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李

作品数:25 被引量:190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教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肿瘤
  • 14篇胃癌
  • 13篇预后
  • 11篇胃肿瘤
  • 7篇腹腔
  • 5篇丝裂霉
  • 5篇丝裂霉素
  • 5篇丝裂霉素C
  • 5篇炭吸附
  • 5篇胃肠
  • 5篇淋巴
  • 5篇化疗
  • 5篇腹腔化疗
  • 5篇病理
  • 3篇药代
  • 3篇伊马替尼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胃癌患者

机构

  • 25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张李
  • 24篇梁寒
  • 18篇王晓娜
  • 11篇丁学伟
  • 9篇邓靖宇
  • 9篇潘源
  • 7篇张汝鹏
  • 6篇王宝贵
  • 4篇刘宁
  • 4篇梁月祥
  • 4篇詹宏杰
  • 3篇吴亮亮
  • 3篇崔青皓
  • 3篇蔡明志
  • 2篇付丽
  • 2篇蒋楠
  • 2篇蔡明志
  • 2篇郝希山
  • 2篇刘翔宇
  • 2篇刘勇

传媒

  • 8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胃癌预后相关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EM)与胃癌各种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其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2001年1—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治疗和经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共计276例。回顾性分析这组病例的临床资料,确定EM的相关因素及与胃癌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276例手术标本中有58例(21.0%)EM。无EM者和有EM的胃癌患者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2%、55.4%、45.1%和24.1%、15.5%、8.0%(P=0.000);EM与胃癌病理分类(r=0.163,P=0.008)、浸润深度(r=0.215,P=0.003)、淋巴结转移(r=0.368,P=0.000)、远处转移(r=0.375,P=0.000)、TNM分期(r=0.441,P=0.000)、肿瘤最大径相关(r=0.167,P=0.00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EM为胃癌独立预后因素之一。结论EM与多种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是胃癌独立预后因素。
王晓娜丁学伟张李张晖刘宁张汝鹏梁寒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预后
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胃印戒细胞癌与非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47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胃印戒细胞癌和非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胃印戒细胞癌与非印戒细胞癌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远处转移、TNM分期和手术方式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印戒细胞癌和非印戒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9.6%和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Ⅱ、Ⅲ和Ⅳ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1.0%、45.6%、16.9%和6.0%,I、Ⅱ、Ⅲ和Ⅳ期胃非印戒细胞癌患者分别为79.3%、58.3%、29.2%和11.9%,其中Ⅲ、Ⅳ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与Ⅲ、Ⅳ期胃非印戒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T分期和N分期为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胃印戒细胞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较差。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提高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崔景利梁寒邓靖宇丁学伟王晓娜张李梁月祥蒋楠
关键词:胃肿瘤印戒细胞病理学预后
N3期胃癌D2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 探讨N3期胃癌D2根治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清扫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78例N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180例,女性98例;中位年龄61岁(26 ~ 93岁).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R0切除246例,R1切除32例.D1淋巴结清扫125例,D2淋巴结清扫109例,D2+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PAND)44例.术式包括全胃切除98例,次全切除180例.分析淋巴结清扫范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N3期胃癌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均较高,其中第16组淋巴结转移率达34.1%.Borrmann分型(HR=1.350,95%CI:1.018 ~ 1.790,P=0.037)、手术根治程度(HR=1.580,95%CI:1.076 ~2.322,P=0.020)、浸润深度(HR=1.697,95% CI:1.005 ~2.864,P=0.048)、淋巴结转移率(HR=1.631,95%CI:1.261~2.111,P=0.000)、软组织浸润(HR=1.336,95%CI:1.027 ~1.738,P=0.031)、术后辅助化疗(HR=1.312,95%CI:1.015 ~1.696,P=0.038)、淋巴结清扫范围(HR=1.488、2.114,P=0.054、0.000)及淋巴结检出数目(HR=1.503、2.112,P=0.025、0.000)与N3期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Borrmann分型(HR=1.399,95% CI:1.050 ~1.863,P=0.022)、淋巴结转移率(HR=1.353,95%CI:1.016 ~1.802,P=0.039)及清扫范围(HR=1.725,95%CI:1.111 ~2.678,P=0.015)是N3期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N3期患者至少应检出30枚淋巴结,D2+ PAND可能提高N3期胃癌患者总体生存率.
梁月祥梁寒丁学伟王晓娜张李吴亮亮刘宏根焦旭光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切除术预后
远端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各组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指导远端胃癌根治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远端胃癌患者773例接受D2(D2+)胃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773例远端胃癌患者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为423例(54.72%),各组淋巴结中发生转移的患者所占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NO.6、NO.3、NO.4sb、NO.5组淋巴结。N1淋巴结转移率由高至低依次为NO.3、NO.6、NO.5、NO.4d组淋巴结;N2淋巴结转移率由高至低依次为NO.8a、NO.7、NO.1组淋巴结。50.68%的患者出现NO.8a组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结论:远端胃癌根治性手术应注意NO.8a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必要时应适当扩大淋巴结的清扫范围。
