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淑贞

作品数:81 被引量:701H指数:15
供职机构:泰山学院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天文地球
  • 22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篇古土壤
  • 11篇黄土-古土壤
  • 9篇粘土
  • 9篇旅游
  • 9篇黄土
  • 8篇气候
  • 8篇风尘堆积
  • 7篇第三纪
  • 7篇季风
  • 7篇古气候
  • 6篇粘土矿
  • 6篇粘土矿物
  • 6篇晚第三纪
  • 6篇矿物
  • 6篇黄土高原
  • 6篇红土
  • 5篇青藏高原
  • 5篇旅游业
  • 5篇环境意义
  • 5篇古环境

机构

  • 59篇泰山学院
  • 32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山西师范大学
  • 6篇对外经济贸易...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泰安师范专科...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延安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80篇彭淑贞
  • 18篇郭正堂
  • 15篇郝青振
  • 11篇丁敏
  • 10篇张伟
  • 8篇乔彦松
  • 8篇吕臣
  • 7篇韩军青
  • 6篇刘东生
  • 6篇杨炯
  • 6篇葛俊逸
  • 6篇陈栋栋
  • 5篇赵敬民
  • 5篇张伟
  • 4篇程鹏
  • 4篇肖国桥
  • 4篇旺罗
  • 4篇吴海斌
  • 3篇秦利
  • 3篇王希义

