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静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预后
  • 4篇肿瘤
  • 3篇肉瘤
  • 3篇手术
  • 3篇腹膜
  • 3篇腹膜后
  • 2篇脂肪肉瘤
  • 2篇乳腺
  • 2篇软组织
  • 2篇神经纤维
  • 2篇神经纤维瘤
  • 2篇神经纤维瘤病
  • 2篇术后
  • 2篇体外循环
  • 2篇外循环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纤维瘤
  • 2篇纤维瘤病
  • 2篇腹膜后脂肪肉...

机构

  • 12篇复旦大学
  • 1篇福建省泉州市...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12篇徐静
  • 9篇童汉兴
  • 8篇陆维祺
  • 8篇张勇
  • 3篇何俊义
  • 3篇陆巍
  • 3篇王炯元
  • 3篇杨华
  • 2篇刘文帅
  • 2篇邵叶波
  • 2篇朱隽
  • 2篇江颖
  • 1篇贾静
  • 1篇陈青
  • 1篇俞慈心
  • 1篇李化
  • 1篇柳菊
  • 1篇侯英勇
  • 1篇徐德民
  • 1篇朱玮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灶手术对初诊Ⅳ期三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索原发灶手术(primary lesion resection,PLR)对Ⅳ期三阳性乳腺癌(triple positive breast cancer,TPBC)患者的预后价值,分析PLR联合系统治疗(systemic therapy,ST)较单纯ST对生存结局影响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PLR的方式对Ⅳ期TPBC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提取SEER数据库中2010至2015年初诊为Ⅳ期TPBC的99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生存结局资料。根据原发灶是否手术分为PLR组和非PLR(NPLR)组,采用1∶1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混杂偏倚。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Ⅳ期TPB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并比较不同转移状况[(单纯骨转移、单纯内脏转移(肺、肝、脑)、骨转移+内脏转移、非常见部位转移)]下2种治疗模式(PLR+ST;ST)的生存差异。并进一步分析PLR方式(保乳术/全乳切除术)对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结果:PSM前,PLR组较NPLR组年龄小、转移灶负荷低、T分期早、N分期晚、分化程度低的患者占比多;PSM后,仅脑转移(P=0.049)、N分期(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M后的64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0~8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57个月,PLR组中位OS为73个月,NPLR组为41个月(χ^2=44.970,P<0.001);PLR组中位乳腺癌特异生存率(BCSS)为74个月,NPLR组为45个月(χ^2=43.373,P<0.001)。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T分期、PLR、化疗、脑转移是影响Ⅳ期TPBC患者OS和BCSS的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表明PSM前后,PLR组较NPLR组都有明显的生存获益。对PSM后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发生脑转移的患者中PLR组并没有生存获益。根据转移状况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单纯骨转移组、单纯内脏转移组及骨转移伴内脏转移组中,PLR+ST组较单纯ST组有明显的生存获益,而在非常见部位转移(骨、肝、肺、脑转移除外)的Ⅳ期TPBC患者中,PLR+ST组较ST组的生存结局无统�
杜俊娴陈枞罗忆泓徐静倪小建朱玮
关键词:远处转移
体外循环技术在腹部软组织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腹部软组织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体外循环技术辅助下的腹部软组织肿瘤切除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无围手术期死亡。6例行全体外循环,3例行部分体外循环。建立体外循环的动脉灌注采用升主动脉途径6例,股动脉途径3例;静脉引流采用下腔静脉途径2例,上腔静脉途径6例,股静脉途径2例,颈静脉途径3例。7例为静脉平滑肌瘤病,1例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1例为平滑肌肉瘤。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发生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给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处理。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57个月,中位数为4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存活,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为一些复杂的腹部软组织肿瘤病例提供了手术完整切除的可能。
徐静李化杨华童汉兴徐德民陆维祺
关键词:体外循环
李金斯坦手术在合并前列腺手术史的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李金斯坦手术在合并前列腺手术史的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1月—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李金斯坦手术修补腹股沟疝的4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合并前列腺手术史组与无前列腺手术史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与临床结局。结果两组间患者腹股沟疝位置和分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组间年龄、身高、体重、BMI、疝手术史等一般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合并前列腺手术史组较无前列腺手术史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P<0.01),两组间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类型、出院后30 d再入院率和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李金斯坦手术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合并前列腺手术史的腹股沟疝患者。
庄秋林徐静薄晓波张泰维曾徳军杨子昂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的外科规范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到2018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腹部软组织肿瘤多学科团队收治的22例IV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1例行分期手术;余21例患者中,不进行CPB、开腹不开胸手术者1例,部分CPB下开腹不开胸手术者9例,完全CPB下胸腹联合切口手术者10例,完全CPB下开腹联合左侧肋间小切口手术者1例。平均手术时间(315±101)min(173~600min),平均出血量(1475±1084)mL(400~9000mL)。围手术期死亡1例;1例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1例术后十二指肠瘘,1例术后凝血功能障碍,1例术后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2~8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盆腔复发及肺良性转移,2例盆腔复发,其余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IVL累及范围广,术前应全面了解肿瘤与静脉及心腔的关系。对于腹盆腔病灶,建议联合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对于累及心脏的IVL,建议体外循环下一期手术完整切除病灶;静脉内瘤栓在静脉及心腔内活动度大时,可经腹部切口完成手术。
徐静张勇童汉兴徐德民陆维祺
