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辉

作品数:365 被引量:934H指数:14
供职机构:日照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7篇期刊文章
  • 77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34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69篇烧伤
  • 68篇细胞
  • 49篇吸入性
  • 45篇吸入性损伤
  • 39篇通气
  • 34篇免疫
  • 33篇创面
  • 31篇伤患者
  • 31篇烧伤患者
  • 24篇瘢痕
  • 22篇烫伤
  • 21篇氯化
  • 21篇氯化镧
  • 19篇皮瓣
  • 18篇心肌
  • 18篇伤创
  • 17篇严重烧伤
  • 16篇休克
  • 16篇血清
  • 14篇喷射通气

机构

  • 215篇江西医学院第...
  • 102篇南昌大学第一...
  • 54篇江西医学院
  • 28篇南昌大学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深圳市第二人...
  • 9篇江西省医学科...
  • 6篇江西省人民医...
  • 6篇日照市人民医...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上海市第七人...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杭州市第二人...
  • 2篇丽水市人民医...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汕头大学
  • 2篇浙江省台州医...
  • 2篇江西省药物研...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65篇李国辉
  • 99篇郭光华
  • 65篇曾元临
  • 56篇吴燮卿
  • 54篇刘德伍
  • 51篇苏子毅
  • 50篇曹勇
  • 43篇闵定宏
  • 40篇曹勇
  • 32篇詹剑华
  • 28篇辛国华
  • 27篇余於荣
  • 26篇肖长辉
  • 26篇郭菲
  • 25篇毛远桂
  • 25篇廖立新
  • 23篇王文
  • 22篇熊龙
  • 20篇赵英
  • 18篇张志安

