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建成
- 作品数:30 被引量:172H指数:8
-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的效果对比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65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0例,以侧方入路治疗的为对照组,以中间入路治疗的为观察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治疗的价值,并对比两种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免疫功能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较对照组高,出现并发症较对照组要少,观察组并发症为2.85%,对照组并发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取中间入路进行治疗,安全性较高,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以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且手术所需的时间较少,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 蔡军涂建成黄龙曹俊杰陆元基
- 关键词: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间入路侧方入路
- 超声刀在胃癌根治术156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开腹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6例胃癌根治术应用超声刀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40例未应用超声刀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结果:超声刀组和常规组总手术时间分别为110±35min和135±40min;术中总出血量分别为110±60ml和140±75ml;术后3天腹腔引流分别为180±60ml和270±90ml;术中清扫淋巴结分别为24±5枚和23±6枚;两组比较总手术时间和术后3天腹腔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超声刀组少于常规组,但差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刀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更加符合肿瘤根治原则,可临床推广应用。
- 涂建成曹建国方健梁耀周亮
- 关键词:超声刀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
- 中国急诊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腹部手术(EAS)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现状,并讨论其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6家医院2018年5月行EAS的293例成年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围手术期数据和感染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EAS术后SSI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住院时间、ICU入住率、ICU住院时间、术后30 d病死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293例EAS病人中,22例(7.5%)术后发生SSI。SSI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培养阳性率为36.4%(8/22)。发生SSI的病人较未发生病人的总住院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显著延长,ICU入住率和治疗费用显著提高。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P=0.030)和手术时间(P=0.007)是发生SSI的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P=0.022)是发生SSI的保护因素。结论 EAS后SSI发生率为7.5%,SSI导致病人的医疗负担显著提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腹腔镜手术可减少EAS后SSI的发生,对男性病人EAS后的切口须给予相对更多关注。
- 李泽温士康王执帅吴昌亮王培戈任建安金炜东胡建昆李勇张建文李蜀华涂建成张海洋刘宏斌商亮赵杰罗苏明姚宏亮贾宝庆任泽强陈凛李光义张浩吴志明王道荣部永顺付蔚华杨华谢文彪彭勇王仕琛
-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
-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9例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应用内镜技术探讨创伤小、美观的甲状腺切除技术.方法:对9例甲状腺腺瘤采用内镜行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叶切除及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结果: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200分钟,平均119分钟,出血量极少.无喉返及喉上神经损伤表现.住院5~9天,平均6.8天.结论:由于内窥镜的放大作用,术野结构清晰,可避免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且手术创口小而隐蔽,具有美容效果.
- 涂建成屈陈江周萃阶柯重伟
- 关键词:内窥镜甲状腺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 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近期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根治术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行消化道重建技术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三角吻合术患者24例,和同期开放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出院,其中24例患者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终止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开腹组。结论:三角吻合技术在全腔镜下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快速,值得推广。
- 涂建成方健黄龙周亮陶磊
- 关键词: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胃肿瘤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术两者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开腹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术,手术结束后,对比患者治疗安全性,近期疗效,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286.9±54.1)min显著比对照组高,但术中出血量(261.6±59.7)m L,肠道排气时间(3.6±1.1)d和进食时长(3.7±1.1)d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比较(9.99%)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观察组1年生存率(76.67%)与对照组(7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肿瘤复发率(36.67%)与对照组(4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其余手术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胃癌患者,使用腹腔镜法实施外科手术,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临床效果,近期与中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黄龙涂建成郭科方健周亮陶磊
-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术早期胃癌疗效对比
-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8例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2月~2008年8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手术均获成功,均随访4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再梗阻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秋华涂建成
- 关键词:腹腔镜肠梗阻
-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临床应激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以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和分析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其临床应激指标及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3)与对照组(n=33),予以观察组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予以对照组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临床应激指标变化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指标。结果术毕两组WBC、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9、0.315,P>0.05),观察组CRP及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4、2.034,P<0.05),术后3 d两组WBC、N%及COR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5、1.062、0.114,P>0.05),观察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86,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32、5.671、4.703、10.233、12.609,P<0.05)。观察组胃无力、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其中,观察组总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为24.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P<0.05)。结论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能够减轻临床应激反应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 蔡军涂建成黄龙顾益洲唐日波
- 关键词: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
- 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究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接受手术治疗80例无浆膜层侵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腹腔镜辅助手术)和对照组(开腹手术),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而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确较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在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无瘤生存率上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浆膜层侵犯展期胃癌采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切口相对美观、恢复快等优势,在淋巴结清扫上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同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刘秋华张伯涂建成周萃阶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
- 双器械吻合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Dixon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器械吻合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Dixon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Dixon保肛手术治疗,对照组联合单器械吻合予以治疗,实验组联合双器械吻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肠道功能恢复较早,患者尿管留置时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肛门功能良好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P<0.05)。结论应用双器械吻合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Dixon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显著,患者肛门功能恢复程度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刘秋华张伯涂建成周萃阶
- 关键词:双器械吻合全直肠系膜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