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峰
- 作品数:25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重庆市干旱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该文利用重庆市34个气象站点2003—2013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Pa)从年、季度尺度分析重庆市的干旱时空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全年降水丰富,夏秋降水最多,冬季降水最少;整体上降水由北、东、南三个方向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减少;(2)重庆全年均有可能发生干旱,夏季干旱强度最大,干旱呈现上升趋势。(3)整个研究区都有干旱发生,其中西部地区干旱最严重,东南部部分区域受干旱影响相对较小。
- 吴建峰谭燕安佑志罗绪强张凤太
- 关键词: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特征
- 贵阳市A级旅游景区分布特征研究
- 2020年
- 以贵阳市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贵阳市A级旅游景区的特征。结果显示:(1)从数量和趋势特征来看,贵阳市A级景区的数量和等级呈增长趋势;(2)景区的基尼系数为0.92,反映出贵阳市A级旅游景区分布不均衡;(3)贵阳市A级景区呈现出了以云岩区和南明区为主核心的高密度分布区、以花溪区为次核心的分布地带;(4)贵阳A级景区体现出旅游地意象维度具有全面性、旅游地意象要素具有系统性。
- 曹广杰吴建峰刘锋
- 关键词:A级旅游景区
- 典型岩溶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 2020年
- 鉴于极端降水会增加灾害的可能性,为确定极端降水变化特征,以典型岩溶地貌的贵州省为例,根据贵州省18个气象站点1964~2016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利用GIS空间差值法、百分位阈值法、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强度、年极端降水量和年最大降水量4项指标。结果表明,贵州省极端降水阈值由西北向东南递增,黔南州为高值中心;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由东南向西北递增,黔南州、黔西南州受极端降水事件影响大,且各地多年均为减少趋势;4项指标都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频次和年极端降水量为下降趋势,强度和年最大日降水量为上升趋势,且极端降水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季;贵州省极端降水事件未发生突变现象,但极端降水存在5~7年短周期、24~26年长周期振荡变化。
- 甘露刘睿吴建峰吴建峰李想
- 关键词:极端降水MORLET小波
- 重大节事对旅游城市入境旅游的影响研究——以北京为例被引量:3
- 2015年
- 重大节事作为促进旅游发展的一种方式是增加当地旅游人数的措施之一,同时也是旅游活动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北京作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重大节事的举办对于北京入境旅游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采用本底趋势线和月指数方法分析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伦敦奥运会对北京入境旅游的影响。研究表明:(1)北京奥运会增加了北京在奥运会举办期间的入境旅游人数,同时也抑制了举办期前后的入境旅游人数;(2)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为北京的入境旅游起到了积极的辐射作用;(3)伦敦奥运会举办后对北京入境旅游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但总体影响不大。
- 曹广杰王昕吴建峰
- 关键词:重大节事本底趋势线入境旅游
- 多源遥感数据的降水空间降尺度研究——以川渝地区为例被引量:18
- 2015年
-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传统地面气象站点实测的单点数据,不能有效地反映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目前,以遥感数据获取的降水产品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地形地势复杂区域,遥感降水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与数据精度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因此,本文以四川重庆(川渝)地区为例,通过建立降水产品降尺度算法,以实现降水产品的降尺度估算,提高降水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依据在不同尺度下(0.25°、0.50°、0.75°和1.00°),TRMM 3B43、地理因子,以及MOD13A3(NDVI)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对比这4种尺度下的回归模型,选择其中精度最高的作为最终的降尺度算法,然后再把这种降尺度算法应用到1 km分辨率下进行降水估算。进一步,以区域差异分析(GDA)和区域比率分析法(GRA)对降尺度估算的降水数据进行校正,并结合部分地面气象站点实测的降水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降尺度算法是可靠的,能有效提升降水产品的空间分辨率,同时GDA和GRA校正方法能减小误差,进一步提升降水估算的精度,满足区域地表过程应用的需求。
- 嵇涛刘睿杨华何太蓉吴建峰
- 关键词:NDVI
- 中国天眼工程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环境效应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FAST(中国天眼)工程周边的贵州省平塘县、惠水县、罗甸县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变化,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FAST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2000,2005,2010,2013和2017年5期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运用RS和GIS技术解译遥感影像数据获取惠水县、罗甸县、平塘县“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数据,计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其生态贡献率,分析研究区近20 a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特征及区域生态环境响应状况。