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欣

作品数:27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生物学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蛋白
  • 11篇细胞
  • 8篇相互作用
  • 6篇蛋白质
  • 6篇白质
  • 6篇P53
  • 5篇酵母
  • 5篇酵母双杂交
  • 4篇肿瘤
  • 4篇转录
  • 4篇干细胞
  • 3篇转录活性
  • 3篇线粒体
  • 3篇小鼠
  • 3篇疗效
  • 3篇活性
  • 3篇基因
  • 2篇代谢
  • 2篇代谢异常
  • 2篇荧光

机构

  • 25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国防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作者

  • 27篇潘欣
  • 10篇李爱玲
  • 10篇张学敏
  • 9篇李慧艳
  • 8篇满江红
  • 6篇周涛
  • 5篇靳宝锋
  • 5篇张佩景
  • 5篇李卫华
  • 4篇李腾
  • 4篇陈虎
  • 4篇韩秋影
  • 3篇王丹红
  • 3篇赵洁
  • 3篇张维娜
  • 3篇何昆
  • 2篇刘卉
  • 2篇吴乔
  • 2篇于鸣
  • 2篇惠利健

传媒

  • 7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军事医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p53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2006年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p53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调控机制。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p53C末端(62-393aa)作为诱饵筛选人乳腺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运用报告基因等实验提供的信息,经过重复验证排除假阳性以确定最后的阳性克隆。以p53C末端(62-393aa)作为诱饵最终筛选出了一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一个阳性克隆为:PIAS3(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3)。说明TPIAS3蛋白能与p53(62-393aa)发生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苏桂英李慧艳潘欣张佩景靳宝锋李卫华张学敏赵海泉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P53相互作用
长链非编码RNA Linc8910对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的影响
2020年
目的:通过非编码RNA测序筛选,发现在胶质瘤干细胞(GSC)中特异性高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并研究其在GSC中的功能,为针对GSC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方法:对不同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来源的GSC和非干性肿瘤细胞进行RNA测序,鉴定到在GSC中特异性高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 Linc8910。利用慢病毒感染体系在GSC中敲低Linc8910的表达,利用Q-PCR技术检测Linc8910的表达及敲低效果。通过检测GSC细胞活力评价Linc8910对GSC增殖的影响;通过检测肿瘤球形成能力评估Linc8910对GSC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结果:Linc8910在T4121 GSC中显著高表达,GSC分化后Linc8910表达水平下降。应用不同干涉序列在T4121 GSC中敲低Linc8910导致GSC形成肿瘤球的能力以及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结论:Linc8910在GSC中高表达,抑制Linc8910表达显著抑制GSC的增殖及自我更新能力,提示Linc8910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关键作用。
蔡岩肖大可潘欣满江红
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细胞增殖
阿司咪唑对宫颈癌细胞HeLa自噬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该研究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稳定表达m Cherry-EGFP-LC3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1A/1B light chain 3B,LC3)自噬双标荧光细胞、mt-Keima荧光探针活细胞扫描技术在人宫颈癌细胞He La中检测了多种自噬相关标志物,探究了阿司咪唑(astemizole,AST)对He La细胞自噬的影响。结果表明,阿司咪唑在He La细胞中引起自噬标志蛋白质LC3-II与SQSTM1/p62的显著累积,并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效应;阿司咪唑导致He La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用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 A1(Baf-A1)阻断自噬流(autophagic flux)后,再加入阿司咪唑不能促进LC3-II进一步累积;阿司咪唑处理细胞后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的数量均显著增加;此外,阿司咪唑显著抑制了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3-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导致的线粒体标志蛋白质TOMM20(translocase of 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20)的降解,其线粒体自噬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证明了阿司咪唑有抑制自噬流的作用,导致损伤的线粒体不能被顺利降解,并且提示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溶酶体功能实现的。
