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东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以人为本
  • 2篇人为本
  • 2篇农民
  • 2篇农业
  • 2篇农业产业
  • 2篇农业产业化
  • 2篇民本
  • 2篇教学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素质
  • 1篇对课
  • 1篇新农村
  • 1篇增收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理性
  • 1篇人力资本
  • 1篇人力资本产权
  • 1篇人民
  • 1篇人民服务
  • 1篇三农

机构

  • 11篇江苏科技大学
  • 3篇中共哈尔滨市...

作者

  • 11篇李海东
  • 3篇李笑华
  • 2篇吕文硕
  • 1篇钱志发
  • 1篇王芝

传媒

  • 5篇哈尔滨市委党...
  • 3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商业研究
  • 1篇学术交流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途径被引量:3
2007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特点、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针对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农业产业化在实现市场化、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城镇化、加快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两个反哺”和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条现实途径。
李海东钱志发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国新时期“三农”所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2005年
李海东李笑华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体制、扩散和农民素质等因素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原因。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和建立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流转、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素质等机制是促进农民增收之良策。
李海东李笑华
关键词:农民增收
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保护被引量:1
2009年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必然趋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农业制度创新的表现形式,也是壮大农村经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利益关系是农业产业化稳定发展的核心,而维护农民利益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也是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因为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生活水平能否得到极大提高和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是衡量农业产业化是否成功的标准。
李海东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民
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企业制度创新趋势
2007年
随着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的不断提升,人力资本产权的确定和制度安排便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且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企业其他制度创新的条件和基础。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企业制度创新趋势表现为:人力资本产权的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人力资本产权的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创新。
李海东王芝
关键词:人力资本企业产权制度企业治理结构人力资本产权
“以人为本”与孟子民本思想之比较被引量:2
2009年
"以人为本"与孟子民本思想在时代背景、针对性、理论基础、主体外延、调整范围、政治目的等方面具有根本的区别,但"重民"的共同性和文化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决定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应汲取孟子民本思想中的民主性精华,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使之成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
吕文硕李海东
关键词:以人为本民本思想
从“民本”到以人为本:民族政治理性的升华
2008年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为人民服务"是对"民本"思想质的飞跃;"以人为本"的提出,标志中华民族政治理性的进一步升华。应该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明确"以人为本"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在实践中正确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思想。
吕文硕李海东
关键词:民本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政治理性
《资本论》第一卷中的供给思想及现实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资本论》是马克思光辉的经济学经典著作之一,马克思的供给理论贯穿于《资本论》中。《资本论》第一卷包括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劳动价值理论阐明了商品和货币的供给及其表现形式;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劳动力的供给,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进而论证了资本主义供给相对过剩的客观必然性;资本积累理论论述了资本供给,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如何改善供给,实现有效需求,在动态中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是马克思供给理论的核心。当前,我国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马克思的供给理论为基础,充分地发掘《资本论》中供给理论体系,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见成效,实现预期目标。同时,深入研读马克思的供给思想,也是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需要。
李笑华李海东
关键词:《资本论》
浅析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大学生素质拓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顺素质拓展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问题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侧重论述素质拓展活动对于课堂教学的补充功能,并针对当前素质拓展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观念和激励制度等方面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李海东
关键词:课堂教学
论组织目标置换产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被引量:7
2009年
组织目标置换的实质是组织的目的和手段的置换,这就必然会导致认识和实践的混乱,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组织目标置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组织目标与内外环境不适应;在组织目标的自上而下的分解过程中,加入各个部门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和利益需求;组织内部的利益矛盾和信息不对称。防止组织目标置换的措施主要是实行动态的组织目标的管理,平衡组织和个人的利益冲突,建立健全优良的组织文化体系。
李海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