传媒

  • 15篇第四纪研究
  • 8篇泰山学院学报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合作经济与科...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科研管理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地理教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西峰红粘土~4.5Ma孢粉记录的植被转变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甘肃西峰红粘土剖面蕴涵了大量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信息,是重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和气候演化的重要地质记录。通过对红粘土地层孢粉学研究,发现孢粉组合特征在~4.5Ma发生了明显转变,乔木植物花粉明显减少,草本植物花粉大量增加,尤其是藜科花粉百分含量显著增加,麻黄出现频率明显增高;孢粉类型C/A(Chenopodiaceae/Artemisia)和B/A(Betula/Artemisia)的比值发生显著变化,反映研究区从~4.5Ma开始植被类型由稀疏森林草原逐步转变为典型草原,甚至荒漠草原,揭示了亚洲内陆生态环境的一次显著变干事件。这一信息与前人研究红粘土中其他替代性指标指示的气候变干过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孢粉组合中藜科植物含量在此时迅速递增,反映黄土高原气候的季节性反差明显加强。青藏高原在~4.5Ma发生的隆升可能是导致这次亚洲内陆干旱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高原对暖湿气流的屏障和加强季节性反差可能是导致干旱化的重要途径。
李杰旺罗裴云鹏彭淑贞
关键词:红粘土孢粉黄土高原青藏高原隆升
西峰风尘堆积的伊利石结晶度及古环境指示被引量:3
2017年
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伊利石结晶度是东亚夏季风的有效指标,但以前对该指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末次间冰期以来的黄土沉积。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西峰第四纪黄土(0~2.6MaB.P.)和三趾马红土上部(2.6~3.6MaB.P.)代表性样品的粘土矿物(〈21μm)进行了测试,结合伊利石化学指数I(002)/I(001)值对伊利石结晶度KObler指数(KI值)指示的环境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四纪黄土伊利石结晶度主要继承了原始风尘特征,而第四纪古土壤伊利石结晶度指数KI值均显著高于相邻黄土,与伊利石化学指数I(002)/I(001)值和成壤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KI指数可以有效地指示整个第四纪黄土沉积的风化成壤强度,对研究东亚夏季风长期演化具有重要的潜力;上新世三趾马红土KI值较高的特征表明上新世期间我国北方夏季风环流整体上较第四纪时期强盛。进一步分析KI值与I(002)/I(001)值的关系后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线性正相关,表明伊利石结晶度的变化是由于风尘堆积在风化成壤过程中,伴随着Fe—Mg离子的不断淋失,伊利石晶体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何超朱丽东彭淑贞林海意张伟丁敏郝青振郭正堂
关键词:伊利石结晶度黄土-古土壤古气候
倒数第二次间冰期以来黄河下游冲洪积物释光年代及其古气候意义
2022年
黄河下游沿岸黄土中沉积的冲洪积物,记录了当时水文和气候变化过程。目前对于黄河流域冲洪积事件的判别和水文重建研究多集中于中游和上游,下游地区冲洪积物研究较少。在鲁中山地北麓和黄河下游南岸之间的黄土沉积中,普遍保存着典型的冲洪积物,选择4个代表性剖面的10个释光样品(小章庄剖面约635 cm厚,采集4个释光样品;直东峪剖面约450 cm厚,采集2个释光样品;九龙峪剖面约290 cm厚,采集2个释光样品;陶峪村剖面约350 cm厚,采集2个释光样品),采用石英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或钾长石红外后红外释光测年法(pIRIR)进行释光年代学研究,释光测年结果与野外地层顺序基本一致。根据冲洪积层沉积时代划分为间冰期(248~196 ka、110~73 ka)沉积、冰期-间冰期转换时期(177~94 ka、142~94 ka)沉积和冰期(26~18 ka)沉积,表明强降水事件在间冰期和冰期-间冰期过渡的气候转换期多发,特别是110~94 ka时段内。研究结果与中国各地多种载体所记录的气候变化过程相互佐证,进一步说明研究区水文、气候变化过程是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本研究补充了黄河下游地区冲洪积物年代学数据,不仅有利于揭示区域环境演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建立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可能联系;同时为区域综合开发、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赵秋月方慜彭淑贞刘宁臧凯旋宋波范念念周锐张伟张文琪丁敏赖忠平
关键词:释光测年黄河下游气候变化
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生物量的动态模拟及其宏观价值评估被引量:4
2020年
植被的生物量具有宏观价值,是对植被系统功能的重要反映。在塔里木河下游河道附近,植被分布较多。研究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生物量及宏观价值变化特征,对于评估生态输水的效益以及制定合理的输水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塔里木河下游的科学调查资料以及2001年的植被资源清查资料,采用实地调查方法推算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柽柳的生物量及其净生产力特征,采用刈割称重的方法推算了林下草本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特征,并对植被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宏观价值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1)2001年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总生物量约为72004t,平均生物量约为322.51kg/hm^2,远低于全国的平均生物量水平(77.4t/hm^2);单位面积的净生产力为18.19kg/(hm^2·年),总净生产力为4060.82t/年。2)塔里木河下游的植被组成以柽柳为主体,胡杨和草本植物的生物量较低;这一方面说明胡杨和草本植物的质量较差,胡杨老化、草地退化严重,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如果对现有的植被进行合理的保护与恢复,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和草地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3)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生物量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的植被生物量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植被生物量可以从2001年的7.2×10~4t增加到2040年的15.2×10~4t。4)基于能值理论与方法,对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生物量的宏观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得出宏观经济价值会从2001年的2000×10~4美元增加到2040年的4200×10~4美元。
