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出血
  • 3篇化道
  • 2篇综合征
  • 2篇胃肠
  • 2篇出血
  • 1篇低血压
  • 1篇低血压状态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地塞米松磷酸...
  • 1篇地塞米松磷酸...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化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发育
  • 1篇血管发育不良
  • 1篇血压
  • 1篇阳性
  • 1篇胰腺

机构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李宁
  • 7篇陈东风
  • 3篇颜綦先
  • 2篇张艳梅
  • 2篇彭安国
  • 2篇杨均
  • 2篇潘大维
  • 2篇肖潇
  • 2篇张寅
  • 2篇王军
  • 1篇刘卉
  • 1篇胡辂
  • 1篇李丽
  • 1篇赵敦勇
  • 1篇傅鑫
  • 1篇刑寒阳
  • 1篇沈小春
  • 1篇何燕
  • 1篇樊丽琳
  • 1篇闫庆军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胃肠病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胃肠血管发育不良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2016年
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angiodysplasia,AD)在临床上较少见,除有呕血、黑便外常无其他相关症状及体征,胃肠镜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本文针对AD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作一概述。
李宁陈东风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血管发育不良
孤立性盲肠溃疡综合征一例
2013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2011年5月26因腹痛伴间断血便2年收入我利。患者于2009年5月、2010年12月及2011年4月先后3次解暗红色血便,每次艟约100~200g,
潘大维李宁彭安国陈东风
胰源性上消化道出血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背景:随着对消化道出血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胰腺疾病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有了更多的认识。胰源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虽较少见,但常因出血量大而危及生命。目的:分析胰源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为该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6年9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确诊胰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7例,青年组占比明显高于中年和老年组(45.5%对31.8%和22.7%)。出血病因依次为急性胰腺炎应激性溃疡(36.4%)、慢性胰腺炎假性囊肿(18.2%)、重度急性胰腺炎(13.6%)、胰腺疾病术后(9.1%)、胰源性门静脉高压(9.1%)等。诊断主要依靠胃镜、腹部增强CT和血管造影检查。10例患者采取单纯药物止血,6例行手术治疗,5例行内镜治疗,1例行经血管介入治疗。18例(81.8%)患者一次性成功止血,4例发生再出血,其中2例为初治采用药物止血者。2例老年患者死亡,死因分别为再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胰源性上消化道出血多发生于青、中年,男性多见。胰腺炎及其并发症为最常见的病因,半数以上患者单纯药物止血无效,需联合内镜、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
李宁张艳梅颜綦先崔红利陈东风
关键词:胰腺疾病胰腺炎胃肠出血
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所致低血压状态1例报道被引量:2
2018年
低血压性输血反应是临床少见的输血并发症,国外报道的发生率约为0.03%[1]。主要表现为输血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快速下降,输血停止后血压迅速回升,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所致低血压状态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因“腹痛5 d,间断黑便2 d”入本院。该患者5 d前(2017年8月26日)无诱因出现腹痛,部位局限于左上腹,呈隐痛,阵发性发作,无规律性,发作时间1~10 min不等,可自行缓解,伴轻微嗳气,与进食无关,无牵扯痛,无放射痛,不伴其他不适。患者自服药物后缓解。8月30日20:00,患者无诱因出现黑色稀糊便1次,伴左上腹隐痛,不伴腹胀、头昏、乏力等不适。23:00解黑色稀糊便1次,约200 g,仍不伴头昏、乏力等不适。8月31日7:00患者再次解黑色稀糊便300 g,同时感全身乏力、头昏不适,遂入住当地人民医院。急诊行胃镜检查、腹部增强CT检查均未见出血病灶。该院给予生长抑素、PPI等药物治疗。