传媒

  • 76篇江西医学院学...
  • 60篇中华烧伤杂志
  • 24篇江西医药
  • 1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0篇中国微循环
  • 9篇第四届全国烧...
  • 9篇中华医学会烧...
  • 8篇中国危重病急...
  • 6篇第五届全国烧...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实用临床医学...
  • 5篇中药药理与临...
  • 4篇中华整形外科...
  • 4篇安徽医学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20篇2009
  • 8篇2008
  • 22篇2007
  • 35篇2006
  • 26篇2005
  • 30篇2004
  • 19篇2003
  • 32篇2002
  • 42篇2001
  • 27篇2000
  • 14篇1999
3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烧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2005年
范锟铻朱志祥李国辉刘德伍
关键词:血T淋巴细胞亚群外周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障碍
深度烧伤创面的早期处理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探讨深度烧伤后早期处理与后期畸形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多种深度烧伤病例,分析其处理方法、手术时间和修复后外观、功能状态及再次手术率等,总结最佳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
闵定宏刘上基余於荣张志安李国辉
文献传递
重度吸入性损伤早期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
2001年
目的 :观察重度吸入性损伤早期通气功能、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复制犬重度蒸气吸入性损伤模型 ,于伤后 1h ,2h ,3h ,4h测量呼吸循环有关参数 ,并与伤前值进行比较。结果 :伤后 1h ,2h ,3h ,4h的平均呼气流率 (V·E)、呼气流率峰值 (V·Emax)、呼气潮气量 (VT ,E)和呼气每分钟通气量 (VE)均显著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呼吸率 (RR)在各时相点也降低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而吸气时间 (T1)和呼气时间 (TE)均无显著变化 ;伤后 1h ,2h ,3h ,4h的心率 (HR)和心输出量 (CO)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肺动脉压 (PAP)显著升高 (P <0 .0 5 ) ,中心静脉压 (CVP)于伤后 1h ,2h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平均动脉血压 (MAP)和肺楔状压 (PCWP)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重度吸入性损伤早期即可发生肺通气不足 ,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 ,及时监测有关通气功能、血气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
郭光华熊龙范锟铻钱克俭王联群赵为禄李国辉曹勇
关键词:气体交换血流动力学
小儿吸入性损伤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儿女,3岁。2010年12月11日21时,于狭小封闭空间内吸入大量由棉絮燃烧产生的浓烟,2h后被救出。患儿无昏迷及恶心呕吐,咳嗽频繁且痰中带有黑色颗粒,气促、声嘶,无喘呜音,随即送当地医院救治,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处理。因病情危重,于伤后7d转入笔者单位治疗。
胡清泉张友来辛国华廖立新李国辉曾元临
关键词:吸入性损伤恶心呕吐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情危重患儿
NOTCH信号在造血前体细胞扩增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正>造血前体细胞扩增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传统的方法扩增往往导致造血前体细胞的分化。Notch受体和配体在造血系统中广泛存在,活化的notch信号可抑制造血前体
李国辉梁英民韩骅黄斯勇康志杰徐恒
文献传递
用冻干和干燥猪皮治疗烧伤26例
1999年
目前国内治疗烧伤大都使用冷藏、冷冻猪皮。为了应用及贮存方便,我们研制了冻干和干燥猪皮,用于烧伤患者治疗覆盖创面26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冻干和干燥猪皮的制备:用40~60kg白色猪、活杀,剃毛清洗,剥下猪皮,削去脂肪,裁成长20~30cm、...
易先锋李国辉吴燮卿曹勇
关键词:烧伤
高频部分液体通气治疗吸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观察高频部分液体通气治疗吸入性肺损伤的效果 ,并与单纯高频喷射通气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 16只犬经蒸气吸入造成吸入性肺损伤模型 ,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2组动物致伤后均行高频喷射通气 ,治疗组动物同时经气管导管将氟碳液体 ( 3ml/ kg)缓慢注入肺内 ,实行高频部分液体通气治疗 ,于 30、6 0及90分钟测定动脉血气、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结果 :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 ( Pa O2 )进行性上升 ,各时间点与致伤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 P均 <0 .0 5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Pa CO2 )也逐渐增高 ,于 6 0和 90分钟显著高于致伤后水平 ( P均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各时间点的 Pa O2 稍有升高 ,而 Pa CO2 于 90分钟显著增高 ( P<0 .0 5 )。在各时间点的动、静态气道阻力和动、静态肺顺应性 ,2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频部分液体通气与单纯高频喷射通气相比 ,更有利于动脉血氧合 ,但也有轻度 CO2 潴留现象。
郭光华钱克俭熊龙王联群范锟鋙李国辉赵为禄曹勇
关键词:吸入性肺损伤氟碳氧合作用
牛磺酸对烧伤大鼠心肌线粒体成份和酶活性保护作用研究(摘要)
目的牛磺酸对大鼠烧伤后心肌线粒体成份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大鼠30%Ⅲ度烫伤(烧伤组),伤后即刻腹腔注射2%牛磺酸液(200mg/kg 体重)(牛磺酸治疗组)。两组均于伤后1、3、6、12、24、48h 检测心肌线粒体...
李国辉万福生
文献传递
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GRP94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以探讨严重烧伤后心肌损伤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30%Ⅲ度烫伤模型,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TNFα的含量,RT-PCR和免疫组化分析GRP94的表达。结果烧伤组大鼠伤后3 h血浆中cTnT含量即呈显著升高(P<0.01),心肌中GRP94 mRNA和蛋白表达于烧伤后3 h显著性升高,12 h达峰值,24 h还呈显著升高;大鼠烧伤后3 h心肌中Caspase-3活性开始升高,12 h达高峰,48 h后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牛磺酸治疗组GRP94的表达和Caspase-3活性较烧伤组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严重烧伤可引起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牛磺酸对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有保护作用。
万义福许宝华张玉珍万福生李国辉
关键词:烧伤内质网应激葡萄糖调节蛋白心肌损伤牛磺酸
氯化镧对内毒素诱导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探讨稀土化合物氯化镧对内毒素效应的影响。 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 ,用内毒素 (lipopolysaccharide ,LPS)对其进行诱导实验。采用ELISA法及SYBRGreen荧光定量RT PCR方法 ,观察氯化镧对LPS诱导的小鼠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及TNFαmRNA表达的影响。BALB/C小鼠随机分为 2组 ,分别给予致死量LPS及经氯化镧处理的LPS ,观察 7d内小鼠死亡率。 结果 经氯化镧处理的LPS诱导的小鼠 ,MTNFα分泌量及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LPS组 (P <0 .0 1)。经氯化镧处理的致死量LPS攻击小鼠 ,其死亡率明显低于LPS对照组。 结论 氯化镧具有降低内毒素毒性。
汪泱袁铿曹勇李国辉戴育成周水莲
关键词: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巨噬细胞氯化镧革兰阴性菌感染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