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红玉
-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采场岩移规律现场监测试验及时间序列预报被引量:9
- 2012年
- 结合新城金矿开采实际,设计顶板岩移监测方案,分析监测数据,并进行岩移变形时间序列预报。采场顶板监测表明:每2 d岩移量在-2.00~2.00 mm之内,100 d累计岩移量不超过20.00 mm;最大岩移量位于顶板中心,最小岩移量位于采场两帮;岩移量沿采场走向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规律;岩移量随时间逐渐趋于稳定,顶板累计岩移量不超过25.00 mm;矿山目前支护方式可确保采场安全;采场支护应在岩层应力完全释放前进行,锚杆网度应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加大。
- 赵国彦刘立顺栗红玉刘强
- 关键词:采矿时间序列
- 新城金矿厚大破碎矿体采矿方法的模糊优化被引量:10
- 2011年
- 根据山东新城金矿2008年末矿山生产能力由原1500 t/d提高到2500 t/d的新变化,深入分析该矿V#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矿山地质,提出了适应该矿开采条件和新增生产能力需要的4种采矿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采矿方法优选的综合评判模式,对其技术经济指标、隶属度、权矩阵的确定进行分析,得出4种方案的优劣顺序,最终选定应力拱连续开采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作为该矿的采矿方法。通过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证实采矿模糊优选模式的评价结果可靠,适用性强。
- 赵国彦栗红玉赵晓昕
- 关键词:采矿方法优选厚大破碎矿体
- 含断层边坡条件下挂帮矿开采时变规律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根据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挂帮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建立基于时变力学的数值模型,利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并分析了该露天边坡挂帮矿开采的时变规律。模拟结果表明:(1)随着挂帮矿的回采步的推进,回采引起的应力和位移均随之增大,表现出明显的时变规律特征;(2)边坡发生失稳可能性最大的阶段不是在回采的最后一步,而是在第3回采步;(3)F9断层作为主要的软弱结构体,控制着整个边坡的稳定性,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 秦安洪雷涛栗红玉
- 关键词:露天边坡断层边坡稳定数值模拟
- 预应力锚索侧阻力分布规律的研究及应用
- 本文以预应力锚索侧阻力分布规律为课题,通过力学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进行深入地研究和讨论,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主要结论如下:
(1)以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岩体的中间主应力效应...
- 栗红玉
-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失效形式数值模拟极限承载力
- 海底厚大金属矿护顶下中腰双向式充填采矿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厚大金属矿护顶下中腰双向式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在矿体与海底之间预留安全隔离层;在垂高方向上从中腰将矿体分为上下二部分;所述中腰位置距海底海泥的垂高为100~150m;从矿体中腰位置开始回采,其上部...
- 赵国彦李夕兵刘软修国林王树海刘志祥毕海涛王成栗红玉
- 文献传递
- 物流安全评估体系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角度,运用物流安全评估体系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估,该体系概括了物流系统安全评估的步骤、阶段、涉及的知识范围以及环境影响。在Hall三维结构的基础上,构建物流安全评估体系的四维结构,并提出物流安全评估体系的整体结构模型。给出了物流安全评估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并将该评估体系应用于物流信息系统安全评估中,其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可行并给出该实例的安全对策。该体系提供了一种物流安全评估的新思路,为构建更实用的物流系统安全评估体系及评估方法提供了依据。
- 叶晓晖吴超栗红玉阳富强
- 关键词:物流安全
- 基于非线性统一强度的锚索极限抗拔力的计算被引量:1
- 2012年
- 以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岩体的中间主应力效应和岩体强度的非线性特性,并结合锚索的破裂面形状和极限平衡原理,获得了一个应用于地下硐室的预应力锚索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能综合考虑岩土体种类、无侧限抗压强度、锚索倾角和注浆压力等各方面因素对锚索极限抗拔力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结果表明,计算得出的锚索极限抗拔力大于传统设计应力,与实际工程更为接近,可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潜能;随着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的增大,锚索的破裂面临界高度基本不变,而其极限抗拔力非线性增长;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锚索的破裂面的临界高度和极限抗拔力都呈线性增长。
- 马黎明李夕兵栗红玉赵国彦
-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极限抗拔力中间主应力
- 基于预应力锚索支护的马路坪矿采场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开磷集团马路坪矿采用分段空场法嗣后充填法开采,为确保矿区在施工期及运营期的安全性,对采场顶板中部部位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支护。通过采场支护前后的位移与变形特征、最大主应力分布特征、塑性区分布特征对比分析结果,分析了采场的稳定性,验证了支护方式的科学性。
- 郑尚松栗红玉郭子源彭康贺锋坚廖九波刘志祥
-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采场稳定性
- 预应力锚索侧阻力检测的试验研究
- 2011年
- 以地下开采锚固工程中使用较为普遍的7φ15.24 mm锚束为原型,在贵州开磷马路坪中深部(+640^+700 m中段)的采场进行现场试验,进行了多根普通预应力锚索的拉拔破坏试验,得到了每根岩锚的荷载变位曲线、失效破坏模式和锚固段长度、锚索网度、岩石强度等各种因素对预应力锚索锚固性能的对比分析结论,为马路坪矿井下支护工程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 杨勇栗红玉彭康范文录赵井清戴兵
-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
- 海底厚大金属矿护顶下中腰双向式充填采矿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厚大金属矿护顶下中腰双向式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在矿体与海底之间预留安全隔离层;在垂高方向上从中腰将矿体分为上下二部分;所述中腰位置距海底海泥的垂高为100~150m;从矿体中腰位置开始回采,其上部...
- 赵国彦李夕兵刘软修国林王树海刘志祥毕海涛王成栗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