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全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韧带
  • 2篇骨折
  • 1篇带胫骨
  • 1篇单节段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腰椎
  • 1篇腰椎侧凸
  • 1篇远端
  • 1篇正中小切口
  • 1篇止点
  • 1篇止点撕脱骨折
  • 1篇韧带骨化
  • 1篇融合术
  • 1篇入路
  • 1篇神经生长
  • 1篇神经生长因子
  • 1篇神经损伤
  • 1篇神经修复
  • 1篇手术
  • 1篇撕脱

机构

  • 6篇山东大学第二...

作者

  • 6篇李德全
  • 3篇马胜忠
  • 3篇张程
  • 3篇高春正
  • 3篇赵杰
  • 2篇吴东进
  • 2篇李波翰
  • 2篇张颖哲
  • 2篇赵坤
  • 1篇武士清
  • 1篇彭长亮
  • 1篇宋扬
  • 1篇刘鹏
  • 1篇宋杨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膝关节后正中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膝关节后正中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8—2017-12诊治的32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取膝后正中入路,以腘横纹为标志,向远侧作一长3 cm左右纵形小切口,用手指分离腓肠肌内侧头与腘血管神经束之间的间隙,直达胫骨后侧皮质,显露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块及骨床,复位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选用1或2枚空心钉固定骨折块,尽量达到双皮质固定,必要时可使用垫片。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中位时间26个月。1例出现腓肠内侧皮神经刺激症状,随访期间恢复。骨折均顺利愈合,无骨折再移位及内固定物松动。末次随访时屈膝活动度120°~145°,平均127°。末次随访时Rasmussen评分:优14例,良17例,可1例。结论膝关节后正中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单,手术入路位于组织间隙且显露并不困难,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空心钉固定可靠。
贺志成杜鹏王建行罗学勤李德全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空心钉内固定
一种脊柱手术上钉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手术上钉器,包括连接座,手握柄,上钉轴,旋转握柄,可旋转固定吸盘结构,防滑带,手术螺钉,观察通孔和防滑垫,所述的连接座一端镶嵌在手握柄的下部中间位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上钉轴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旋转握柄...
李德全
文献传递
改良的掌桡侧入路治疗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式掌桡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到2014年5月的5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性别:男:15例,女41例。年龄25~82岁,平均67岁。按AO原则分型,...
武士清马胜忠高春正张程赵杰李德全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入路
siRNA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小鼠黄韧带骨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运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小鼠黄韧带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脊柱黄韧带骨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黄韧带成纤维细胞,经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导骨化,对骨化成功的黄韧带细胞(成骨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对其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钙结节茜素红染色鉴定;构建靶向TGF-β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siRNA-pSilencer2.0U6-TGFβ1)并转染成骨细胞,分为3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细胞为实验组,空载体转染后细胞为阴性对照组,未转染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TGF-β1、BMP-2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 mRNA在细胞内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和BMP-2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中ALP、骨钙素(OC)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诱导骨化成功后,小鼠黄韧带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细胞ALP染色、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具有典型成骨细胞生物学特征。构建的siRNA表达载体对细胞转染后,免疫荧光检测显示TGF-β1和BMP-2荧光强度下降;RT-PCR检测显示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TGF-β1 mRNA表达分别下降41.94%、4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TGF-β1/β-action蛋白表达比值分别下降35.88%、4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P-2/β-action蛋白表达比值分别下降81.79%、8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检测显示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ALP分别下降24.14%、3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C分别下降17.01%、2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构建靶向TGF-β1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有效抑制成骨细胞中TGF-β1以及内源性BMP-2表达,达到抑制脊柱黄韧带骨化的目的。
张颖哲吴东进彭长亮李波翰宋扬张程赵杰李德全杨中雁刘鹏赵坤马胜忠高春正
关键词:骨化骨钙素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
周围神经吻合后神经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胶包埋的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回顾分析周围神经损伤吻合后神经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胶(NGF-FG)包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2011年12月四肢周围神经损伤住院患者76例分为两组,2006~2007年为对照组(36例),2008~2011年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外膜缝合,治疗组采用外膜吻合后加用NGF-FG包埋,分析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临床疗效和肌电图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感觉功能评定有效率为75.00%,优良率为45.00%;治疗组有效率为86.96%,优良率为69.56%。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定有效率为72.50%,优良率为45.00%;治疗组有效率为86.96%,优良率为65.22%。对照组临床疗效评定有效率为72.50%,优良率为47.50%;治疗组有效率为86.96%,优良率为67.39%。对照组肌电图恢复评定有效率为72.50%,优良率为47.50%;治疗组有效率为86.96%,优良率为69.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含有神经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胶包埋离断周围神经的吻合口,能促进神经纤维功能的恢复,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种较好方法。
李波翰吴东进宋杨张程赵杰李德全张颖哲马胜忠高春正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胶神经修复
成人单节段退行性腰椎侧弯两种融合术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比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成人单节段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成人单节段DL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OLIF组51例,TLIF组61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TLIF组(P<0.05)。OLIF组术后下地行走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TLIF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的VAS评分和ODI显著降低(P<0.05),而SF-12 PC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1周,OLIF组VAS、ODI和SF-12 PCS方面均显著优于TLIF组(P<0.05)。影像学方面,术后OLIF组的SVA、LL、PT、CA和CBD均显著优于TLIF组(P<0.05)。至末次随访时,不良影像表现OLIF组为13.72%(7/51);TLIF组为37.70%(23/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IF治疗成人单节段DLS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减少矢状面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德全贺志成侯国玮赵坤窦传宏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