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根辉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部(培训教育管理处)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艺术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感光
  • 2篇影视
  • 2篇摄影
  • 2篇教育
  • 2篇广播
  • 2篇感光材料
  • 2篇HDR
  • 1篇灯光
  • 1篇电视
  • 1篇电视传播
  • 1篇电视传媒
  • 1篇电视年鉴
  • 1篇电视晚会
  • 1篇电影
  • 1篇调色
  • 1篇动态范围
  • 1篇颜色搭配
  • 1篇央视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感染

机构

  • 8篇中国传媒大学
  • 3篇北京广播学院

作者

  • 11篇毕根辉
  • 4篇张宁
  • 1篇黄勇
  • 1篇邱国军
  • 1篇王灏
  • 1篇杨希
  • 1篇董嘉鑫

传媒

  • 4篇现代传播(中...
  • 2篇当代电影
  • 2篇继续教育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电视研究
  • 1篇现代电影技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0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剖析电视庭审法制节目四大特征——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庭审现场》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作为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中庭审类法制节目的《庭审现场》栏目,具有题材选择平民化、庭审过程纪实化、案情叙述故事化和传播理念人本化的四大特征。栏目从选题的目标性、过程的客观性、叙述的艺术性、理念的人文性四方面体现了其所具备特征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重意义和作用,揭示出法律栏目朝着生态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表现出用现代化的艺术手段诠释古老的法律问题,使媒体的表达方式、主要内容和受众群体达到有机的完美结合的目的。
毕根辉杨希
关键词:法制节目平民化纪实语言
如何拓展灯光舞美设计的发展空间——观首届"电视晚会设计工程奖"获奖作品有感
2005年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首届“电视晚会设计工程奖”的评选工作于2004年2月结束。这次评选,几乎汇聚了近年来国内最高水平的晚会舞美和灯光设计作品,是各种题材各种形式的晚会灯光舞美设计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经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灯光舞美设计具有很多共性,也看到很多具有独创精神的手法,我们将这些优点加以提炼总结,以便于为今后晚会舞台设计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毕根辉邱国军
关键词:舞美设计电视晚会舞台设计中国电影获奖作品灯光
充分发挥高校继续教育优势 推进基层广播影视人才队伍建设——中国传媒大学“广播影视专业技术人员远程学历教育项目”被引量:1
2013年
广播电视作为我国当前最重要的传媒产业,正在经历以数字化转型、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巨大变革,从而对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凸显了基层人才队伍相对薄弱的矛盾。为了推进基层广播影视人才队伍建设,为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中国传媒大学与国家广电总局合作实施了"广播影视专业技术人员远程学历教育"项目,旨在利用中国传媒大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面向基层广播电视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远程学历教育,通过系统化学习,弥补基层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不足,有力改善基层人才队伍比较薄弱的现状,加快推进基层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发展。
毕根辉黄勇
关键词:技术人员远程教育
浅论标准化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被引量:3
2014年
标准化是为适应工业社会产品质量管理而产生的系统化的管理方法。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管理可以借鉴标准化的管理思想,建立量化、细化的教学监督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和过程的质量控制来保证教学质量。督导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结合各学校网络教育教学课程设计的特色和网络课程具体教学活动的特点来制定。将整个网络教育教学过程按教学环节进行划分,分别制定相应质量认证标准。
董嘉鑫毕根辉
关键词:网络教育
从“忠实”到“悦目”的自我超越——数字影像中的科学与艺术被引量:1
2017年
胶片和数字影像优劣的争论因技术的突飞猛进迅速画上的句号,从表面上看是数字胜利了,数字替代了胶片,但是真正的胜利者是胶片美学。技术上逼近"忠实",艺术上力求"悦目",这两个方面数字技术都有胶片无法比拟的优势,但问题在于,如何深刻认识以RAW和HDR为核心的新技术本质,挖掘数字影像的潜质,冲出胶片美学的既定范式?也许应该回到影像的源头,用严谨的智慧和创造力,才能实现电影真实与梦幻的完美结合。
张宁毕根辉
关键词:数字影像HDR
数字摄影时代的曝光控制--兼论18%灰板是否还是曝光基准被引量:4
2015年
数字摄影机的感光单元非常敏感,即使有微小的差异,都会在影像上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数字摄影和胶片摄影在曝光控制的严苛性上来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数字后期可以调整曝光,并不等于说拍摄时就可以不重视曝光,控制越精确,生成的影像质量就越高,这是无需争论的事实。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标清摄像机、高清摄像机和数字摄影机三个阶段,从最初的动态拐点到现在的Log伽马,关于曝光控制的内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从特性曲线、EI等核心技术切入,探讨数字摄影时代的曝光控制规范。
毕根辉张宁王灏宋泽毅
关键词:感光度调色
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试论省台上星前后的大陆电视传播被引量:4
2000年
毕根辉曹志雄
关键词:电视传播电视传媒上星
数字摄影机的工作“空间”——兼论制作空间的转换和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工作空间的概念早已有之,但是系统化的梳理鲜见。2000年之前,电影和电视都有各自的工作空间,制作流程清晰,工艺完备。之后采用对数空间的数字摄影机迅速普及,影视各自的工作空间分隔被打破,不同空间的相互转换成为影响摄制进度,甚至最终输出质量的关键。为什么现阶段不能统一"摄制标准",把各种工作空间归一化?技术发展的不均衡性使然。这其中不单单是电影和电视的媒体形式差异,还有摄制和投放的不均衡。以高品质的电视节目为例,尤其是电视剧,用对数空间拍摄和制作,然后再转换成适合观众观看的线性空间模式是目前质量最好和最经济的不二选择。随着材料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Rec.2020有可能在未来十年"一统天下",但在当下这个阶段,还需要熟悉各种工作空间的特性,制定科学规范的摄制工艺流程,确保影像质量的最大化。
毕根辉张宁
关键词:色域ACESLOG
HDR:创造沉浸体验式“真”影像——兼论光与影像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业界对HDR的关注点本质上可以概括为"所拍即所见",毕竟摄影的首要问题是"忠实"的记录,然后才是艺术处理使之更加"悦目"。HDR被热捧还在于它是下一代影像标准中的关键词,观众的期待聚焦在对影调更加逼真的再现。人类对光的感受与人眼的进化密切相关,人眼借助瞳孔调节有惊人的视觉成像能力,可以捕获1012∶1的亮度范围。无瞳孔调节时的人眼视觉参数也能达到光比105∶1,相当于16.7档光圈的宽容度。16+档的HDR是数字影像追求的终极目标,如果从记录、制作到最终显示,整个传递过程都能达到这个目标,将会是再一次影像质量的"工业革命"。
张宁毕根辉
关键词:动态范围
浅谈摄影中的曝光控制被引量:1
2000年
摄影中的曝光控制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艺术创作问题。本文试从投摄技术的角度,论述影视创作中摄影人员如何根据感光材料或光导材料允许容纳景物亮度范围时能力的大小,结合实际拍摄中常见的一些不同的场景,摄影者如何对被投体进行有目的的取今,合理的明睛、颜色搭配以及恰当的亮度平衡与控制,使不同的景物亮度能依据创作者表现意图、造型任务和艺术气氛的要求,在画面中达到最佳效果.以便增强画面的造型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毕根辉
关键词:艺术感染力感光材料影视创作颜色搭配艺术气氛摄影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