[结果]①FAST周边林地面积比例最大,但呈减少的趋势。研究区土地利用面积表现为:生态用地>生产用地>生活用地,但生活和生产用地面积增加,分别由1661.74和12.84 km^(2)增加到1674.07和25.66 km^(2),生态用地面积则由6610.55 km^(2)减少到6590.86 km^(2)。②FAST工程建设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促使FAST周边林地生态用地、草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水域生态用地相互转换,其中林地生态用地的转出面积最大,占转出面积的46.14%。③FAST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0.4710下降到0.4681,生态环境呈现下降的趋势,FAST周边的发展促使高生态环境土地利用转向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类型。[结论]FAST周边的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存在耦合关系,生态环境质量随生态用地向生产、生活用地转变呈现下降趋势。提高FAST周边生态用地质量,有助于FAST工程的安全运行。
- 刘金环李威吴建峰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
- 基于SPI指数的近50年重庆地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 揭示重庆地区年和季度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的演变特征,为该区应对干旱灾害,制定针对性减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 基于重庆地区34个气象观测站1964-2011年逐月降水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干旱指标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干旱强度频率方面,重庆地区干旱发生的频率具有较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其中年、春、夏和冬季干旱发生频率相差不大,在25.9%~35.1%范围,秋季的发生频率范围幅度较大,介于16.7%~40.0%之间。干旱强度方面,在年和季节尺度上整体呈现一定的增加趋势,其中秋季和年度相对趋势更明显,近50 a研究区年度和四季主要以轻旱和中旱为主,整体上夏季和秋季干旱强度比另外两个季度和年度表现更强一些。[结论]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适用于重庆地区,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的监测指标;重庆地区干旱发生的频率具有较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
- 孙德亮吴建峰李威曹广杰
- 关键词:干旱
- 社会经济因素对涪江流域土壤氮素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射洪县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社会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以随机采样的土壤样点数据为基础,并结合社会经济数据,运用ArcGIS 9.3的地统计学、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该县土壤全氮含量1.08±0.29g/kg,碱解氮含量100.24±34.80mg/kg;全氮高值区(>1.4g/kg)位于严家沟和向家营附近,在碾槽坝等地形成两个低值区(<0.9g/kg);碱解氮高值区(>140mg/kg)主要在万柏山和鲜家坪,低值区(<80mg/kg)主要位于碾槽坝等地带;(2)随着距离的增加,城镇周围全氮先增加后减少,碱解氮逐渐减少;道路周围全氮没有变化,而碱解氮逐渐降低;宅基地周围全氮没有变化,而碱解氮逐渐增加;(3)不同类型、不同地貌区的城镇、道路和宅基地,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4)不同的氮肥、磷肥和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氮含量影响不同,其中氮肥对碱解氮影响明显。[结论]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壤氮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 朱林富李婷张世熔杨华吴建峰
- 关键词:全氮碱解氮地统计学缓冲区施肥
- 基于Morlet小波分析的云贵高原区春季降水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春季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季节,春季降水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以处于云贵高原区的贵州省为例,利用1961-2013年19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在Matlab、Suffer等软件支持下,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orlet小波分析,研究贵州春季降水变化趋势、降水振荡和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整体上,研究区近53 a春季降水呈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降水偏多,80年代中期以后,降水偏少;遵义地区春季降水减少最显著,凯里地区降水减少最缓慢。(2)整个研究区春季平均降水量为297 mm,毕节地区平均春季降水量最少,只有约190 mm,铜仁地区平均春季降水量最多,达到403 mm。(3)整个研究区和典型研究区春季降水都存在着明显的周期变化规律,长周期强于短周期,各区域代表站春季降水量较活跃的主要有25、32、28~32 a振荡周期。
- 吴建峰罗娜罗娜张凤太
- 关键词:春季降水MORLET小波分析
- 极贫困峰丛洼地农村居民点空间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以峰丛洼地形为主的极贫乡镇——大营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营镇农村居民点呈现出"西密东疏"的空间分布特点,具有显著的聚类空间结构特征。大营镇农村居民点的分布随着坡向、坡度、道路延伸方向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大营镇居民点在坡度较低、坡向为阳坡的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并且受道路因素影响呈条带状分布;居民点在坡度较大、距离公路较远的山区也有分布,但其分布受到社会和自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 冯旭莲吴建峰吴建峰
- 关键词:峰丛洼地农村居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