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晓英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风
  • 2篇头痛
  • 2篇偏头痛
  • 2篇急性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定眩汤
  • 1篇血瘀
  • 1篇血瘀证
  • 1篇医家
  • 1篇引经
  • 1篇引经药
  • 1篇用药
  • 1篇诊病
  • 1篇止痛
  • 1篇止痛方
  • 1篇治疗失眠
  • 1篇治疗失眠症

机构

  • 7篇常州市中医医...

作者

  • 7篇沈晓英
  • 6篇张元兴
  • 3篇朱建军
  • 2篇钱虹伃
  • 2篇陈菊华
  • 2篇邵大飞
  • 2篇陆青
  • 1篇陈丽吉
  • 1篇陈丽
  • 1篇袁杰
  • 1篇徐舒
  • 1篇陈菊花

传媒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风痰上扰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风痰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佐米曲普坦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每日1剂,每日2次。比较两组头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问卷(MSQ)、风痰上扰证证候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血清NO和CGRP水平。结果治疗后(3、7、14 d),观察组VAS、MSQ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风痰上扰证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血清NO和CGRP水平改善均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偏头痛风痰上扰证,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中医证候,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且可下调血清NO、CGRP水平。
沈晓英张力李鑫胡苏华
关键词:偏头痛急性发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氧化损伤及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检测和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氧化损伤程度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其中并发感染患者80例为观察组,未并发感染80例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取样作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抽取两组患者的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内皮素(ET-1)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9株,占56.32%,以鲍曼不动杆菌(17株,19.54%)及铜绿假单胞菌(16株,18.39%)为主;革兰阳性菌38株,占43.68%,以酿脓链球菌(14株,16.09%)为主。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AC、SOD及CAT水平显著下降,ICAM-1、TGF-β1及ET-1水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可导致患者氧化损伤加重,且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异常,临床治疗时应重视对上述指标的检测与干预。
陈菊华张元兴沈晓英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病原菌细胞因子
黛力新与舒眠胶囊联合使用治疗失眠症38例被引量:1
2007年
沈晓英张元兴
关键词:舒眠胶囊治疗组失眠症黛力新平均睡眠时间门诊病人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孟河四家中风病案分析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挖掘孟河四家诊治中风病的治法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孟河四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丁甘仁、费伯雄、费绳甫、马培之、巢崇山、巢渭芳的中风病医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的治法、用药及常用药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的67例病案中,治法以化痰和通络最常用,药物以半夏、当归、竹沥、茯苓出现频率最高,药物间关联分析以竹沥与川贝母、僵蚕与竹沥、僵蚕与川贝母的支持度最高,川贝母对天花粉的置信度最高。结论:从各位医家治疗中风的治法用药规律可见,孟河四家对中风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重视金元以来的内风论,同时也继承了《内经》所倡导的外风论,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外风引动内风"学说。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较传统的分析方法更能深刻揭示中风病证治特征,开辟医案研究的新思路。
邵大飞张元兴朱建军沈晓英袁杰钱虹伃陆青
关键词:孟河医家中风病案数据挖掘
基于双向聚类方法探讨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病配伍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索总结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病的证治规律,发现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药,为中医临床治疗中风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孟河四家的中风病医案,利用双向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预处理后得到有效病例67首,生成方药矩阵,最后得到4组核心方。结论通过双向聚类分析,可有效抽取孟河四家治疗中风所需方药信息,梳理出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的证治规律。
邵大飞张元兴朱建军沈晓英钱虹伃陆青陈丽陈菊花陈丽吉
关键词:中风
温中定眩汤加减配合引经药治疗痰浊内阻型前庭性偏头痛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对痰浊内阻型前庭性偏头痛予以温中定眩汤加减配合引经药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从2019年5月-2021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痰浊内阻型前庭性偏头痛门诊患者中,随机抽样123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日期进行分组,即A组为2019年患者34例,B组为2020年患者46例,C组为2021年患者43例,A组应用温中定眩汤治疗,B组应用温中定眩汤加减治疗,C组应用温中定眩汤加减配合引经药治疗,对比3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C组DHI评分、VAS评分、PSQI评分及眩晕症状发作频率均低于A组与B组,C组恶心症状好转时间短于A组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痰浊内阻型前庭性偏头痛予以温中定眩汤加减配合引经药治疗,可加快康复速度,减少眩晕发作频率,缓解眩晕、头痛程度,提升睡眠质量。
沈晓英陈菊华戈雪华张元兴
关键词:引经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止痛方合黛力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组。分别观察3组在改善疼痛及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证型常见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疼痛及临床伴随症状均优于其余2组。结论:益气活血止痛方合黛力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沈晓英张元兴徐舒朱建军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