赵菲徐广陈佳意李婷韩秋影张学敏潘欣
关键词:自噬阿司咪唑线粒体
SOX4能与p53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SOX4和p53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GSTpull-down、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相互作用。结果:GSTpulldown实验证实SOX4能结合GST-p53融合蛋白,但不能结合GST蛋白;免疫共沉淀实验也证明,SOX4与p53能在细胞内发生相互作用。结论:SOX4能与p53发生相互作用,为p53信号通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潘欣何昆张维娜李慧艳赵洁周涛张学敏李爱玲
关键词:P53相互作用
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体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的影响
2022年
目的研究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体(MCU)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的影响,探讨MCU作为治疗胶质瘤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Western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脑胶质瘤干细胞(T456,T4121,T387和T3832)和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中MCU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构建短发夹RNA干涉阴性对照(shNT)、shMCU#1和shMCU#2质粒,利用磷酸钙转染法包装病毒,转染上述4种胶质瘤干细胞,分别获得该4种细胞的shNT、shMCU#1和shMCU#2细胞,并用RT-qPCR检测MCU敲低效果。将上述转染的细胞接种到96孔板中,于培养第0,2,4和6天用CellTiter-Glo?Luminescent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第6天用成像显微镜观察每孔形成肿瘤球的大小并计数。用MCU抑制剂DS1657051125和50μmol·L^(-1)处理脑胶质瘤干细胞(T456和T4121)、人神经干细胞(16157)和人星形胶质细胞(NHA),同时设溶剂对照(0.1%DMSO)组,于培养第0,2,4和6天检测细胞活力,第6天观察形成肿瘤球的大小和细胞状态。构建LUC-shNT,LUC-shMCU#1和LUC-shMCU#2质粒,磷酸钙转染法包装病毒,并转染T387和T4121细胞,随后将转染的细胞注射到BALB/c裸小鼠颅内,25 d后用IVIS活体成像系统对小鼠脑内形成移植瘤体积进行生物发光检测,并记录小鼠存活时间。结果除T456细胞,4121,T387和T3832细胞MCU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与各自shNT对照组相比,4种脑胶质瘤干细胞shMCU#1和shMCU#2组MCU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细胞活力亦明显降低(P<0.01),肿瘤球大小和数量显著减少(P<0.01)。与细胞对照组相比,DS1657051125μmol·L^(-1)可显著抑制T387,T4121和16157细胞活力(P<0.01),但对NHA细胞活力抑制作用相对较弱(P<0.05);DS1657051150μmol·L^(-1)可抑制T387,T4121,16157和NHA细胞活力(P<0.01)。小鼠活体成像检测显示,与接种LUCshNT细胞组相比,接种敲低MCU的T387和T4121细胞小鼠颅内移植瘤区域发光显著减弱,移植瘤小鼠�
李琳陈佳意韩秋影李爱玲满江红潘欣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脑胶质瘤干细胞细胞增殖
基于Keima荧光蛋白的线粒体自噬评价体系的建立
2017年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基于Keima荧光蛋白评价线粒体自噬的体系。方法:由于Keima蛋白具有在酸性和中性pH中荧光信号不同的特性,因此定位于线粒体的Keima(mt-Keima)可显示通过自噬途径进入溶酶体中的线粒体,以此可以直观反映线粒体自噬的程度。构建定位于线粒体的Keima(mt-Keima)稳定表达载体,利用慢病毒感染的方式获得稳定表达细胞系。以CCCP刺激诱导线粒体自噬,观察刺激0~8 h 440 nm通道(指示中性pH下的Keima)和586 nm通道(指示酸性pH下的Keima)激发荧光信号的变化。结果:电泳结果显示mt-Keima基因片段扩增成功,酶切质粒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不同pH条件下440 nm和586 nm激发光激发出的荧光信号不同,表明Keima蛋白表达正常并能够指示酸碱变化。在线粒体自噬诱导剂CCCP刺激下,细胞的酸性荧光信号随刺激时间逐步增加,表明线粒体自噬程度逐渐增强。结论:构建的体系能够准确评价线粒体自噬,为进一步探讨线粒体自噬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陈洪丞成姚铖铖陈佳意徐广潘欣
关键词:荧光蛋白
应用酵母双杂交筛选与hSOX4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2005年
目的:寻找与hSOX4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以hSOX4的第1~133位氨基酸SOX4(1-133)和第130~380位氨基酸SOX4(130-380)分别作为诱饵筛选人乳腺文库,经过重复验证排除假阳性以确定阳性克隆.结果:以SOX4(1-133)作为诱饵最终筛出了4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这4个克隆为同一基因来源:UBE2I(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I, Ubc9).以SOX4(130-380)为诱饵未能筛出阳性克隆.结论:Ubc9能与SOX4(1-133)发生相互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可能与SOX4的转录调控有关.
