ;33.5 0 %、4 0 .30 %和 84 .0 3% (0 .5 g L) ;90 .6 0 %、88.30 %和 88.0 5 % (1g L)。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FAS具有抑制作用 ;作用强度既依赖于抑制剂浓度 。
张媛英张凤珍孙凌云王宪泽
关键词:人乳腺癌银杏叶提取物脂肪酸合酶纯化相互作用底物
Fe^(3+)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为了探讨培养基中Fe3+浓度对微藻生长和脂肪酸的影响,作者用含不同Fe3+浓度的培养基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进行了培养,并测定了其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Fe3+浓度为0.5μmol/L,三角褐指藻生长缓慢,比生长速率仅为0.40/d,但C18:2(n-6)和C18:3(n-6)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高,而C20:5(n-3)(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低。当Fe3+浓度高于24.5μmol/L时,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受到抑制,但EP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高。随着Fe3+浓度的增加,三角褐指藻的EPA和PUFAs占干重的比例逐渐下降。
蒋汉明张凤珍孙凌云翟静顾洪雁张媛英高坤山
关键词:FE^3+三角褐指藻脂肪酸EPAPUFAS
何首乌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观察何首乌提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4/05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实验室完成。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组、20mg/kg何首乌组和40mg/kg何首乌组,每组10只。制造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20mg/kg何首乌组和40mg/kg何首乌组于缺血前30min及缺血后1h分别给予何首乌提取物20mg/kg、40mg/kg腹腔内注射。各组大鼠于再灌注后24h检测脑缺血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结果: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20mg/kg何首乌组、40mg/kg何首乌组明显高于缺血组[(85.1±10.2),(103.2±12.9),(62.8±8.7)NU/mg,P<0.01],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②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20mg/kg何首乌组、40mg/kg何首乌组明显低于缺血组[丙二醛含量:(6.58±0.62),(5.41±0.58),(9.24±0.88)μmol/g,P<0.01;一氧化氮含量:(5.83±0.77),(4.71±0.59),(7.65±0.86)mmol/g,P<0.01],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①何首乌提取物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下降及丙二醛、一氧化氮含量的升高,表明何首乌提取物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②何首乌提取物的疗效与剂量有关,高剂量的疗效明显好于低剂量。
张媛英翟静孙凌云蒋汉明张凤珍顾洪雁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何首乌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氮源对等鞭金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8
2004年
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NO3、NH4 Cl、NH2 CONH2 对等鞭金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不在培养基中添加氮源时 ,等鞭金藻生长缓慢。但C16∶0 ,C18∶0 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s)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高。氮浓度在 0 9~ 7 0mmol/L之间 ,等鞭金藻的生长随着NH4 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随着NH2 CONH2 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而受NaNO3浓度变化的影响不显著。以NaNO3或NH2 CONH2 为氮源 ,DH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 ,最适浓度为 3 5mmol/L。以NH4 Cl或NH2 CONH2 为氮源 ,PUFAs占总脂肪酸的比例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且等鞭金藻DHA占干重的比例在 1 8mmol/L的浓度时达到最高 ,分别为1 8%和 1 6% ;以NO- 3为氮源 ,在浓度为 3 5mmol/L时DHA含量最高 ,为 2 2 %。在相同氮浓度下 ,DHA占干重的比例以NaNO3为氮源最高 ,以NH2 CONH2 为氮源时最低。
