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翠霞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重庆市气象局开放式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降水
  • 2篇TRMM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区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分布
  • 1篇三峡库区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因子
  • 1篇区域人口
  • 1篇重庆都市区
  • 1篇卫星
  • 1篇可靠性
  • 1篇可靠性分析
  • 1篇库区
  • 1篇基于GIS
  • 1篇NPP
  • 1篇Z指数
  • 1篇GIS

机构

  • 4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重庆市气象局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朱翠霞
  • 3篇陈阿林
  • 2篇鲁小平
  • 2篇嵇涛
  • 2篇刘琳
  • 2篇吴建峰
  • 1篇杨扬
  • 1篇李琼瑶
  • 1篇李月臣

传媒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遥感信息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区域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以重庆都市区为例被引量:11
2013年
人口分布空间化是解决统计数据与自然要素数据融合分析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2009年重庆市的人口统计数据,以居民点为指示因子,使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居民点分布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分别为-0.608、-0.902、0.94、0.994、0.952、0.995、0.957。利用居民点缓冲区的概念,用因子分析法得到海拔高度、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及河流水系4个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726 75、0.000 6、0.026 7及0.248 0,然后通过数据融合实现研究区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结果表明,通过数据融合产生的人口密度与各区县实际平均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大于0.85。最终生成的栅格人口密度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区内部人口分布的空间化。
朱翠霞陈阿林刘琳
关键词:人口分布空间化GIS重庆都市区
三峡库区(重庆段)TRMM降水实用性分析及时空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利用17个气象站点的实测降水量分别在年、季、月尺度上验证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卫星降水数据的精度,并基于TRMM降水数据分析了研究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TRMM降水与站点实测数据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数据在该研究区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年尺度上,拟合优度R2=0.79,通过a=0.01置信度检验,相关系数R=0.89;季尺度上,各季节都通过a=0.01置信度检验,春季拟合优度相对较低(R2=0.62);月尺度上,拟合优度R2=0.71,通过a=0.01置信度检验,相关系数为0.84。②降水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增的趋势,高值区分布在东北部区域,低值区分布在西南部区域,中值区分布在中部、南部以及西部的山脊边缘区域。③降水差异显著,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大部分降水集中在5~8月,占全年降水的60%左右,12月到第二年2月降水仅占全年的5%左右。
吴建峰陈阿林嵇涛朱翠霞鲁小平
2001年~2010年重庆地区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2
2013年
以2001年~2010年MOD17A3的年均NPP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定量分析了重庆地区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1年~2010年重庆地区植被NPP整体呈微弱上升趋势,植被覆盖略有增加,且总体分布呈现从南到北递减的趋势;重庆地区植被NPP增加幅度由南到北递减且整体变化幅度较小,仅部分区县变化幅度较大.不同的植被类型的NPP存在差异,其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草地>农田植被>混生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针叶林>灌丛.就气候因子与植被NPP的相关性而言,NPP与气温的相关性不明显,NPP与降水的相关显著性存在空间差异.
刘琳李月臣朱翠霞杨扬李琼瑶
关键词:NPP时空变化特征气候因子
基于卫星降水的重庆市旱涝监测及其可靠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弄清重庆地区旱涝变化规律,为该地区旱涝监测、农业生产等提供参考,以处于长江流域上游的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将TRMM 3B43月降水数据运用到单站点旱涝监测Z指数中,构建基于遥感数据的TRMM-Z指数,从而对重庆市2000—2011年间的旱涝情况进行年和月尺度上的监测,并利用同期气象站点Z指数对TRMM-Z指数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1)TRMM-Z指数监测方法在区域旱涝监测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精度。TRMM-Z指数与气象站点Z指数年尺度相关系数为0.87,月尺度为0.85,都通过了P<0.01的显著性检验。(2)年旱涝特征,在2000—2011年际间重庆地区共发生2次干旱(大旱、极旱)、2次洪涝(大涝、极涝),波及范围基本覆盖整个重庆地区。其余年份TRMM-Z指数在正常的范围,但也有局部区域受到一定程度旱涝灾害。(3)月旱涝特征,TRMM-Z指数围绕0呈锯齿状增大减小交替变化,其中,2011年4月干旱程度最强,TRMM-Z指数达-1.878,2007年7月洪涝程度最强,TRMM-Z指数达1.930;旱涝统计显示,洪涝发生频次略高于干旱,1年12个月里,平均约有2.6个月发生洪涝,2.5个月发生干旱;从旱涝变化趋势来看,1月、9月、10月呈下降趋势,其中1月下降幅度最大,其余各月均呈上升趋势;2006年的7月和8月表现为最干旱月份。
吴建峰陈阿林嵇涛曹广杰朱翠霞鲁小平
关键词:Z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