关键词: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体外循环一期手术手术策略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蛋白-1预测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价值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灶中胶质瘤相关癌基因蛋白-1(glioma oncogene protein-1,GLI-1)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分析221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随访过程中出现转移、复发的42例患者作为复发转移组;从其余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患者作为无复发生存组;另取确诊为良性乳腺肿瘤患者30例作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和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原发病灶中GLI-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GLI-1在预测乳腺癌复发、转移中的作用。结果:复发转移组、无复发生存组84例患者中,乳腺癌病灶中GLI-1高表达59例(70.24%),低表达25例(29.76%);对照组患者原发病灶中GLI-1的表达为0例;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病灶中GLI-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病灶中GLI-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腋窝淋巴受累情况、肿瘤激素受体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P均<0.05);肿瘤病灶中GLI-1的高表达与乳腺癌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比数比(OR)=7.534,95%可信区间(95%CI)为2.104~26.974)];腋窝受累淋巴结数目不超过3个的乳腺癌患者(pN 0~3)中,原发病灶中GLI-1的高表达与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增高明显相关(P<0.01);肿瘤病灶中GLI-1的高表达与患者术后出现肿瘤肝转移、骨转移密切相关(P<0.05);肿瘤病灶中GLI-1高表达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缩短(HR=1.852,95%CI为1.146~2.994)。结论:乳腺癌病灶中GLI-1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术后的总体生存时间。
张勇贾静江颖童汉兴邵叶波徐静朱隽陆维祺
关键词:乳腺癌
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普外科收治的271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结果本组271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中127例(46.9%)术后复发,144例(53.1%)未发生复发。复发组患者术前评估为复发性病例的患者更多(χ^(2)=15.289,P<0.05)、肿瘤侵犯脏器的比例更高(χ^(2)=10.123,P<0.05)、FNCLCC分级更高(χ^(2)=7.650,P<0.05)。全体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1~58个月)。1、2、3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1.4%、40.3%、30.9%。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复发性疾病、脏器侵犯、分化差的病理类型及高FNCLCC分级均是术后复发的不良预后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性疾病(OR=3.135,95%CI:2.058~4.762,P<0.05)、脏器侵犯(OR=2.577,95%CI:1.214~5.464,P<0.05)及高FNCLCC分级(P<0.05)是术后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疾病状态、脏器侵犯及FNCLCC分级是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
庄奥博吴茜王炯元徐静童汉兴张勇陆维祺
关键词:脂肪肉瘤腹膜后肿瘤复发预后
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腹膜后脂肪肉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RPLS)的临床特点及联合脏器切除术在RPL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4月—2009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8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共完成手术82例次,其中31例次为首次手术,51例次为复发再次手术。完整切除率为70.7%,首次手术完整切除率(87.1%)显著高于复发再手术(60.8%),P=0.009。联合脏器切除32例次,联合脏器切除率为39.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病理类型、首次手术是否完整切除将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肿瘤大小是肿瘤复发的因素。结论:联合脏器切除可提高RPLS的切除率,肿瘤大小是肿瘤复发的主要因素,病理类型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而联合脏器切除、首次手术完整切除等因素对患者总生存时间无影响。
吴磊童汉兴邵叶波陆巍何俊义徐静俞慈心张勇
关键词:腹膜后脂肪肉瘤联合脏器切除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联合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联合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7年6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行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62例。根据I-FEED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将其分为胃肠功能恢复顺利组(I-FEED评分<6分,38例)和延迟恢复组(I-FEED评分≥6分,24例)。选择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白蛋白等可能对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影响的特征性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胃肠功能恢复顺利组和延迟组患者在术前白蛋白水平(P=0.040)、术中出血量(P=0.044)、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P=0.026)、导尿管拔除时间(P=0.021)和住院时间(P=0.017)的相关指标上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术前白蛋白水平可能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顺利恢复(OR=0.84, 95%CI 0.17~4.27,P=0.041)。结论·对于行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白蛋白可作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障碍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杨华陈青邓力曹烨李文翔徐静王炯元王炯元周宇红童汉兴陆维祺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细胞减灭术胃肠功能恢复
乳腺X线立体定位体表标记在触诊阴性乳腺钙化灶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X线立体定位体表标记活检在触诊阴性乳腺钙化灶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X线摄片显示有钙化灶,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4~5级的病例51例,均行乳腺钙化灶手术切除活检,其中25例患者采用乳腺X线立体定位导丝引导切除病灶,26例患者采用乳腺X线立体定位体表标记切除病灶,切除病灶均送病理检查,比较两者的定位准确率、病灶阴性切缘大小及恶性检出率。结果:导丝标记法:平均每位患者行乳腺X线摄片6次,定位中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活检术中切除病灶3次未见钙化,后行象限切除后将钙化灶完整活检,其余患者均术中一次性活检成功;阴性切缘平均值(30.6±8.7)mm;恶性检出率为11%。体表标记法:平均每位患者乳腺X线摄片4次,定位中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均一次性活检成功,阴性切缘平均值(29.1±5.6)mm;恶性检出率为20%。结论:在外科与影像科合作下,乳腺X线立体定位体表标记的手术活检准确率高、创伤小、费用低,较导丝标记更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徐静江颖刘文帅仇奕然
关键词:触诊阴性乳腺病灶钙化
1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性肿瘤11例报告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1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经验。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间收治的11例1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性肿瘤病例相关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资料、治疗及预后特点。结果本组11例患者,除1例肾上腺肿瘤较小未手术未明确病理类型外,其他1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5种病理类型的肿瘤发生。其中胃肠道间质瘤4例,恶性周围神经鞘瘤3例,神经纤维瘤1例,成熟型畸胎瘤1例和乳腺浸润性导管腺癌1例。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1例肿瘤复发带瘤生存,7例术后无瘤生存。结论 1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性肿瘤是一类特殊的肿瘤,具有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困难、病理类型多、预后较相应散发性肿瘤差的特点。开展针对1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群的定期体检,提高该类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可能会改善预后。
童汉兴徐静何俊义谢斌陆巍张勇陆维祺
关键词:病理类型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