潘欣李慧艳张佩景靳宝锋李卫华满江红张学敏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UBC9相互作用蛋白质类转录因子
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人孕酮受体B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被引量:5
2005年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人孕酮受体B(hPRB)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调控机制。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以hPRB不同结构域为诱饵,筛选人乳腺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运用X-α-Gal等实验提供的信息,筛除假阳性克隆。最终以AF1-DBD结构域作为诱饵最终筛出了1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个克隆所编码的蛋白为PIAS3(活化的STAT3的蛋白抑制剂)。结果表明,孕激素受体可以和PIAS3发生相互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参与乳腺癌的生长调控。
张佩景李慧艳潘欣靳宝锋满江红李卫华张学敏张涌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相互作用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模型的构建及衰老溶酶体功能检测
2023年
目的构建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复制性衰老模型,检测衰老溶酶体相关功能改变,为衰老相关溶酶体疾病提供有效的细胞模型。方法通过酶消化法分离提取MEF,体外连续传代培养构建MEF复制性衰老模型,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衰老标志物p16和p21,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方法进一步验证衰老状态;通过溶酶体探针类染料LysoTracker Red DND⁃99探针及LysoSensor Yellow/Blue DND⁃160双激发探针追踪酸性溶酶体定性检测溶酶体酸碱性及定量检测溶酶体pH值;通过偶联自淬BODIPY®染料的牛血清白蛋白(DQ⁃BSA)检测衰老溶酶体的降解能力。结果qPCR和SA⁃β⁃gal染色结果显示,MEF复制性衰老模型构建成功。与年轻P3代MEF相比,衰老P9代MEF溶酶体的酸性明显丧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衰老P9代MEF溶酶体的降解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MEF复制性衰老细胞模型,并证明衰老MEF溶酶体的酸性丧失以及降解能力下降。
朱海珍姚铖铖周涛李爱玲潘欣
关键词:细胞衰老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溶酶体酸化细胞模型
去氧紫草素对小鼠原代神经元线粒体自噬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定位于线粒体上的Keima(mt-Keima)荧光蛋白研究去氧紫草素对小鼠神经元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分离mt-Keima转基因和C57BL/6野生型胚胎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分别命名为mt-Keima神经元和C57BL/6神经元)。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t-Keima神经元在561和458 nm激发波长下荧光信号,鉴定mt-Keima神经元mt-Keima荧光蛋白的表达。用自噬抑制剂巴弗洛霉素A1 100 nmol·L^(-1)处理mt-Keima神经元24 h,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内的荧光信号,分析561和458 nm激发波长下荧光强度比值,检测mt-Keima神经元评价线粒体自噬的可靠性。去氧紫草素100 nmol·L^(-1)处理mt-Keima神经元24 h,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荧光变化,分析561和458 nm激发波长下荧光强度比值,评价去氧紫草素对线粒体自噬活性的影响。去氧紫草素100 nmol·L^(-1)处理C57BL/6神经元24 h,免疫荧光法检测C57BL/6神经元线粒体外膜受体蛋白Tom20的表达,四甲罗丹明甲酯染料染色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分离的mt-Keima神经元表达mt-Keima蛋白。与二甲亚砜(DMSO)对照组相比,巴弗洛霉素A1 100 nmol·L^(-1)处理组561和458 nm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强度比值下降(P<0.01),表明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mt-Keima神经元可用于检测神经元线粒体自噬活性。与DMSO对照组相比,去氧紫草素100 nmol·L^(-1)处理组mt-Keima神经元在561和458 nm激发波长下荧光强度比值增强(P<0.01),表明mt-Keima神经元线粒体自噬水平增加。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去氧紫草素100 nmol·L^(-1)处理,可使C57BL/6神经元Tom20蛋白表达降低(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去氧紫草素100 nmol·L^(-1)处理,对C57LB/6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结论去氧紫草素在不造成线粒体损伤的前提下可促进小鼠原代神经元线粒体自噬。
路丁乙李婷姚铖铖陈佳意赵洁韩秋影李爱玲潘欣
关键词:线粒体神经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