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磊

作品数:24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血管
  • 7篇动脉瘤
  • 7篇平滑肌
  • 6篇动脉
  • 6篇血管平滑肌
  • 6篇平滑肌细胞
  • 6篇肌细胞
  • 5篇血管平滑肌细...
  • 5篇颈内
  • 5篇颈内动脉
  • 4篇颈内动脉瘤
  • 4篇基因
  • 4篇表型转化
  • 3篇蛋白
  • 3篇外伤
  • 3篇颅脑
  • 3篇颅内
  • 2篇血压
  • 2篇血压相关

机构

  • 11篇苏州大学
  • 10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盐城卫生职业...
  • 1篇扬中市人民医...
  • 1篇丹阳市人民医...
  • 1篇丹阳市中医院

作者

  • 21篇焦磊
  • 7篇邓引生
  • 7篇庄严
  • 7篇蒋明
  • 6篇陈泽军
  • 6篇吴旻
  • 5篇张世明
  • 4篇吴开云
  • 4篇王旻晨
  • 3篇许政
  • 3篇方景海
  • 3篇徐红涛
  • 3篇杨亚安
  • 2篇徐光明
  • 2篇黄亚波
  • 2篇代大伟
  • 2篇刘介平
  • 2篇杨芹
  • 2篇王彩英
  • 2篇周加浩

传媒

  • 5篇江苏医药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解剖学报
  • 1篇药品评价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外伤性脑损伤(TBI)按患者的伤情分为轻、中、重型,其中重型TBI病死率达30%-50%[1],已经成为青壮年和儿童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如何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及病死率,已成为创伤医学的难题之一。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患者的预后常起到关键作用。我们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1月院前急救的295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入选标准为:GCS为3-8分,
焦磊邓引生刘介平谢正兴谢江宁吴旻樊永忠陈冬云王笃前常志英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外伤性脑损伤救治成功率儿童死亡创伤医学
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患者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颅脑疾病患者中应用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右美托咪定神经外科患者的应用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30例颅脑疾病患者出现低血压,心跳减慢,肺部感染,为此减少右美托咪定剂量或及时停止应用,防止并发症的加重。结论:右美托咪定有镇静作用,但会引起心跳及血压改变,对老年患者或意识欠清晰的患者尤为注意,如出现类似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焦磊庄严邓引生陈泽军方景海蒋明周加浩刘军
关键词:神经外科
内皮素-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和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通过内皮素-1作用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及对内皮素-1受体信号的阻断,探讨内皮素-1对VSMC表型转化和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大鼠主动脉贴块培养VSMC,用内皮素-1及其受体阻断剂BQ123分别作用于一般培养的VSMC和血清饥饿培养的VSMC。用BrdU标记细胞增殖;RT-PCR检测高血压相关基因-1(HRG-1)和SM22α表达变化。结果:内皮素-1作用后VSMC增殖显著增多,HRG-1和SM22αmRNA在一般培养和饥饿培养的VSMC中表达均明显减少;而加入阻断剂BQ123后增殖细胞大大减少,HRG-1和SM22αmRNA表达明显上调。结论:内皮素-1有促进VSMC增殖作用并可使VSMC从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化,并且内皮素-1对VSMC的作用是不可逆的;受体信号途径是内皮素-1对VSMC表型转化和增殖作用的机制之一。
徐红涛王旻晨杨亚安王晓春焦磊吴开云
关键词:内皮素-1血管平滑肌细胞高血压相关基因RT-PCR
bFGF基因对兔颈内动脉瘤壁的修复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注射携带bFGF的重组慢病毒(1entivirus)制动脉瘤模型,观察bFGF对颈内动脉瘤壁的修复作用。方法模型建立后每天从兔耳缘静脉注射携带bFGF的慢病毒滴液,每隔1周处死1组兔并收集标本,RT—PCR检测瘤壁平滑肌细胞表型基因SM22ctmRNA、HRG-1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瘤壁PDGF的表达。结果慢病毒滴液干预的动脉瘤比对照组体积小,弹性纤维断裂程度减轻,平滑肌细胞数目较多,SM22ctmRNA、HRG-1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瘤壁PDGF表达呈递增趋势。结论携带bFGF的重组慢病毒能修复动脉瘤壁细胞的破坏,有抑制动脉瘤动态生长的作用。
焦磊张世明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慢病毒属动脉瘤动物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因素,着重于寻找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几率的主要方案。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10例,均予以颅骨钻孔置管外引流手术治疗,同时对其临床特征以及影像学信息进行观察,对复发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本组复发率为11.82%。血肿复发与高龄,凝血功能障碍,血肿CT高密度影,引流管头端的朝向,骨孔大小,术后颅内积气有关。结论基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病患而言,其复发因素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年龄,凝血功能障碍,血肿CT密度)和手术操作因素(引流管头端的朝向,骨孔大小,术后颅内积气)。减少手术操作相关复发因素,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问题。
庄严吴旻陈泽军邓引生蒋明焦磊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因素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2014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SEH)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来收治的4例SSEH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MRI示椎管内硬脊膜外梭形或半月形占位影,多位于椎管后方或侧后方。患者的预后与血肿位置及术前神经功能状态、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及患者病情进展速度密切相关。结论 MRI是SSEH诊断的最佳方法,明确诊断后及时手术治疗是SSEH预后良好的关键。
邓引生焦磊吴旻蒋明庄严
关键词:硬脊膜外血肿
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的治疗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e ICAD)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及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4例e ICAD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或血管内支架治疗。结果出院后随访6个月,1例在药物治疗2周后出现新发脑缺血事件,给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后无再发脑缺血事件;其余3例随访期内未出现新发脑缺血事件。1例血管闭塞的患者,经双抗治疗后,血管再通;2例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经双抗治疗后,血管狭窄明显减轻;1例药物治疗无效后血管内支架治疗患者,血管恢复通畅,无残余狭窄。发生脑卒中的3例患者,改良Rankin评分均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eICAD的治疗,可以选择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对有新发脑缺血事件的病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庄严邓引生吴旻陈泽军蒋明焦磊
关键词: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支架成形术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6月3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纳入观察。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15例。甲组行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乙组行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分析疗效。结果:甲组格拉斯哥评分优良率比乙组高,有显著差异(66.7%比33.3%,P<0.05)。结论: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有效术式,其可改善患者预后。
焦磊庄严陈泽军方景海徐光明蒋明方震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疗效
慢病毒携带BFGF基因对兔颈内动脉瘤壁的修复及机制研究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占颅内出血的25%,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手术夹闭动脉瘤是目前临床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血管介入治疗动脉瘤技术在最近十几年也发展迅速,但后循环动脉瘤等接近生命中枢位置的动脉瘤...
焦磊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BFGF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增殖型血管平滑肌细胞模型的培养改良被引量:1
2007年
以往使用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模型是直接用正常血管贴壁培养传代细胞,并认为传至第5代以后即为分泌型。但我们通过检测特异性表型表达基因SM22a发现,按以往传代培养的VSMC仍有表达。因此,有必要探讨一种在原有基础上更为可靠培养VSMC模型的方法。为此我们利用本实验室建立VSMC增殖器官模型的方法,用于改进以往VSMC的培养方法,并探讨其应用价值,为研究增殖性血管疾病提供一个更为理想的实验平台。
焦磊杨芹王彩英杨刚杨亚安王旻晨吴开云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模型VSMC增殖增殖型传代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