王希义王希义彭淑贞徐海量凌红波
关键词:植被生物量生态输水塔里木河下游
风尘堆积中SiO_2/Al_2O_3值与粒度的关系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指示意义被引量:13
2001年
在渭南及洛川剖面将基本未经历风化的黄土样品分离成8个粒级后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50 μm的各粒级样品中SiO_2/Al_2O_3分子比与粒度φ值呈明显线性负相关,即在<50 μm粒级范围内颗粒越粗,黄土的SiO_2/Al_2O_3值越大;而<50 μm各粒级的含量之和占全岩的98%以上.在黄土层中,SiO_2/Al_2O_3与全岩粒度变化有较好的可对比性,而在古土壤中SiO_2/Al_2O_3值反映出一系列全岩粒度无法揭示的信息.
彭淑贞郭正堂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冬季风气候演变古气候学
黄土高原晚第三纪红土的形态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被引量:4
2000年
对甘肃西峰地区晚第三纪红土和第四纪风成典型黄土的化学元素、矿物组成和矿物颗粒形态特征研究揭示出 ,该区红土下部 (6 .2MaB .P .前 )是红化的土壤物质与其它物质一起经流水搬运再堆积的产物 ;中部 (6 .2~ 3.4MaB .P .)未发现再搬运的痕迹 ,是风尘堆积经风化和间歇性地下水位波动作用所形成的 ;上部 (3.4~ 2 .6MaB .P .)是典型的风尘堆积 -土壤序列。由于干旱区的存在是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的前提条件 ,该区大规模风尘物质的堆积起始于 6 .2MaB .P .前后 ,由此我们认为早在晚第三纪作为源区的中国西北和中亚地区干旱化发展趋势已经相当明显 ,而且这种变化特征对黄土高原沉积环境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王卫华彭淑贞赵庆海
关键词:红土形态学黄土高原晚第三纪地球化学特征
基于“课程思政”的地理议题式教学设计研究——以“探究青藏高原的形成”为例被引量:8
2021年
思政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地理议题式教学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合作探究,把学生的思政教育融于教学内容,在探究活动的体验与感悟中,做到学用贯通、知行统一,在辩证与分析的过程中锤炼理性思维、培养有责任担当的优秀品质。
徐健彭淑贞武猛
关键词:教学设计青藏高原
对中小微企业实施第五次减税让利政策的历史借鉴
2015年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证明,"减税则兴,增税则亡"。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成功实施了四次减税让利政策,取得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应。国内外大调整大转换大变革的大背景下,在新政新理念的新时期,笔者建议进行第五次减税让利政策,主要对象是中小微企业,实施单一综合税,税率定为中型企业"十五税一",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三十税一",经过过渡阶段后,对中型企业实施"三十税一",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则实施"0"税率。
吕臣彭淑贞
关键词:减税让利
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百年演变与历史逻辑
2023年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探索并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俱进地根植于“三农”问题的土壤。回顾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百年演变,会发现贯穿其中的历史逻辑。第一,指导思想: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第二,理论武器: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三农”问题;第三,工作方法: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立场解决“三农”问题;第四,政策创新:始终与时俱进地调整“三农”政策;第五,实践经验:始终以人为本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刘艳梅魏怡雪彭淑贞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东秦岭黄土物源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29
2016年
物源是黄土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东秦岭地区西北毗邻黄土高原,处于西北粉尘向东南传输的路径之上。东秦岭黄土物源存在较大争议,对东秦岭黄土物源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物源区古环境信息,为探究东砸冬季风古粉尘搬运和扩散提供关键证据,还可能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物源研究提供新线索。本文选取东秦岭南坡洛南盆地和商丹盆地4个黄土剖面,对其代表性样品进行全岩样品粒度和〈20μm组分的常量、微量元素组成研究,并与黄土高原黄土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东秦岭黄土全岩样品的粒度组成与黄土高原西峰驿马关黄土相似,具有典型风成黄土特征;〈20μml组分的常量元素比值(TiO2/Al2O3)、稀土元素特征参数比值(Lan/Smn、Gdn/Ybn、Lan/Ybn、Eu/Eu*)、微量元素比值(Zr/Nb、Hf/Nb、Y/Nb、La/Nb、Th/Nb、Ta/Zr、Zr/Hf、Y/Ho)、常量和微量元素间比值(A1/Nb、Ti/Nb、Zr/Ti、Zr/A1)等与黄土高原西峰黄土有显著差异。根据风尘动力学研究,〈20μm组分可以在中等风暴条件下远距离搬运,东秦岭黄土〈20μm组分有可能与黄土高原黄土一样都来自西北荒漠区,但是上述地球化学证据排除了东秦岭黄土物质主要来自西北荒漠区的可能,这进一步印证了前人的结论。我们推测东秦岭原地风化物质和河流的冲积物等近源物质可能为东秦岭黄土的主要物源。
李楠郝青振张绪教高新勃韩龙张伟张伟彭淑贞旺罗许冰乔彦松
关键词: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古环境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