蒋汉明张凤珍顾洪雁翟静高坤山
关键词:氮源等鞭金藻干重PUFA脂肪酸组成
中药转阴丹联合激素治疗男性不育患者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转阴丹联合激素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的男性不育患者8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组(20例,用强的松)、中药组(28例,用转阴丹)、中西药组(34例,用强的松和转阴丹),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抗精子抗体的转阴率、精浆NO的含量变化及精子各项运动参数。结果 总有效率中西药组为88.2%,中药组为75.0%,西药组为65.0%。中西药组和中药组精浆MO含量、精子运动参数中直线运动速度、直线性、前向性、鞭打频率、精子活力、平均移动角度,精液质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西药组NO含量、前向性、鞭打频率、平均移动角度,精液质量中精子活力和活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转阴丹联合激素可降低精浆NO的含量、改善精子质量。
于爱莲张凤珍张凤雪邢友莲
关键词:激素男性不育症精浆抗精子抗体
血清淀粉样蛋白P与血浆脂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人血清中淀粉样蛋白P(SAP)与血浆脂蛋白中HDL、VLDL和LDL相互作用机制。方法 ①Sepharose 4B(Pharmacia)亲和层析法提取人血清SAP ,DEAE Sepharose层析纯化。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标准SAP(Sigma)检测。采用免疫探针生物素化试剂盒 (Sigma)以 1∶10比例接合于生物素氨基己酸 N 羟基 硫琥珀酰亚胺酯。得到生物素 SAP。②VLDL、LDL、HDL用超速离心法分离。③以TMBZ底物试剂盒用固相平板测定法检测SAP与脂蛋白相互结合。结果 ①生理条件的Ca2 +浓度下 ,生物素 SAP以剂量依赖方式选择性地与HDL、VLDL结合。当SAP浓度分别达到 1.5nM和 2nM时 ,SAP与HDL、VLDL的结合达到半饱和 ,当SAP浓度达到 4nM和 16nM时 ,SAP与HDL、VLDL结合达到饱和。②SAP与HDL和VLDL的结合具有Ca2 +依赖性。③EDTA可影响SAP和HDL、VLDL结合。④无论有无Ca2 +和EDTA存在 ,未发现SAP和LDL间的结合。结论 SAP与HDL和VLDL结合而不与LDL结合。
张凤珍郝冈平孙凌云史仁玖张媛英
关键词:血浆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一次性和连续性灌服乙醇所致实验动物空间辨别和记忆获得障碍及亚力克的预防效应
2005年
目的:观察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亚力克对一次性灌服和连续灌服乙醇所致实验动物空间辨别和记忆获得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08在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完成。①Morris水迷宫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乙醇组、亚力克高、中和低剂量组5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和乙醇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亚力克高、中和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亚力克犤由α-亚麻酸、L-赖氨酸、维生素E和维生素C(432:187:18:8)组成犦1.6,0.8,0.4mL/kg,连续给药11d,在第11天给药前除生理盐水组外其余4组一次性灌服体积分数为0.5的乙醇5mL/kg后立即给药,给药后1h测试逃避潜伏期和目标区逗留的时间比值。②Y型电迷宫法:取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乙醇组、亚力克高、中和低剂量组5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灌服生理盐水;其余4组连续30d灌服体积分数为0.5的乙醇0.06mL/kg。测试小鼠每天的错误次数和反应时间。③避暗法:取昆明种小鼠40只,分组及给药方法同②。测试小鼠的避暗潜伏期、错误次数和受电击时间。结果:40只大鼠和8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亚力克对一次性灌服乙醇所致大鼠空间辨别障碍的预防作用:乙醇组在目标区逗留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值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亚力克高、中、低剂量组(0.22±0.02,0.40±0.08,0.32±0.03,0.36±0.11,0.31±0.04)。②亚力克对连续灌服乙醇所致小鼠空间辨别障碍的治疗作用:亚力克高剂量组的错误次数少于亚力克中、低剂量组和乙醇组犤(1.9±1.3,3.1±1.2,3.7±2.0,5.8±1.7)次犦。亚力克高剂量组的反应时间短于亚力克中、低剂量组和乙醇组犤(2.7±1.3,3.7±1.5,2.6±2.7,12.8±4.6)s犦。③亚力克对连续灌服乙醇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治疗作用:亚力克高剂量组的错误次数少于亚力克低剂量组和乙醇组犤(1.7±1.1,2.3±1.5,4.2±2.2)次�
顾洪雁翟静张媛英陶如孙凌云王涛张凤珍
关键词:记忆障碍乙醇记忆获得障碍实验动物灌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