9月1日患者于8:00、13:00先后两次解黑色稀糊便,共约800 g,查血红蛋白(Hb)为67 g/L,并给予输注400 mL“AB型,RH阳性”未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未诉不适反应,输完血后,患者头昏、乏力等症状较之前有所缓解。为明确病因患者于9月1日17:30转入本院消化科。入院时体温36.6℃,心率87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12/64 mm Hg。入院第2天,患者再次出现黑便,感头昏、乏力,Hb 68 g/L,与家属沟通后于19:00给予输血纠正贫血,同时给予止血、PPI、生长抑素等治疗。输血前心电监测显示心率96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12/64 mm Hg,血氧饱和度99%。在输入“去除白细胞的AB型,RH阳性”红细胞悬液约50 mL后,患者突然出现心率、血压下降,心电监护仪心率为46次/分钟,血压68/50 mm Hg,患者冒冷汗、神志清楚,立即停止输血,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静�
李宁王军何燕文爱清刘念周榆滕方张寅陈东风
关键词:输血并发症低血压状态出血患者消化道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红细胞悬液RH阳性
结肠孤立性溃疡的诊断及治疗
2012年
结肠孤立性溃疡是一种可发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少见结肠疾病。结肠镜及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结肠孤立性溃疡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李宁陈东风
关键词:结肠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
食管上段异位胃黏膜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食管上段异位胃黏膜(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upper esophagus,HGMUE)的组织学特点以及内镜下表现,研究患者各相关临床症状与HGMUE泌酸功能之间的联系。方法分析40例普通内镜下诊断为HGMUE的患者的临床表现、NBI内镜以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特点,采用透射电镜、HE、免疫组化观察其病理学特征。结果 40例患者中,平坦型38例(95%),隆起型2例(5%),病变形态有椭圆形18例(45%)、圆形9例(22.5%)、不规则岛状7例(17.5%)、条索状6例(15%);NBI内镜下,可清楚区分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食管黏膜,小凹形态以管状(92.5%)为主,未发现表面微血管扩张变异;CLE扫描腺管开口呈胃底型27例,非胃底型13例,结合HE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5%,有不同程度的荧光素钠渗出;透射电镜显示细胞超微结构与正常胃黏膜无明显差异,HE染色胃底型腺体28例(70%),非胃底型腺体12例(3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底型腺体中质子泵、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表达均为阳性;相关临床症状中除胸骨后疼痛与壁细胞有关外(P<0.05),其余症状壁细胞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GMUE患者病理分型以胃底型为主,此种异位胃黏膜可能有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能力,与患者胸骨后疼痛的症状相关;NBI内镜及CLE对于HGMUE的诊断比普通内镜可能具有更好的分辨效果及价值。
陶林樊丽琳刘海燕沈小春闫庆军兰春慧王军李宁傅鑫赵敦勇刘卉刑寒阳张艳梅李丽杨均肖潇樊玲潘大维颜綦先敖兴李平牟江洪肖华亮陈东风
关键词:NBI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组织学
TACE治疗53例Child C级肝硬化并发小肝癌患者疗效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Child C级肝硬化并发小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2年12月我科53例行TACE治疗的Child C级肝硬化并发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例患者至少行2次TACE治疗,两次治疗间隔为30~40 d,以第2次TACE治疗结束时开始随访,所有病例均随访2年,于术后第1、3、6、12、24 m复查肝功能、AFP、凝血功能指标、腹部CT或MRI检查。结果术后1、3、6、12和24m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100.0%、83.0%、54.7%、41.5%,其中1 a生存率约为60.0%,2 a生存率为45.0%;在TACE术后1 m,患者肝功能较术前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凝血功能指标变化较术前也无统计学差异[PT为(17.1±2.4)s对(16.7±2.2)s];在TACE术后24 m,血清ALT较术前下降,与治疗前比,有统计学差异[(89.4±21.2)U/L对(67.9±20.4)U/L,P〈0.05];死亡原因主要是基础肝病所致。结论 TACE治疗Child C级肝硬化并发小肝癌患者,临床有一定的疗效,能显著延缓这类患者因肝癌进展所致的死亡。
肖潇杨均颜綦先付鑫李宁魏艳玲周世亮彭安国张寅陈东风胡辂
关键词:小肝癌肝硬化经肝动脉栓塞化疗CHILD分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