武卫鹏邓靖宇梁寒张汝鹏吴亮亮张李侯亚超谢兴明崔景利
关键词:胃癌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淋巴结转移
围手术期输血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血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例胃癌手术患者,其中未输血者738例(73.8%),输血者262例(26.2%)。除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水平及术中失血量外,其他临床病理资料均用倾向评分法进行配对,分析胃癌输血患者和未输血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1000例胃癌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9.9%。配对前,738例未输血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9.1%,262例输血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范围、手术方式、辅助化疗、术中失血量及围手术期输血情况与胃癌手术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范围、辅助化疗及围手术期输血情况为影响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经配对后,262例未输血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7.7%,262例输血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结论围手术期输血对胃癌患者的长期预后没有影响。
崔景利邓靖宇侯亚超谢兴明丁学伟王晓娜詹宏杰张李梁寒
关键词:胃肿瘤输血病理学预后
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156例胃肠间质瘤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不同危险程度、不同部位以及不同方案治疗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156例成人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改良的NIH危险度分级,30例患者纳入中危组:126例患者纳人高危组,其中67例为晚期GIST(复发转移或病情进展)。肿瘤原发于胃78例,非胃(小肠、结直肠、肠系膜及腹膜后)78例。全组均接受口服伊马替尼400mg/d的治疗,其中根治术后口服伊马替尼89例(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组);另67例为晚期GIST(复发转移或病情进展)患者中,根治术后肿瘤进展后口服伊马替尼26例(根治术后进展治疗组),姑息术后口服伊马替尼27例,未手术而单纯服用伊马替尼14例。比较原发肿瘤不同危险程度、不同部位以及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全组156例患者对伊马替尼治疗的总体耐受性良好。全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56(中位时间27)月,1、2、3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96%、81%和71%。高危组1、2、3年0s分别为95%、77%和65%,中危组均为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原发于胃组患者1、2、3年0s分别为97%、90%和84%;肿瘤原发非胃组患者1、2、3年OS分别为95%、69%和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组患者1、2、3年OS分别为98%、95%和90%。晚期GIST患者1、2、3年OS分别为91%、58%和43%;其中根治术后进展治疗组分别为92%、74%和56%,姑息术后治疗组分别为92%、51%和21%,未手术治疗组分别为77%、27%和0;前组的预后明显优于后两组(P=0.000)。结论高危GIST和肿瘤位于非胃以及晚期患者的预后不佳。根治性手术及应用伊马替尼能够改善晚期GIST患者的预后。
张李蔡明志邓靖宇王晓娜王宝贵刘宁潘源张汝鹏崔青皓梁寒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伊马替尼外科手术预后
阴道不规则出血半年被引量:1
2011年
对1例主诉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半年”的病例进行讨论。该患者入院诊断卵巢癌.PET—CT检查见癌肿腹腔及腹膜后转移,术前分期:HIC期。经多学科讨论。行卵巢癌根治术加右半结肠切除术加横结肠切除术及腹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行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此后。患者出现3次卵巢癌复发,第1次间隔2年8个月,后2次间隔1年。每次均予积极手术切除.第1、2次复发后化疗方案分别采用吉西他滨加奥沙利铂,紫杉醇加卡铂周方案:第3次复发后,考虑患者对化疗不敏感.建议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射对腹膜后淋巴结进行局部放疗。
蔡明志梁寒王晓娜张李
关键词:卵巢肿瘤腹腔转移复发
纳米炭吸附丝裂霉素C腹腔化疗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纳米炭/(Activated Carbon Nanoparticles,ACNP/)吸附丝裂霉素C/(Mitomcin C,MMC/)腹腔化疗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相对活性炭/(Activat...
张李
关键词:纳米炭丝裂霉素C腹腔化疗药代动力学
文献传递
胃癌联合检测CA72-4 CA242 CA19-9和CEA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CA72-4、CA242、CA19-9和CEA,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评价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将203例胃癌患者的4项检测值和临床指标转化为等级型变量,对多个指标的等级变量形式求和构建新的等级变量,分析联合检测值与胃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CA242和CEA组合值≥2者肿瘤分期较晚,CA72-4和CA242组合值≥2者肿瘤体积较大。TNM分期中,CA72-4指标值≥1者肿瘤T分期较晚,CA242和CEA组合值≥2者N分期较晚,CA72-4和CA19-9组合值≥1者M分期较晚的比例更高。病理组织学类型和肿瘤标志物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关联。针对这4项指标,联合检测CA72-4和CEA的检测功效与4项或3项联合的功效相当。结论:上述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并不增加检测功效,但能为预测胃癌的病期、转归和预后提供更多信息。
潘源宋丰举崔林张李刘翔宇梁寒
关键词:胃癌肿瘤标志物CA242CEA
纳米炭吸附丝裂霉素C腹腔化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纳米炭(carbon nan-oparticles,CNP)吸附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腹腔化疗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模型,静脉注射MMC、腹腔注射水剂MMC及腹腔注射MMC-CNP,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解剖裸鼠提取标本,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淋巴结、肠系膜、腹腔液及血浆的MMC浓度,分析不同方法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MMC-CNP可以在淋巴结、肠系膜和腹腔液形成高药物质量分数,并持续维持至少24h,血药浓度极低,P<0.01。水剂MMC腹腔化疗可以形成短暂的腹腔液高药物质量分数,但是不能在淋巴结、肠系膜中形成高浓度,P<0.01。静脉MMC化疗可以在肠系膜内形成短暂的高药物质量分数,但是淋巴结和腹腔液药物质量分数低,血药浓度高,P<0.01。结论:MMC-CNP腹腔化疗具有淋巴靶向性及功能缓释性,是一种预防及治疗进展期胃癌腹腔转移的有效方法。
张李王晓娜丁学伟潘源梁寒
关键词:丝裂霉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