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迎
-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光照作用对地表河流中氮素迁移过程影响的探讨被引量:4
- 2013年
- 天然水体中的氮素,主要以溶解的N2、NH4+、NO2-、NO3-及有机氮等形式存在。水体中的微生物以及蓝、绿藻可以从大气中固氮,同时微生物又可把水中的氮还原给大气,即发生固氮和脱氮作用。文章通过设计室内对比试验,研究探讨光照作用对水体中氮素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了解反应过程中氨氮、硝态氮及总氮的浓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通过对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固氮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而影响水体中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光照组相比黑箱组,水中NO3-N的累积浓度更高,并表现出TN的上升趋势。另外,在实验进行的前三天,黑箱组对氨氮的降解速度明显快于光照组,这可能由于两组实验中NO3-N浓度的累积浓度不同而造成的。
- 洪澄泱汤迎
- 关键词:氮素光照天然水体
- 污水处理厂内PPCPs赋存情况及去除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环境中普遍被检出,并被报道能够对环境产生不良效应,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污水处理厂(STPs)是PPCPs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同样也是集中去除该类污染物的关键途径。STPs内PPCPs的进水质量浓度可达μg/L量级,出水质量浓度多为ng/L量级。PPCPs自身的理化生性质和STPs的运行参数(温度、pH、HRT、SRT、系统中微生物)会对PPCPs的去除产生一定的影响。
- 汤迎虢清伟洪澄泱许振成
-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 S-TE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被引量:3
- 2010年
- 应用嗜热酶污泥溶解(S-TE)技术预处理剩余污泥,研究接种外在产氢菌(Enterococcus sp.LG1)和未接种外在产氢菌两种状况下,污泥发酵的产氢效果,并与相应温度(65℃)热预处理污泥的发酵产氢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污泥发酵产氢过程中底物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经S-TE预处理的污泥在未接种外在产氢菌时,产氢效果良好,最大产氢率(H_2/VS)高达16.3mL H_2/g,高出65℃热预处理污泥接种产氢菌15.6%,高出65℃热预处理污泥未接种产氢菌26.4%,发酵气体中只含有H_2和CO_2,不含CH_4,氢延迟时间短(3~4h),产氢率达最大值后能较稳定维持10h以上;S-TE预处理污泥接种产氢菌后,产氢效果不佳,最大产氢率仅为10.7mL/g。S-TE预处理污泥发酵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是产氢发酵的主要营养物质。
- 朱小峰郭亮李小明曾光明潘维周屹杨永林汤迎
- 关键词: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剩余污泥S-TE
- 城市污水处理厂内药品及个人护理品的赋存特征与去除机理
- 近年来,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作为一类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以及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风险,引...
- 汤迎
-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赋存特征活性污泥
- 嗜热菌株AT07-1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污泥溶解预处理厌氧发酵产氢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9年
- 从湖南大学花园土壤中采集样品,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和纯化适于污泥溶解的典型嗜热菌菌株,从中选出一株高效菌进行形态观察,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的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呈细杆状,产芽孢,为好氧或兼性需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65℃,最适生长pH值为6.8-7.5.通过16SrDNA碱基测序和对比证实,该菌株是目前尚未报道过的一株嗜热菌,GenBank中注册命名为Bacillus thermophilicbacteriaAT07-1(注册号:FJ231108).同时,将其纯种菌用于嗜热酶溶解(solubilization by thermophilic enzyme,S-TE)污泥稳定化处理,接种该嗜热菌可促进污泥中悬浮固体的溶解,2.5d时接种试验挥发性悬浮固体(volatile suspended solid,VSS)溶解率达到59.41%,比不接种试验同期提高了25.58%,达到了EPA规定的污泥稳定化要求.进一步对经AT07-1预处理的污泥厌氧产氢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处理后污泥发酵产氢效果良好,高出未接种处理(65℃热处理)污泥26.4%,发酵气体中只含有H2和CO2.
- 汤迎李小明杨永林杨麒曾光明郭亮朱小峰李焕利潘维
- 关键词:嗜热菌污泥S-TE生物产氢
- 接种嗜热菌对剩余污泥的溶解效果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研究了在65℃、微曝气条件下接种嗜热菌对剩余污泥溶解和污泥中各种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07-1的培养液接种到2种不同浓度(TSS分别为14、21 g/L)的剩余污泥中,并与不接种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接种嗜热菌AT07-1能够促进污泥中悬浮固体的溶解,2 d时TSS的溶解率分别为38.58%、31.98%,比不接种的分别提高了14.23%、10.14%,挥发性悬浮固体(VSS)的溶解率分别为53.83%、46.64%,比不接种的分别提高了21.99%、18.64%;微曝气条件下溶解性COD(SCOD)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得到累积,SCOD的最大累积量分别为5 459、7 838 mg/L,VFA的分别为4 285、5 578 mg/L,这有利于厌氧消化产气;污泥溶解产生的蛋白质被蛋白酶快速水解,蛋白质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总糖浓度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H则是先升高后略微降低。
- 杨永林李小明郭亮贾斌曾光明唐清畅汤迎
- 关键词:剩余污泥嗜热菌微曝气
- 外加酶强化剩余污泥水解的研究被引量:36
- 2010年
- 采用向污泥中外加酶强化污泥水解的处理方式,考察了单一酶和复合酶的加入对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的破解及减量化的影响,并探讨了酶水解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外加酶可以促进污泥中悬浮固体的溶解和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当酶最佳投加量(以TS中加入酶量计)为60 mg/g时,淀粉酶比蛋白酶的水解效果好,SCOD/TCOD由16.3%上升到22.3%,VSS去除率由39.8%提高到54.24%.同时,复合酶的水解效果较单一酶的效果好,当水解温度为50℃,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比例为1∶3时,水解效果最佳,VSS去除率达68.43%,还原糖、NH+4-N浓度分别由37.29和47.60 mg/L增加至177.8和143.43 mg/L.酶水解过程的前4 h,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呈上升趋势,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水解4 h左右达最大值,分别为2.57 U/mL和4.64U/mL,之后酶活力逐渐下降.
- 罗琨杨麒李小明汤迎罗助强刘精今
- 关键词:剩余污泥外加酶水解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